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刑侦档案:情迷真相 > 第309章 国际协作的抓捕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9章 国际协作的抓捕行动

凌晨三点,滨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沈砚的指尖在键盘上停顿了半秒,屏幕上跳动的绿色代码突然定格在一行乱码中。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端起桌边早已凉透的浓茶灌了一口,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却丝毫驱散不了连续奋战三十六个小时带来的疲惫。

还是解不开?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副队长陈默端着两杯刚泡好的咖啡走过来,将其中一杯放在沈砚手边。咖啡的热气氤氲开来,混着办公室里打印机油墨和外卖盒的味道,构成一种属于熬夜奋战的独特气息。

沈砚摇头,指着屏幕上的乱码:幽灵的加密算法又升级了。上次截获的那批跨国转账数据,我们好不容易追踪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节点,结果他反手就抹掉了所有操作痕迹,还留了这段挑衅性的乱码。就在一周前,国内三家顶尖科技企业几乎同时遭遇数据泄露。核心的芯片设计图纸、新能源电池研发数据以及用户隐私信息不翼而飞,紧接着海外多个离岸账户就出现了大额匿名转账。根据数据流出的端口溯源,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代号“幽灵”的网络黑客。

这个名字在国际网络犯罪圈里如雷贯耳。过去三年,他主导的跨国数据窃取案多达十七起,涉及欧美亚二十多个国家,受害者上至世界五百强企业,下至普通金融机构。但他极其狡猾,从不用固定Ip,交易全走加密虚拟货币,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甚至连他的国籍和性别都无从考证。

沈砚团队追查幽灵已有半年。上次在东南亚某国警方的协助下,他们成功捣毁了幽灵的一个中转服务器,本以为能顺藤摸瓜,却只拿到了一堆加密文件。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国际刑警组织发来的一封协查邮件打破了僵局。邮件来自国际刑警网络犯罪调查科的负责人艾琳娜,附件里是一份标注紧急的案件卷宗。沈砚点开文件,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跳了出来。画面里的人戴着黑色兜帽,身形瘦削,正从维也纳一家咖啡馆的后门走出,手里拎着一个黑色金属箱。

艾琳娜说,这是三天前拍的。陈默凑近屏幕,维也纳警方接到报案,当地一家半导体公司的核心数据被盗,调取监控时发现了这个人。他们比对了作案手法,和幽灵之前在德国、意大利的案子高度吻合。沈砚的目光落在截图下方的时间戳上,突然瞳孔一缩。这个时间,和我们截获那批乱码的时间只差了两个小时。他迅速敲击键盘,将乱码与艾琳娜发来的加密密钥进行匹配。屏幕上的字符飞速滚动,几分钟后,乱码逐渐转换成了一段英文文本。

不是挑衅,是交易记录。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文本里记录着一串虚拟货币地址和对应的交易金额,最下方还有一行备注:阿姆斯特丹,周三晚八点,老地方交接。陈默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上级的电话。我们需要和国际刑警对接,还有阿姆斯特丹警方。他的语气急促,这可能是我们最近距离抓住幽灵的机会。

沈砚却盯着那段交易记录陷入了沉思。老地方是什么地方?幽灵做事向来谨慎,不会用这么模糊的表述。而且他为什么会留下这种几乎等同于破绽的记录?”他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这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第二天中午,国际刑警组织的视频会议接通了。屏幕上出现了艾琳娜的身影,她金发碧眼,穿着一身干练的警服,胸前的警徽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她身边坐着一位荷兰警方代表,名叫范德萨,是阿姆斯特丹市警察局重案组的警长,脸上带着常年办案留下的严肃神情。沈警官,陈警官,很高兴和你们合作。艾琳娜的中文带着些许口音,却十分流利,根据你们提供的交易记录,我们排查了阿姆斯特丹近半年来与幽灵相关的可疑地点,最终锁定了三个目标。她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了三张公寓的照片,这三处公寓都以虚假身份登记,且近期有大额虚拟货币转入对应的水电缴费账户。

