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230章 洪水预警与数据洪流(2023年3月19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0章 洪水预警与数据洪流(2023年3月19日)

长江在三月的阳光下奔流,裹挟着上游融雪的清冽气息,撞击在三峡大坝巍峨的混凝土坝体上,溅起千堆雪沫,发出低沉而永恒的轰鸣。三峡水文站的核心监控室内,巨大的弧形屏幕上,无数条代表水流的蓝色线条交织流淌,实时数据瀑布般滚动。空气里弥漫着电子设备特有的微热和干燥纸张的味道。

李玄策站在屏幕前,眉头微锁。他刚刚收到一份关于国际关键航道出现异常阻塞的紧急简报。航道的停滞牵动着远程物资的流转。他需要历史的参照。“调取1909年汉口洪水全记录,胶卷档案库,序列Gh-1909-07。”他的声音沉稳,穿透设备的嗡鸣。

“是,首席。”年轻的操作员飞快敲击键盘。很快,角落里一台老式胶片投影机嗡嗡启动,将尘封的影像投射在辅助屏幕上。泛黄的画面有些抖动:滔天的浊浪吞噬着汉口江滩的房屋,漂浮的杂物堆积如山,人们在屋顶紧急避险。这是百年前大自然力量的见证。

“启动‘禹枢’模型,加载1909年洪水数据流,叠加当前关键水道卫星遥感图像及阻塞物分布热力图。”李玄策下令。他身后,轮椅上裹着厚毯的李长庚被方清墨推着,老人浑浊的目光也投向那泛黄的历史影像,干枯的手指在毯子上无意识地划动,仿佛在描摹着水流的走向。

“禹枢”系统——集成了先进算法的水文动态推演模型——瞬间响应。主屏幕上,1909年的黑白洪水影像被数字化解构,化作汹涌的蓝色数据流。与此同时,另一股暗红色的数据流汇入,那是根据最新卫星图构建的特定水道障碍物淤积模型。两股来自不同时空的洪流在虚拟空间碰撞、交融。

在系统的运算和模式识别下,百年前的汉口洪灾与当下水道阻塞点,在流体力学和堆积效应上,竟显示出高度相似的“结构特征”!蓝色的数据洪流中,堵塞点的暗红色区域被高亮标注,不断闪烁警示。

“首席,结构相似度87.3%,阻塞点下游形成湍流和回水区的概率超过90%,对标准驳船通航构成显着威胁。”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李玄策没有立刻回应。他凝视着那纠缠的数据流,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到了更远的时空。他缓步走到窗边,巨大的落地窗外,是雄浑壮阔的三峡库区。阳光在水面跳跃,一片平静。然而在数据的维度里,压力已然成形。他转过身,目光落在父亲轮椅的金属轮毂上,那里沾着几粒干燥的、来自遥远河流的细小泥沙——那是上次考察带回来的印记。“百川归海,各有其道。阻塞一处,涟漪必生于他方。这数据洪流,比眼前的长江水,更需疏导。”他沉声道,声音在安静的监控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贯通今昔的审慎。

方清墨轻轻拍了拍丈夫的手臂,低声道:“爸精神不太好,外面樱花开了,我带他去校园透透气。念墨今天也在那边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李玄策点了点头,目光里满是忧虑和温柔:“好,小心些。”

武汉大学的樱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簇拥在枝头,层层叠叠,织成一片片流动的云霞。微风吹过,花瓣如雨,纷纷扬扬地洒落。树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欢声笑语,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试图留住这短暂而绚烂的春光。

方清墨推着李长庚的轮椅,沿着落英缤纷的小径缓缓前行。轮椅碾过地上厚厚一层花瓣,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老人裹在毯子里,头微微歪着,似乎睡着了,又似乎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偶尔转动一下的眼珠,显示他还在感受着外界的气息。

