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长白山下有个瓦匠名叫张老疙瘩,四十出头,手艺是祖传的,砌墙盖房、盘炕抹灰,样样拿手。他有个十六岁的儿子叫铁蛋,跟着他学手艺,父子俩相依为命。

这年秋,山下赵家屯的赵财主家要起新宅,请了张老疙瘩去做活。赵财主为富不仁,欺压乡里,张老疙瘩本不愿接这活计,但赵家出的价钱高,想到儿子将来娶媳妇要钱,便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开工那日,赵财主请来个风水先生择吉位。那先生尖嘴猴腮,眼珠子滴溜溜转,不像正经人。他装模作样摆弄罗盘后,指定了正房位置,恰好在老宅后院的一棵老槐树下。

“先生,这槐树年头久了,底下怕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张老疙瘩提醒道。

赵财主不耐烦地摆手:“让你挖你就挖,哪来这么多废话!”

张老疙瘩只得带着儿子和几个帮工开挖。挖了不到三尺,铁蛋忽然“哎呀”一声,镐头当啷落地。众人围过去看,只见土中露出一具白骨,骨头呈黄褐色,头骨奇特,嘴部尖长,不像是人骨,旁边还散落着几枚铜钱和一个小小铜铃。

风水先生见状,忙说:“不妨事,是狐仙遗骨,我来做场法事超度便是。”说罢便让众人将尸骨收起,放在一旁,他自去准备法事。

张老疙瘩心里不安,但东家发话,只得继续干活。当夜,他们暂住在赵家前院的厢房中。

半夜,张老疙瘩被一阵窸窣声惊醒,睁眼看见个白发老妪站在炕前,衣衫褴褛,满脸悲戚。

“老师傅行行好,”老妪声音嘶哑,“老身故居被毁,尸骨暴露,那风水李不是要超度,是要炼我残魂做邪法!求老师傅将我那把老骨头偷偷埋在南山坡的枸杞丛下,老身必报大恩!”

张老疙瘩一惊坐起,却见眼前空无一物,以为是自己做了梦,倒头又睡。不料刚合眼,老妪又出现在眼前,这次更急切:“老师傅若不信,明日看那李道士是否将铜铃私下藏起!那是锁魂铃,他要用它控我魂魄!”

次日清晨,张老疙瘩留了心,果然看见风水先生偷偷将铜铃揣入袖中。他心下骇然,知夜梦非虚,便决心相助。

中午歇工时,张老疙瘩假借出恭,悄悄将狐骨用布包好,藏在工具筐底,对儿子使个眼色。铁蛋虽不明白父亲要做什么,但会意地点点头。

傍晚收工后,风水先生说要先做法事,明日再下地基。他摆起香案,却发现狐骨不见了,顿时脸色大变。赵财主怒问众人,谁也不敢作声。

张老疙瘩趁机道:“许是野狗叼走了,这一带野狗多。”

风水先生眼神阴鸷地扫视众人,最后目光落在张老疙瘩脸上,冷冷道:“若是人拿走的,我自有办法找回来!”

当夜,张老疙瘩待众人睡熟,悄悄起身,拎着工具筐欲往南山去。铁蛋其实醒着,也跟了出来。

“爹,我跟你一起去。”

张老疙瘩见瞒不住,便简说了经过。父子俩趁着月色,悄悄出了赵家大院。

南山坡离赵家屯有三里地,中间要穿过一片老林子。月明星稀,秋风飒飒,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父子二人快步走着,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回头却不见人影。

“爹,有人跟着咱们。”铁蛋低声道。

张老疙瘩心下警觉,从筐中取出瓦刀握在手中:“别回头,快走!”

二人加快脚步,那脚步声也急促起来,还伴随着奇怪的“咔嗒”声,像是木棍敲击地面。铁蛋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吓得差点叫出声——只见月光下,一个纸扎的人形正一蹦一跳地跟来,脸上画着狰狞五官,手中拿着个纸幡!

“是纸人追魂术!”张老疙瘩骇然,“那风水李果真不是善类!”

纸人越追越近,发出“咯咯”的怪笑。铁蛋年轻腿快,跑在前面,张老疙瘩年纪大了,渐渐落后。眼看纸人就要扑到张老疙瘩背上,铁蛋急中生智,从筐中掏出墨斗,猛地一拉墨线,向后弹去!