沈砚仔细看着照片,目光停留在第三处公寓上。那是一栋位于阿姆斯特丹老城区的百年建筑,外墙爬满了常春藤,窗户上装着深色的防弹玻璃。这处公寓的安保措施太反常了。他指着照片说,其他两处都是普通公寓,只有这一处,防弹玻璃,门口还有隐蔽的监控,这更符合‘幽灵’的行事风格。

范德萨点头表示认同:我们已经派人去实地侦查了。这栋公寓的住户登记名叫马克·怀特,是一名自由程序员,但我们查不到任何真实的身份信息,大概率是伪造的。而且最近一周,每天晚上八点左右,都会有不同的人在公寓楼下徘徊,停留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交接数据?陈默推测道。很有可能。艾琳娜补充道,另外,我们通过国际刑警的数据库比对发现,幽灵不仅窃取企业机密,还长期为跨国犯罪集团提供洗钱服务。那些被盗的数据,一部分被他卖给竞争对手,另一部分则用来要挟企业支付赎金,所有赃款都会通过多个离岸账户洗白。会议进行到尾声时,艾琳娜突然话锋一转:沈警官,你们上次捣毁的中转服务器里,有没有发现一个刻着夜莺字样的U盘?沈砚心中一动。上次行动中,他们确实在服务器的暗格中找到了一个这样的U盘,里面的文件加密级别极高,一直没能破解。有,怎么了?

那是幽灵团伙内部的通讯密钥。艾琳娜的表情变得凝重,我们追查这个团伙已经两年了,他们不是单枪匹马,而是有一个二十多人的核心团队,分散在欧洲多个国家。夜莺就是他们的内部暗号,负责对接不同的下游买家。

挂了视频会议,沈砚立刻取出那个夜莺U盘。他将U盘接入特制的隔离电脑,结合艾琳娜发来的密钥,开始尝试破解。这一次,加密屏障很快就被突破了。U盘里存储着一份详细的人员名单,还有一张标注着多个红点的欧洲地图。这些红点,应该是他们的据点。陈默指着地图说,维也纳、柏林、巴黎……还有阿姆斯特丹,正好和我们之前追踪到的线索对应。

沈砚的目光落在名单最上方的一个名字上——亚历克斯·科瓦奇。旁边标注着身份:前克罗地亚网络安全公司技术总监,三年前因挪用公款入狱,半年后越狱失踪。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幽灵。就在这时,艾琳娜的紧急邮件发了过来。内容只有一句话:阿姆斯特丹公寓发现异常数据流,疑似正在转移核心数据,请求立即协作抓捕。

上级的批复很快下来,同意沈砚和陈默带队前往阿姆斯特丹,协助当地警方和国际刑警执行抓捕任务。两个小时后,一支由五人组成的中国警方专项小组,带着专业的网络侦查设备,登上了飞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万米高空之上,沈砚望着窗外的云层,脑海里不断回放着所有线索。他总觉得,亚历克斯·科瓦奇的身份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而这次抓捕行动,或许只是揭开冰山一角的开始。

阿姆斯特丹的初秋带着一丝凉意,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石板路上,倒映着街边路灯昏黄的光晕。沈砚一行人抵达当地警局时,范德萨已经在门口等候。他身材高大,穿着一件深色风衣,见到沈砚,立刻伸出手:欢迎来到阿姆斯特丹,沈警官。辛苦你了,范德萨警长。沈砚握住他的手,能感觉到对方掌心的粗糙,那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

警局的临时作战室内,墙壁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线索图。艾琳娜正对着电脑敲击键盘,看到沈砚等人进来,起身迎了上来。你们来得正好,我们刚监控到公寓里有大量数据正在向外传输,目标地址是加勒比海的一个离岸服务器。沈砚走到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实时的数据流波动曲线,红色的线条不断飙升,代表着数据传输量正在急剧增加。不能再等了,再晚数据就全转移走了。他语气坚定。

范德萨点点头,拿起桌上的对讲机:各小组注意,按照预定计划,五分钟后开始行动。抓捕计划早已制定完毕。荷兰警方负责封锁公寓所在的街道,控制周边的出入口;国际刑警负责外围警戒,防止团伙成员逃窜;沈砚带领的中国小组则负责破解公寓的网络防御系统,切断数据传输通道,并协助现场取证。

