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206章 充电桩的《天工开物》(2022年6月30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6章 充电桩的《天工开物》(2022年6月30日)

柳州六月的天,闷热得像个巨大的蒸笼。空气粘稠得能拧出水,蝉鸣在厂区高大的榕树间嘶哑地拉锯。王铁柱蹲在一排崭新的充电桩前,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下来,砸在灰扑扑的水泥地上,洇开深色的斑点。他手里攥着一把特制的内六角扳手——哈市精密刀具厂的老伙计们专门为他淬火锻造的,柄上还刻着个小小的齿轮徽记——正费力地拧着最后几颗固定螺丝。

“娘的,这南方的鬼天气,螺丝都锈心眼儿里了!”他低声嘟囔了一句,古铜色的脸膛被烈日晒得发亮,脖子上搭着的毛巾早已湿透,散发出汗水和机油混合的味道。他抹了把汗,目光扫过充电桩深灰色的外壳。那金属表面带着一种特有的、粗粝的质感,不像崭新的合金那样光鲜,倒像是经历过风霜磨砺的铠甲。这是广西防雹基地那些退役防雹炮的炮管熔炼再造的,上面仿佛还残留着当年抵御冰雹时震耳欲聋的轰鸣和硝烟的气息。指尖抚过外壳,他仿佛又听到了战友们操练的号子声,看到了赵小满当年在基地采风时,蹲在田埂上记录老农哼唱《煮海歌》时那专注的侧脸。物是人非,故物犹存,如今这些钢铁的筋骨,支撑起的是流动的绿色血脉。

“王工!三号桩电压不稳,峰值上不去!”一个年轻技术员跑过来,声音带着焦急,安全帽下是张被暑气蒸红的脸。

王铁柱“嗯”了一声,没多话,起身走到三号桩旁。他俯下身,耳朵几乎贴到嗡嗡作响的变流器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打在他宽阔的脊背上,隔着薄薄的工装,隐约能看到一片深色的、扭曲的疤痕轮廓——那是1998年长江抗洪,为了堵管涌,被滚烫的砂石烫伤的烙印,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他深吸一口气,混杂着臭氧、金属和尘土味道的空气涌入肺腑,闷热粘腻,却异常熟悉。

“锂矿…抢得头破血流…真他娘的…”他盯着设备内部复杂的电路,思绪却像被高温熔化的焊锡,流淌到了别处。江西铜岭矿,那个他年轻时参与过地质勘探支援的地方,巨大的矿坑如同大地的伤疤。矿工们黝黑的脸膛,挥汗如雨的脊背,还有那古老的矿洞里,传说中先民们“燔石取铜”的遗迹…那些巨大的、被烈火烧灼过的岩石断面,在昏暗的矿灯下,仿佛还残留着远古的焦糊味和先民们粗犷的呼号。

就在这时,头顶的照明灯管猛地闪烁了几下,线路发出不堪重负的“滋滋”声。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啪!”一声脆响,一道炫目的蓝白色电弧毫无征兆地从三号桩的接口处迸射而出!它像一条被激怒的电蛇,扭曲着、嘶鸣着,撕裂了渐暗的暮色,直窜向半空!

“小心!”惊呼声四起。

王铁柱却像被钉在了原地,瞳孔骤然放大。那狂舞的电弧并未伤人,而是在半空中诡异地凝聚、延展!蓝白光芒灼灼,如同最锐利的刻刀,在深紫色的天幕上,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巨大而古朴的图景——层叠的柴薪堆积如山,烈焰熊熊升腾,巨大的岩石在烈火中崩裂,赤红的铜汁如同熔岩般流淌而下……正是《天工开物》中那幅描绘“燔石取铜”的传世插图!更令人惊骇的是,这由狂暴电流绘成的远古图景,其火焰升腾的轨迹、铜汁流淌的弧线,竟与前几天内部资料上看到的、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核聚变装置点火瞬间那复杂的磁场模拟图纹——惊人地吻合!

“嘶……”王铁柱倒吸一口凉气,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汗水顺着鬓角流进眼睛,刺得生疼,他却恍然未觉。眼前的景象,是电流的失控?还是某种跨越时空的启示?是老祖宗在烈焰中锤炼金属的智慧,与未来可控核聚变那点燃“人造太阳”的终极能量,在这闷热的柳州夏夜,以如此狂暴而诗意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对话?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江西铜岭矿遗址。

巨大的矿坑在夜色中如同沉睡的巨兽。临时搭建的考古实验帐篷里,只有显微镜的照明灯发出幽幽的冷光。方清墨穿着白大褂,一丝不苟地调整着物镜倍数。她正在观察从矿坑深处最新提取的岩层样本——那是一小片附着着古老微生物菌群的矿石碎片。

显微镜下,那些沉寂了数千年的古菌丝体,在特制的培养液浸润下,竟缓缓舒展,焕发出极其微弱的生命荧光。那荧光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介于蓝绿之间的色泽,与几个月前在青海盐湖发现的嗜盐菌群(1203章)所散发的光芒如出一辙。菌丝纤细如发,却坚韧异常,它们相互缠绕、连接,如同最精密的神经网络,在微观世界里无声地构建着、蔓延着……

方清墨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滴入一剂活性激发因子。就在药剂融入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无序蔓延的菌丝网络,骤然加速生长、连接!荧光猛然增强,色彩流转,在目镜的圆形视野中,无数发光的菌丝节点被点亮,它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相互勾连、延展……眨眼之间,一张复杂无比、覆盖全球的立体网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那网络的节点,分明标注着世界各大城市;那连接的光路,正是全球电动车充电桩布局和主要充电线路的精确映射!一张由三千年古菌丝体构成的、活生生的“全球新能源充电地图”!

“天啊……”方清墨失声轻呼,下意识地捂住了嘴。冰冷的目镜边缘贴着她的脸颊,她却感觉不到凉意,只有一股电流般的震撼从脊椎窜上头顶。她仿佛看到远古的先民在幽深的矿洞中摸索,他们的呼吸、汗水、甚至无言的期盼,滋养了这些深埋地底的微小生命。而三千年后的今夜,这些沉默的见证者,竟以如此璀璨的方式,预言了人类驾驭电光、驰骋星球的绿色革命图景!

她猛地抬起头,视线穿过帐篷的缝隙,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恍惚间,仿佛看到柳州夜空中那幅由失控电弧绘就的《燔石取铜》巨画。烈焰灼空,铜流奔涌。而在这微观的镜筒之下,荧光菌丝勾勒的全球电网,如同大地深处涌动的、绿色的血脉,与那远古的火焰、与那狂暴的电光、与夜空中无数的星辰,无声地共鸣着,构成了一幅贯穿古今、连接微观与宏大的壮丽星图。

实验室外,夜班矿工们正准备下工。几顶沾满泥灰的安全帽被随意放在长凳上。昏黄的灯光下,帽檐上贴着的手绘贴纸格外醒目——那是矿工子弟们稚嫩的画作:长着翅膀的电动麒麟、喷着蓝色火焰的充电神龙、还有踩着风火轮送“电”的哪吒……这些充满童趣想象的“电动神兽”,正用它们纯真的眼睛,好奇地“注视”着帐篷里那场跨越三千年的无声对话,以及夜空中那幅转瞬即逝、却足以照亮未来的远古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