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康熙正史 > 第962章 吴应麒被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遵命!”侍从们齐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吴应麒脸上露出一抹鬼魅般的笑容,随即转身朝着中军大帐走去,去拜见吴世潘。

“臣吴应麒,参见皇上!”吴应麒进入大帐后,并未像往常一样行跪拜之礼,仅仅只是稍稍弯了弯腰。

吴世潘见状,心中虽有些诧异,但并未表露出来,反而微笑着说道:“七叔,今日观你气色颇佳啊。”

吴应麒听到吴世潘称呼自己为叔叔,心头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想到当年若不是吴世潘来了昆明,吴应熊死后,自己必然能成为太子.....

吴应麒心急如焚,他快步向前,想要靠近吴世潘,向他禀报重要的事情。

然而,就在他刚刚走到吴世潘身旁,还来不及开口说话时,突然间,一阵刺骨的剧痛从他的后背袭来。

他惊愕地低头看去,只见一柄寒光闪闪的宝剑,竟然毫无征兆地刺穿了他的身体,剑尖上还挂着一串鲜红的血珠,正沿着剑身缓缓滴落。

吴应麒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他的身体因为剧痛而颤抖着,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的呻吟。

他艰难地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后的郭壮图身上。

只见郭壮图手持剑柄,一脸冷峻,他的眼中透露出毫不掩饰的杀意。

“叛贼吴应麒,你妄图谋逆,今日便是你的死期!”郭壮图的声音冰冷而决绝,仿佛宣判了吴应麒的死刑。

吴应麒怒目圆睁,他想要反驳,想要告诉郭壮图这一切都是误会,但是他的喉咙里却只能发出一连串的咳嗽声,伴随着大口的鲜血喷涌而出。

方光琛站在一旁,看着吴应麒的惨状,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吴应麒,你欲图谋加害皇上,如今你已伏诛,皇上会厚葬你的。”

此时,帐外的士兵们听到了帐内的动静,他们纷纷骚动起来,正欲冲进帐内查看情况。

方光琛见状,急忙跑出去,对着那些士兵们大喝一声:“吴应麒意图谋反,已被诛杀,尔等不得轻举妄动!”

那些士兵们听到方光琛的喝令,顿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他们看着郭壮图手中的宝剑和地上吴应麒的尸体,心中明白大势已去,于是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吴世潘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惶之后,逐渐恢复了镇定。他凝视着已经死去的吴应麒,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把吴应麒的尸体拖出去,给他一个厚葬。”吴世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虽然他有谋逆之心,但毕竟他也曾为大周立下过赫赫战功。”

在处理完吴应麒的后事之后,吴世潘深刻地意识到局势已经到了极其危急的时刻。

他明白,必须尽快加快向云南进发的速度,重新整顿兵马,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清军的强大压力。

于是,在没有丝毫耽搁的情况下,吴世潘率领着他的队伍马不停蹄地继续向云南疾驰而去。

康熙二十年二月初五,贵州普安州江西坡的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消散,山间的风却已经开始呼啸起来。

风中弥漫着铁锈和泥土的腥味,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不安。

吴周的将领线緎站在山巅,俯瞰着脚下那蜿蜒曲折如螺纹般的险峻坡道。

这条坡道是当年明将朱家民所修筑的“有嘉城”的残垣断壁,如今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沧桑。

在坡道的尽头,万余名吴军严阵以待,他们据守着这滇黔的咽喉要道。

士兵们的铠甲在熹微的晨光中闪耀着寒光,显示出他们的威武和坚韧。

而在阵前,四十头巨大的云南战象更是引人注目。

这些战象身披厚重的革甲,獠牙上缚着三尺长的锋利钢刃,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

“哼……”线緎发出一声冷哼,声音在山间回荡,“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要想从这里过,就把命拿来!”

线緎站在江西坡的高处,俯瞰着下方的道路,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

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响彻整个山谷:“哈哈哈……胆敢攻我江西坡,不要命了不是?”

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过来,对线緎报告道:“将军,那人是绥远将军蔡毓荣!”线緎听闻,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

“蔡毓荣?”线緎捋着自己的胡子,嘿嘿地笑了一声,然后大声喊道,“蔡毓荣,你可认得这是什么?”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山间回荡。

蔡毓荣站在山坡下,抬头看着线緎,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他冷哼一声,回答道:“是大象。”

线緎听了,脸上的笑容更加得意了,他嘲讽地说道:“知道是大象,还敢从我这江西坡过,莫不是求死?”

蔡毓荣也毫不示弱,同样嘲讽地回应道:“谁死还不一定呢!”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不屑。

蔡毓荣心中暗自冷笑,他手中握有精兵十多万,而且已经攻占了贵州的许多州县。

这小小的江西坡,在他眼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线緎站在山坡上,看着眼前的清军,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笑容,然后哈哈大笑道:“好啊,今天就让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有来无回!”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放象!”

线緎猛地一挥手中的旗帜,站在他身后的象奴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手持铁锥,毫不留情地刺向大象的耳朵。

被刺痛的大象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嚎叫声,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山谷都在为之颤抖。

受到剧痛刺激的巨兽们开始疯狂地奔跑起来,它们的身躯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裹挟着山上的石块和泥土,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沿着螺纹山道疾驰而下。

山道在大象的铁蹄下剧烈地颤抖着,就像是被海浪拍打的小船一样,摇摇欲坠。

清军的阵营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战马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惊嘶不已,纷纷人立而起,骑手们根本无法控制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