行动小组分成三路,趁着夜色,悄悄向老城区的那栋公寓靠近。雨水让空气变得潮湿,也掩盖了众人的脚步声。沈砚和陈默跟在范德萨身后,手里拿着特制的破门工具,一步步逼近目标建筑。公寓楼下,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男子正靠在墙角抽烟,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范德萨对身边的两名警员使了个眼色,两人立刻绕到男子身后,趁其不备,迅速将其按倒在地。

不许动!警察!警员用荷兰语大喝一声,冰冷的手铐瞬间铐住了男子的手腕。沈砚上前检查男子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与他人的聊天记录,全是加密的代码。是放哨的。他对范德萨说,看来幽灵的警惕性很高。范德萨冷哼一声:再警惕,也逃不过天罗地网。他示意警员将男子带走审讯,随后对沈砚做了个行动的手势。

众人来到公寓门口,沈砚拿出便携式破解设备,连接到门锁的控制面板上。屏幕上的代码快速跳动,不到一分钟,门锁发出咔哒一声轻响。范德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缓缓推开房门。

公寓内一片漆黑,只有书房的方向透出微弱的蓝光。沈砚等人举着枪,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客厅里散落着几个空的能量饮料罐和披萨盒,显然这里的人已经很久没有好好收拾过了。

走到书房门口,沈砚示意众人停下。他贴着墙壁,侧耳倾听,里面传来键盘敲击的清脆声响,还有一个男人低沉的说话声,似乎在打电话。数据还有多久传输完?……别催,我知道风险……拿到钱就立刻撤离……

沈砚与范德萨对视一眼,后者猛地踹开房门。警察!不许动!书房内,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正坐在电脑前,手指还在飞快地敲击着键盘。听到动静,他猛地抬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缓缓举起双手,嘴角甚至还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

亚历克斯·科瓦奇?沈砚厉声问道。男人没有回答,只是目光扫过房间里的警员,最后落在沈砚身上。中国警察?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快。他的中文竟然十分流利。

陈默上前控制住亚历克斯,将他按在椅子上。沈砚则迅速来到电脑前,只见屏幕上显示着数据传输的进度条,已经走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他立刻拔掉电脑主机的网线,又切断了无线网络。进度条停住了,随后弹出了一个错误提示。晚了。亚历克斯轻笑一声,核心数据已经备份发送,你们抓到的只是一个空壳。沈砚没有理会他,开始仔细检查电脑里的文件。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程序,还有大量加密的文件夹。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硬盘,开始拷贝这些文件。同时,其他警员也在公寓内展开搜查。

卧室的衣柜里,藏着十几个加密U盘和硬盘,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不同企业的机密数据,其中就包括国内那三家科技企业被盗的核心资料。厨房的储物柜里,警方还发现了一台特制的虚拟货币挖矿机,以及十几个硬件钱包,里面存储着大量的比特币和以太坊,初步估算价值超过千万欧元。沈警官,你来看这个。一名中国警员在阳台的角落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个笔记本。

沈砚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记录着密密麻麻的交易明细和联系人信息。每个联系人都用代号标注,对应的交易金额和时间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里面还记录着一个秘密据点的地址,位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犯罪。范德萨看着笔记本,眉头紧锁,这个团伙的规模,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亚历克斯始终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就在警员准备将他带走时,他突然抬起头,对沈砚说:“你们以为这就结束了?夜莺不会放过你们的。这句话让沈砚心中一沉。他想起了那个刻着夜莺字样的U盘,看来这个代号背后,还隐藏着更关键的人物。将亚历克斯押回警局后,审讯立刻开始。范德萨负责主审,沈砚和艾琳娜坐在一旁旁听。为什么要窃取企业机密?范德萨问道。