墨线打在纸人身上,竟发出“嗤”的一声响,纸人胸前顿时焦黑一片,发出凄厉惨叫,动作慢了下来。

“爹,墨线有用!”铁蛋惊喜道。

张老疙瘩也想起来了:瓦匠的墨斗里的墨线是用鸡血、朱砂等物浸过的,专克邪物!他立即与儿子交替弹射墨线,且战且退。纸人每中一记墨线,动作就迟缓一分,最后化作一团火焰,烧成了灰烬。

父子二人不敢停留,急忙赶到南山坡,找到枸杞丛,将狐骨小心埋好,又拜了三拜才返回。

回到赵家时,天已蒙蒙亮。风水先生站在院中,面色阴沉地看着他们:“多管闲事,必遭报应!”

赵财主因耽误了工期,也很是不满,扣了张老疙瘩三日工钱。

接下来几日,工程继续。风水先生似乎收敛了些,但看张老疙瘩的眼神总是阴冷冷的。地基打好后开始砌墙,张老疙瘩总觉有人在暗中窥视,工具也时常被挪动位置。

这日砌山墙,张老疙瘩站在脚手架上,忽觉头晕目眩,脚下木头“咔嚓”一声断裂,整个人从一丈多高的地方摔了下来!

“爹!”铁蛋惊叫扑过去。

众人围上来,见张老疙瘩躺在地上,面色惨白,右腿不正常地弯曲着,显然摔断了。更可怕的是,一根半尺长的铁钉直插入他的大腿,鲜血汩汩涌出,瞬间染红了土地。

赵财主嫌晦气,只让管家拿来些香灰止血,香灰混着血水,很快就被冲开。铁蛋撕下衣襟用力捆扎,但血仍不断渗出,张老疙瘩意识渐渐模糊。

“快请郎中!”铁蛋哭喊道。

赵财主却慢悠悠道:“先把人抬到一边去,别耽误工程。郎中已经去请了。”

铁蛋心如刀绞,知赵财主吝啬,不会真心救人。正绝望时,忽见一只白狐从院墙跃入,口中衔着一把奇特的草,茎秆四棱,叶片似心,暗红似血。白狐将草放在铁蛋脚边,点头三下,倏忽不见。

铁蛋猛然想起父亲说过的狐仙报恩之事,急忙拾起草草,放口中嚼烂,敷在父亲伤口上。说也神奇,药一敷上,血顿时止住,张老疙瘩的脸色也慢慢恢复了红润。

这时郎中赶到,见状惊讶道:“这止血效果真是神了!这是什么草药?”

铁蛋如实相告。郎中仔细查看草药残余,恍然道:“这是‘血见愁’,极难得的止血神药,寻常人找不到,定是狐仙所赠!”

张老疙瘩腿骨折了,需静养百日。赵财主不仅不同情,反说张老疙瘩耽误工期,要扣工钱抵偿。铁蛋气不过,与之争辩,被赵家家丁打了一顿赶出门外。

铁蛋背着父亲回到自家破屋,心中愤懑却又无可奈何。当夜,张老疙瘩发热说明话,铁蛋守在一旁,迷迷糊糊中见那白狐又至,示意他跟自己走。

铁蛋跟着白狐来到后院,见它在一株植物前点头,仔细一看,竟是几株“血见愁”!铁蛋忙采了叶子回去给父亲敷用,又将部分晾干备需。

次日,张老疙瘩热度退了,伤处也开始愈合。铁蛋惊喜不已,对狐仙感激不尽。

却说赵家新宅盖得顺利,不久便上梁封顶。赵财主大摆宴席,风水先生坐在上座,得意洋洋。酒过三巡,风水先生悄悄对赵财主道:“东家,那狐仙洞府虽毁,但此地仍是聚财之地。我有一法,可让东家财源滚滚,只是需在那正房地下埋一‘聚宝盆’。”

赵财主贪财,忙问何为聚宝盆。风水先生阴笑道:“简单,找一童男,活埋地基之下,保东家世代富贵!”

