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168章 九霄揽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冬月的北疆,朔风如刀,卷起戈壁滩上细碎的雪沫,抽打在脸上生疼。四子王旗的回收场,广袤得望不到边际,只有枯黄的芨芨草在寒风中倔强地摇曳。天幕低垂,铅灰色的云层厚重地压着地平线,唯有西边天际裂开一道缝隙,透出几缕挣扎的、橙红色的晚霞余晖,将荒原染上一种悲壮而苍凉的色调。

时间,指向了北京时间20时59分。

一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低空,旋翼搅动着凛冽的空气,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地面上,穿着厚重防寒服、戴着防风镜的回收队员,如同散落的棋子,紧张地注视着西北方的天空。他们手中的各种仪器天线笔直地指向同一个方向,像一群沉默的猎手,屏息等待着那来自九天之外的归客。寒风卷着雪沫,无情地扑打着他们的面罩,却无人伸手去拂拭,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那片越来越暗淡的天空。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风声和直升机引擎的嘶吼在旷野上回荡。

突然!

“发现目标!高度一万!速度正常!” 回收队长对着耳麦嘶吼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死寂!

所有目光,所有仪器,齐刷刷地聚焦向西北方深邃的天穹!

一个微小的、闪烁着红光的亮点,如同坠落的星辰,刺破了铅灰色的云层!它拖着一条若有若无的、细长的白色尾迹,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苍茫的大地疾速俯冲而来!它的速度是如此之快,眨眼间就从一个小小的红点,变成一个清晰可见的、被烧蚀得斑驳陆离的返回舱轮廓!

“来了!它回来了!” 不知是谁激动地喊了一声,声音在风中破碎,却点燃了所有人压抑已久的情绪。

返回舱的姿态稳定,精准地向着预定落区疾驰。地面人员的心跳几乎与它下坠的轨迹同步。近了!更近了!能清晰地看到它表面覆盖的、经历大气层剧烈摩擦后形成的焦黑痕迹,如同勇士归来的勋章!

“嘭——!”

一声沉闷而巨大的爆响撕裂了寒冷的空气!减速伞瞬间弹射而出,在风中猛地一顿,随即怒放成一朵巨大的白色伞花!紧接着,“嘭!嘭!”又是两声巨响,主降落伞群次第打开!三朵巨大的、洁白的伞花,如同天女散下的云锦,在凛冽的寒风中陡然绽放!它们温柔又坚定地兜住了那疾速下坠的钢铁之躯,巨大的阻力让返回舱的下落轨迹瞬间变得平缓而优雅。

“减速伞开伞正常!主伞开伞正常!” 通讯频道里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

那被三朵白伞温柔牵引着的返回舱,此刻不再像一颗流星,更像是一位从广寒宫翩然归来的信使,从容不迫地向着它阔别已久的大地母亲缓缓降落。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恰好穿过云隙,温柔地笼罩在它身上,为它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边。远处,几个骑着骏马、闻讯赶来的牧民勒马驻足,对着这从天而降的奇景,虔诚地双手合十。

“砰!”

一声并不算太沉重的闷响,伴随着轻微的震颤,返回舱稳稳地、近乎完美地着陆在预定的戈壁滩上,激起一小片尘土。它安静地伫立在那里,像一个风尘仆仆却满载荣光的游子,终于踏上了故土。

“着陆成功!搜索分队立即出发!” 指令响彻通讯频道。

几乎在返回舱落地的同一瞬间,千里之外的江城科技馆天文厅,却是一片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的热浪。

巨大的球幕上,正实时播放着四子王旗那激动人心的着陆画面!当三朵洁白的伞花在寒风中怒放,当返回舱稳稳落地的瞬间——

“哇——!!”

“成功了!它回来了!”

“月亮上的土!带回来了!”

排山倒海的欢呼声、掌声、跺脚声瞬间爆发!整个天文厅如同沸腾的海洋!孩子们是最激动的,他们从座位上跳起来,小脸涨得通红,拼命地挥舞着小手,蹦啊跳啊,仿佛自己就是那凯旋的航天员。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小男孩,激动地一把抓住旁边小伙伴的胳膊,语无伦次地喊着:“看!看!它没摔坏!它把‘土特产’带回来了!”