亚历克斯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沉默不语。那些硬件钱包里的虚拟货币,都是你洗钱的赃款吧?范德萨继续追问,你背后的夜莺是谁?听到夜莺这个名字,亚历克斯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但依旧没有开口。审讯陷入了僵局。沈砚看着亚历克斯的表情,突然开口:三年前,你从克罗地亚的监狱越狱。我们查到,帮你越狱的人,使用的资金来自一个巴拿马的离岸账户,而这个账户,和你最近的几笔交易有关联。

亚历克斯的眼皮动了动。那个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是谁?沈砚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你以为你守住秘密,就能自保?但你的同伙,恐怕早就想把你推出来当替罪羊了。这句话似乎戳中了亚历克斯的软肋。他猛地睁开眼,眼神中充满了挣扎。过了许久,他缓缓开口:我不是幽灵。

这句话让审讯室里的三人都愣住了。你说什么?范德萨追问。真正的幽灵,是夜莺。亚历克斯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只是他的技术负责人。三年前我越狱,是他帮的我。他给我钱,给我资源,让我组建团队,帮他窃取数据、洗钱。但我从来没见过他的真面目,所有指令都是通过加密邮件传达的。

沈砚立刻追问:那你怎么联系他?他有没有什么特征?我们只用特定的加密通道联系。亚历克斯说,他的邮件地址每次都会变,但邮件末尾总会有一个夜莺的图腾。还有,他说话的语气很特别,像是长期身居高位的人,而且对半导体行业非常了解。

审讯进行了三个小时,亚历克斯断断续续地交代了更多信息。他组建的团队共有二十三人,分散在欧洲六个国家,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环节:有的负责入侵企业网络,有的负责转移数据,有的负责洗钱。而他自己,主要负责技术支持和协调各成员。

最后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艾琳娜问道。昨天。亚历克斯回忆道,他让我把最近窃取的所有数据整理好,今晚八点交给一个中间人。还说,交接完成后,团队就解散,每个人都会拿到一笔遣散费。沈砚心中了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公寓里会有大量数据正在传输。看来夜莺早就计划好了要抛弃这个团队,而亚历克斯,不过是他计划中的一颗棋子。

就在这时,警局的技术人员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艾琳娜警官,我们破解了亚历克斯电脑里的加密文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技术人员带来的,是一份隐藏在系统深层的通话录音。录音时长只有三分钟,里面的声音经过了变声处理,但内容却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

数据处理得怎么样?一个冰冷的声音问道。已经全部整理完毕,就等今晚交接了。是亚历克斯的声音。很好。冰冷的声音继续说道,记住,交接完成后,立刻销毁所有设备和资料。还有,那个中国警方的专项小组,你多留意一下。他们……他们已经到阿姆斯特丹了?亚历克斯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

很快就会找到你。对方轻笑一声,不过没关系,你本来就是用来吸引他们注意力的。等他们抓住你,我已经拿到数据离开了。录音到这里就结束了。审讯室里一片寂静。他早就知道我们会来。陈默的语气中带着愤怒,这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圈套。沈砚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不对。他突然开口,如果夜莺只是想让亚历克斯当诱饵,没必要让他转移这么多核心数据。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艾琳娜赞同地点点头:而且录音里提到了交接,这个中间人很可能知道‘夜莺’的下落。范德萨立刻安排人手去调查今晚八点的交接地点。根据亚历克斯的交代,交接地点是阿姆斯特丹港口的一个废弃仓库。警方迅速出动,对仓库进行了布控。

然而,当警员们赶到仓库时,里面空无一人。地上只留下一个打开的金属箱,里面什么都没有。看来中间人已经把数据拿走了。陈默看着空荡荡的仓库,有些沮丧。沈砚蹲下身,仔细检查着地面。仓库的水泥地上,有一些新鲜的轮胎印,还有几滴暗红色的血迹。有人在这里发生过冲突。他指着血迹说,中间人可能遇到了意外。

技术人员对血迹和轮胎印进行了取样检测。很快,检测结果出来了:血迹属于一名男性,身份信息显示是当地的一个小混混,有多次盗窃前科。而轮胎印,则来自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车辆登记在一家已经注销的空壳公司名下。这辆车,今天下午出现在港口附近,之后就失去了踪迹。技术人员补充道,监控拍到司机戴着口罩和帽子,看不清样貌。