方清墨停下脚步,仰头看着一株开得尤其繁茂的染井吉野樱。一阵稍强的风吹过,无数花瓣挣脱枝头,旋转着飘落下来。她下意识地伸出手,一片完整的、带着露珠般湿润的花瓣,恰好落在她的掌心。花瓣娇嫩,粉白的边缘晕染着淡淡的红,像少女羞涩的脸颊。

她习惯性地从随身的精巧手包里,取出了那枚便携式高倍显微观察镜——这是她作为生物材料研究员的职业习惯。她将镜片对准掌心那片小小的花瓣,调整焦距。

显微镜头下的世界骤然放大。花瓣表面细腻的纹理如同最上等的丝绸。然而,当方清墨的视线聚焦到那些微小的气孔结构时,她的呼吸微微一窒。那些本应是自然形成的、用于呼吸和蒸腾的微小开合结构,边缘竟呈现出一种极其规整、锐利的几何折角!更不可思议的是,气孔内部本应空无一物的空间里,隐约闪烁着极其微弱、但绝非自然形成的蓝绿色荧光点阵,其排列组合方式,竟与她再熟悉不过的某种基础逻辑代码的可视化模型——高度相似!

这片在春风中飘落的、象征着自然之美的樱花,其最微小的生命单元,竟然呈现出如此非自然的形态?方清墨猛地抬头,望向满树繁花,阳光透过花枝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她凝重的脸上。她想起女儿李念墨正在参加的正是关于“复杂系统与生物界面”的前沿会议,一种深沉的思虑在她心中升起。“远方的震荡,”她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其无形的影响,是否已悄然渗透,连自然界的细微构造都开始显现异常的刻痕?”

就在此时,一直安静地靠在轮椅上的李长庚,喉咙里突然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方清墨赶紧俯身:“爸?您说什么?”老人没有睁眼,布满皱纹的嘴唇微微翕动,吐出的竟是古老而苍凉的方言,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和穿透力: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是古籍中描绘雷声轰鸣、大雨晦暗、生灵不安的句子。这没头没尾的吟诵,在阳光明媚、落英缤纷的樱园里响起,显得格外突兀和深邃。

方清墨的心猛地一沉。她顺着父亲枯瘦手指微微颤抖的方向望去——那是长江的方向。

几乎是李长庚吟诵声落下的同一刹那——

“呜——!呜——!呜——!”

低沉、悠长、穿透力极强的警报声,骤然划破了珞珈山的宁静,从遥远的三峡大坝方向,清晰地、一波接一波地传来!那是三峡库区高级别的洪水预警!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人们惊愕地抬起头,望向警报传来的方向,脸上写满了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刚才还明媚的春光,似乎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警报而凝重了几分。漫天飘落的樱花雨,此刻带上了一种动荡时节特有的飘零感。

方清墨紧紧握住轮椅的扶手,指节发白。她看着掌心那片在警报声中静静躺着的樱花,在显微视野里,那异常的气孔结构似乎更加清晰了。警报声如同无形的钟声,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也敲打着连接着自然感知与系统预警的神经。

一阵更强的江风吹过,卷起岸边更多的樱花花瓣,纷纷扬扬地洒向宽阔的江面。粉白的花瓣在浑黄的江水上漂浮、旋转。方清墨的目光无意识地追随着其中几片打着旋儿的花瓣。它们在水流的作用下,竟奇异地、短暂地聚拢在一起,排列组合成几个难以辨识的、转瞬即逝的符号,随即被湍急的水流冲散,消失无踪。

警报声仍在持续,如同系统严谨的脉搏在规律跳动。水文站的核心监控室里,李玄策面前的巨大屏幕上,“禹枢”模型根据最新上游雨情数据,再次刷新了预测。代表高水位警示的橙线,正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势向上攀升。屏幕边框上,几粒来自李长庚轮椅的他处泥沙,在警报引发的微弱震动中,簌簌滑落,掉在光洁的地板上,微小,却像时空交错的印记。窗外,长江依旧奔流,带着落花,也带着无形的数据洪流和远方的波动讯息,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