赵财主听了不但不惊,反觉妙计,二人窃窃私语,定下毒计——他们看中了村里一个孤儿名叫小石头,才十岁,无父无母,靠百家饭过活,失踪了也不会有人深究。

这一切被躲在窗外的铁蛋听得清清楚楚。原来他想起有工具落在赵家,趁夜来取,却无意中听到这番对话。

铁蛋又惊又怒,急忙跑到村里,找到正在土地庙睡觉的小石头,将他带到自家藏起来。然后他想起狐仙之恩,便跑到南山坡枸杞丛前,跪拜求助。

当夜,铁蛋梦见白发老妪,老妪道:“恩公放心,老身已恢复些许法力,必阻此恶行。明日你只需如此这般...”

次日,赵财主发现小石头不见了,正着急时,风水先生掐指一算,冷笑道:“无妨,我自有法寻他。”他取出一面铜镜,念动咒语,镜中显现出小石头正在土地庙中的影像——原来是狐仙制造的幻象。

赵财主立即带家丁扑向土地庙。风水先生则留在院中,摆开法坛,准备行法。

便在此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赵家新宅屋顶瓦片纷纷飞起,在空中旋转碰撞,发出刺耳声响。风水先生大惊,连烧数道符箓,却镇不住这狂风。

更骇人的是,那堆在院中的砖块自动飞起,排成一列,如长蛇般向风水先生打来!风水先生躲闪不及,被砸得鼻青脸肿,法坛也被掀翻。

与此同时,赵财主带人冲到土地庙,却见庙中空空如也,哪有什么小石头?正疑惑时,庙中土地爷神像忽然开口:“赵德贵!你为富不仁,残害生灵,今日便是你的报应之日!”

赵财主吓得魂飞魄散,连滚爬回宅院,却见院中飞砖走瓦,风水先生被追打得抱头鼠窜,而更可怕的是——新建的宅院墙壁上,不知何时浮现出无数血手印,密密麻麻,触目惊心!

“血...血手印!”赵财主尖叫一声,瘫软在地。

原来这是狐仙使的障眼法,那血手印实则是铁蛋用血见愁的汁液混着朱砂画上去的。血见愁的汁液暗红似血,在月光下更是骇人。

风水先生心知遇到了高人,咬牙道:“何方神圣,报上名来!”

空中传来苍老女声:“无耻妖道!你掘我坟冢,炼我魂魄,今又欲伤童男性命,天理难容!我乃长白山胡三太爷座下修行狐仙,今日便替天行道!”

风水先生一听“胡三太爷”名号,顿时面如土色,跪地求饶:“小人有眼无珠,冒犯仙家,求仙姑饶命!”

狐仙显化形影,立于院墙之上,白衣飘飘:“妖道,你术法已被我破,从此再做不得法。赵德贵,你为富不仁,合该有此报应!若再不悔改,必遭横死!”

赵财主磕头如捣蒜:“仙姑饶命!小人再不敢了!定改过自新,广行善事!”

狐仙又道:“张家父子于我有恩,你需补偿工钱,另赠银元百块,助张家修缮房屋,可记下了?”

“记下了!记下了!”赵财主连声应允。

至此,狂风渐息,砖瓦落回原地,墙上的血手印也渐渐淡去。风水先生狼狈逃窜,从此不知所踪。

赵财主经过这番惊吓,果真收敛了许多,不仅照数给了张家工钱和赠银,还开仓济贫,修桥铺路,乡里皆称奇。

张老疙瘩伤愈后,与铁蛋用赵家赠银翻修了房屋,日子渐渐好起来。更奇的是,他家后院的血见愁越长越多,铁蛋便采来晒干,分给乡邻,治好了不少人的血症。

这年冬至,张老疙瘩梦见白发老妪来辞行:“蒙恩公相助,老身功德圆满,已被胡三太爷收录门下,正式仙籍。特留血见愁若干,恩公可善用之。今后若有难,面向南山拜三拜,老身必来相助。”

此后,张家世代相传血见愁的种植与使用方法,成了有名的草药世家。而“瓦匠墨斗镇邪”和“狐仙赠药”的故事,也在长白山下流传至今。

有人说,月明之夜,常能见到一白发老妪携一白狐,在山间采药,遇见贫病之人,便赠以仙草,施恩不图报。正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