线索再次中断。沈砚回到警局,重新梳理所有信息。亚历克斯提到的布达佩斯据点,笔记本上记录的交易明细,还有录音里的内容,这些碎片化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方向——夜莺很可能就在布达佩斯。我们必须立刻去布达佩斯。沈砚对艾琳娜和范德萨说,那个据点里,一定有‘夜莺’的线索。艾琳娜立刻联系了国际刑警布达佩斯分部,请求当地警方协助调查。范德萨则安排警员继续审讯亚历克斯,试图获取更多关于夜莺的信息。

第二天一早,沈砚、陈默和艾琳娜登上了前往布达佩斯的火车。火车穿梭在欧洲的平原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沈砚拿出那张标注着据点地址的地图,陷入了沉思。你觉得夜莺真的会在布达佩斯吗?艾琳娜问道。不确定。沈砚坦诚道,但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而且亚历克斯的团队里,有三个人的登记地址都在布达佩斯,这绝不是巧合。

抵达布达佩斯时,当地警方已经等候在火车站。负责对接的是一名名叫卡洛伊的警长,他年纪不大,却有着丰富的刑侦经验。沈警官,艾琳娜警官,我们已经去那个据点侦查过了。卡洛伊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情况,那是一栋位于郊区的废弃工厂,半年前被一个神秘买家买下,之后就一直有人活动,但很少有人进出。二十分钟后,车队抵达了郊区的废弃工厂。工厂的大门紧闭,锈迹斑斑的铁门上挂着一把大锁。周围荒无人烟,只有几只流浪狗在路边游荡。我们进去看看。沈砚示意警员打开大门。

工厂内部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废弃的机器和破旧的纸箱。卡洛伊带着众人来到二楼的一个房间,这里明显有人居住过的痕迹。房间里有一张简易的床,一张桌子,还有一台老式的电脑。沈砚打开电脑,发现硬盘已经被格式化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拿出专业的恢复工具,开始尝试恢复数据。陈默则在房间里仔细搜查,希望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沈哥,你看这个。陈默在床底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金属盒。

打开金属盒,里面装着一枚银色的徽章,徽章上刻着一只展翅的夜莺。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群穿着西装的人,站在一家科技公司的门口。这是克罗地亚的一家半导体公司。艾琳娜看着照片上的logo,认出了这家企业,三年前,这家公司发生过一起重大的技术泄露事件,之后就破产了。而亚历克斯,当时正是这家公司的技术总监。

沈砚拿起徽章,仔细端详着。徽章的背面,刻着一串细小的编号。这可能是员工编号。他推测道,或许我们能通过这个编号,找到夜莺的真实身份。就在这时,沈砚的电脑发出了提示音。数据恢复成功了。恢复后的文件里,有一份员工名单,正是三年前那家破产的半导体公司的。名单上,有一个人的编号,和徽章背面的编号完全一致。

莉娜·彼得罗维奇。沈砚念出了那个名字,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艾琳娜立刻用手机查询莉娜的信息。结果显示,三年前公司破产后,莉娜就神秘失踪了,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有人说她去了美国,也有人说她已经去世了。她就是夜莺?陈默有些难以置信。

很有可能。沈砚点头,亚历克斯是她的下属,公司破产,她很可能怀恨在心,于是策划了这一系列的网络犯罪。她对半导体行业熟悉,有管理经验,完全有能力组织这样一个跨国犯罪团伙。就在众人分析案情时,卡洛伊的手机突然响了。挂了电话后,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我们查到,莉娜昨天从布达佩斯的机场出发,飞往了瑞士苏黎世。她使用的是伪造的身份。苏黎世?沈砚立刻拿出地图,她去那里做什么?

艾琳娜突然想到了什么:苏黎世有很多国际银行,她很可能是去转移赃款,或者和某个买家交接数据。事不宜迟,众人立刻驱车前往布达佩斯机场。经过协调,他们登上了飞往苏黎世的航班。飞机起飞时,沈砚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抓住莉娜,彻底摧毁这个跨国犯罪团伙。

苏黎世的阳光格外明媚,与阿姆斯特丹的阴雨连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沈砚一行人抵达苏黎世机场后,国际刑警苏黎世分部的警员已经等候在出口。欢迎来到苏黎世。接待他们的是一名叫米勒的警员,我们查到莉娜入住了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目前还没有离开的记录。众人立刻前往那家酒店。酒店的安保措施十分严格,米勒出示了证件后,前台才同意配合调查。根据入住信息,莉娜登记的名字是安娜·舒尔茨,入住时间是昨天下午。

她住在1806号房间。前台说道。沈砚等人乘坐电梯来到十八楼,在1806号房间门口停下。米勒敲了敲门,房间里没有回应。他又敲了几下,依旧没有动静。情况不对。沈砚示意众人后退,随后拿出工具,快速打开了房门。房间里空无一人,但明显有人居住过。床上的被子没有叠,桌子上放着一杯喝了一半的咖啡,电脑还开着,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银行转账的页面。她应该刚离开不久。陈默检查了一下咖啡杯,还是温的。

沈砚走到电脑前,发现转账已经完成,收款账户是一个瑞士的私人银行账户。他立刻将账户信息发给技术人员,让他们追查账户的持有人。与此同时,警员们在房间里展开搜查。衣柜里挂着几件高档女装,卫生间里放着昂贵的化妆品。在床头柜的抽屉里,警方发现了一本护照,正是莉娜的真实护照,还有几张飞往不同国家的机票。

她似乎在为跑路做准备。艾琳娜看着机票说,这些机票的日期都不一样,看来她还没有确定最终的落脚点。就在这时,技术人员发来消息:那个瑞士银行账户的持有人是一名叫托马斯的律师,我们查到他和多个跨国犯罪集团有联系。

米勒立刻联系了瑞士警方,请求协助调查托马斯的下落。很快,瑞士警方传来消息:托马斯的律师事务所就在市中心,他现在正在事务所里。沈砚一行人立刻驱车前往律师事务所。事务所位于一栋高档写字楼里,装修豪华。前台看到一群穿着警服的人进来,吓得脸色发白。

托马斯律师在哪里?米勒问道。前台战战兢兢地指向一个办公室:在……在里面开会。众人冲进办公室,只见里面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正是托马斯。看到警方进来,托马斯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身边的两个人也试图起身逃跑,被警员们当场控制住。

你们凭什么抓我?托马斯试图反抗。你涉嫌协助跨国犯罪集团洗钱,我们现在依法对你进行逮捕。米勒拿出逮捕令,放在托马斯面前。托马斯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抵赖。警员们将托马斯和另外两个人带回警局审讯。

审讯室里,托马斯起初还试图狡辩,但当沈砚拿出那个银行账户的转账记录时,他终于松口了。我只是帮人转账,我不知道那是赃款。托马斯说道。帮谁转账?沈砚追问。莉娜·彼得罗维奇。托马斯不情愿地说,她半年前找到我,让我帮她管理一个账户,每次转账都会给我丰厚的报酬。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

她现在在哪里?艾琳娜问道。我不知道。托马斯摇头,她每次联系我都是通过加密电话,从来不说自己的位置。不过,她昨天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她准备一笔现金,说是今天下午要用到。现金准备在哪里?沈砚立刻追问。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托马斯说,她让我下午三点把现金送到市中心的一个公园。

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沈砚立刻安排人手前往托马斯的办公室,取出保险柜里的现金,同时让警员们在公园周围布控。下午三点,一名警员装扮成托马斯的助理,提着装有现金的箱子,来到了公园的约定地点。公园里人来人往,很难分辨谁是莉娜。

沈砚和艾琳娜躲在不远处的灌木丛后,密切观察着周围的情况。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约定时间过了十分钟后,一个穿着红色风衣的女人缓缓走向警员。是莉娜!艾琳娜低声说道。沈砚仔细一看,那个女人正是照片上的莉娜。她戴着墨镜,手里拎着一个手提包,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警员将箱子递给莉娜,莉娜打开箱子看了一眼,确认现金无误后,转身就要走。行动!沈砚一声令下。埋伏在周围的警员立刻冲了出来,将莉娜团团围住。莉娜试图反抗,从手提包里掏出一把匕首,但很快就被警员制服。

你们放开我!莉娜挣扎着,歇斯底里地喊道。沈砚走到她面前,拿出那张半导体公司的合照:莉娜·彼得罗维奇,三年前你的公司破产,你就策划了这一系列的网络犯罪,对吗?莉娜的身体僵住了,她看着照片,眼神中闪过一丝绝望。是他们毁了我。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那些大公司恶意竞争,窃取我的技术,最后还让我破产。我只是在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你这不是拿回,是犯罪。沈砚严肃地说,你窃取了二十多家企业的机密数据,导致无数人失业,给企业造成了巨额损失。你所谓的拿回,不过是你的自私和贪婪。莉娜低下头,不再说话。警员们将她戴上手铐,押上了警车。回到警局后,警方在莉娜的手提包里发现了一个加密U盘。破解后,里面不仅有大量的犯罪证据,还有一个隐藏的名单,上面记录着所有与幽灵团伙有合作的下游买家。

这个案子,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了。陈默长舒了一口气。沈砚却摇了摇头:只要还有网络犯罪的土壤,就还会有下一个幽灵。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警惕,守护好每一份数据安全。三天后,阿姆斯特丹警方、国际刑警组织以及中国警方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艾琳娜详细介绍了幽灵跨国网络犯罪团伙的侦破过程,公布了缴获的机密数据、洗钱工具以及涉案金额。

当听到这个危害多国企业安全的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时,现场的记者们纷纷举手提问。沈砚作为中国警方的代表,回答了关于跨国协作的问题。这次抓捕行动的成功,离不开各国警方的密切配合。沈砚对着镜头说道,网络犯罪没有国界,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打击力量,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沈砚和陈默开始整理案件资料,准备回国。艾琳娜和范德萨前来送行。沈,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艾琳娜递给沈砚一个纪念徽章,这是国际刑警组织颁发的荣誉徽章,代表着我们的敬意。

沈砚接过徽章,郑重地说了声谢谢。回国后,记得常联系。范德萨拍了拍沈砚的肩膀,下次你们来阿姆斯特丹,我请你们喝最正宗的啤酒。一定。沈砚笑了笑。登上回国的飞机,沈砚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苏黎世,心中感慨万千。这次欧洲之行,不仅成功摧毁了幽灵团伙,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国际协作的重要性。

回到滨海市后,沈砚团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国内那三家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也专程来到警局,送上了锦旗,感谢警方成功追回被盗的核心数据,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案件似乎已经圆满结束,但沈砚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总觉得,莉娜背后,或许还有更大的势力。在审讯莉娜的过程中,她曾多次提到一个神秘的投资人,正是这个投资人给了她启动资金,帮助她组建了犯罪团伙。但关于这个投资人的信息,莉娜却始终不肯透露。

半个月后,沈砚收到了艾琳娜发来的邮件。邮件里说,根据莉娜U盘里的买家名单,国际刑警组织在欧洲多个国家展开了后续抓捕行动,抓获了三十多名涉案人员,追回了大量被盗数据和赃款。同时,他们还发现,那个神秘的投资人,很可能与一个更庞大的国际犯罪集团有关。邮件的最后,艾琳娜写道:我们需要你的帮助,希望能再次与你合作。沈砚看着邮件,露出了一丝坚定的笑容。他拿起手机,拨通了陈默的电话。老陈,准备一下,我们可能又要出发了。

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沈砚桌上的荣誉徽章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窗外,城市的车水马龙依旧,而那些守护着这片安宁的人们,正随时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网络犯罪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每一次交锋,都是对正义的坚守。而这一次的胜利,不过是漫长征途上的一个驿站,新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沈砚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跨国协作专案II。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有正义,有信念,就一定能守护好数字世界的一片净土。键盘敲击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是为了迎接新的挑战,也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