讲台上,头发花白的老馆长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拿起话筒,声音因为哽咽而有些失真,却充满了感染力:“孩子们!孩子们!安静一下!安静一下!” 好不容易,沸腾的声浪才稍稍平息,无数双亮晶晶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他。

老馆长指着球幕上那刚刚着陆、还带着灼热余温的返回舱特写画面,声音洪亮而颤抖:“看!那就是我们的‘嫦娥’从月亮上的‘广寒宫’给我们带回来的礼物!那是月亮的‘土壤’!是三十八万公里外,另一个世界的馈赠!这不仅仅是一些石头粉末,这是我们人类伸向宇宙的手,第一次真正触摸到了月亮的脉搏!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今天我们‘九天揽月’的现实,孩子们,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这就是科学的力量!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他的话语,如同火种,瞬间点燃了台下无数双眼睛里名为“梦想”的火焰。

江城灯火璀璨,而京城的夜空,则被一轮澄澈的圆月温柔地笼罩着。清辉如水银泻地,洒满了李家古朴雅致的庭院。几株老梅的虬枝映着月光,在地上投下疏朗的暗影。石桌上摆着简单的茶点和温热的清茶,袅袅白气在月光下氤氲。

李玄策、方清墨、李长庚、李念墨,还有已经长成挺拔少年的李天枢,以及两个更小的孙辈,围坐在一起。一台便携式平板电脑支在石桌中央,屏幕上正播放着返回舱开舱的直播画面——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开启舱门,取出那个承载着无数期盼的月壤密封容器。

“快看快看!出来了出来了!” 小孙子兴奋地拍着手,指着屏幕。

李念墨凑近屏幕,眼中闪烁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专注光芒:“爸,您看这月壤的初步影像,色泽和质地似乎和预想的有微妙差异,里面的钛铁矿和玻璃微珠含量肯定很惊人,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史…”

李长庚抿了一口茶,望着天上那轮冰盘似的明月,镜片后的目光悠远而感慨:“当年我在斯坦福,看阿波罗登月录像带,总觉得那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没想到啊,有生之年,真能看到咱们自己的‘嫦娥’去月宫做客,还带回了‘手信’。这感觉…像做梦一样。” 老人家的嘴角带着欣慰的笑意,眼角却微微湿润。

李玄策没有立刻回应,他端起温热的茶杯,目光从屏幕上那珍贵的月壤容器,缓缓移向庭院上空那轮亘古不变的明月。清冷的月华落在他沉静的脸上,勾勒出深邃的轮廓。两个小孙儿依偎在奶奶方清墨身边,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好奇地仰头望着那轮散发着神秘光辉的玉盘,小小的脸上满是纯真的向往。

“爷爷,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吗?” 小孙女稚声稚气地问,大眼睛在月光下格外明亮。

李玄策放下茶杯,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孙女柔软的头发。他的目光温和地扫过孩子们好奇的脸庞,也扫过身边相伴一生的妻子、饱经沧桑的父亲、才华横溢的女儿和天赋异禀的儿子。最后,他的目光再次定格在那轮圆满的明月上,声音低沉而舒缓,如同月下流淌的清泉:

“古时候的人啊,望着这轮明月,编织了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那是先民对浩瀚星空的无限遐想。” 他顿了顿,指向石桌屏幕上那定格的特写——工作人员手中密封容器里细腻的月壤,“而今天,我们的‘嫦娥’,不再是神话里的仙子,而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飞越三十八万公里的星河,为我们带回了月亮的‘礼物’。这告诉我们,昔者嫦娥奔月是梦,”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坚定而充满力量,“今朝九天揽月成真!”

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每个人的身上。庭院里安静下来,只有李玄策的声音在清辉中回荡:“孩子们,记住这一刻。这月壤,是梦想的种子,是勇气的勋章。它告诉我们,宇宙虽大,并非遥不可及。心系星海,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追寻。人类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此刻,就在每一个仰望星空、并愿意为之奋斗的心中。”

他的话语落下,庭院里一片静谧。只有两个小孙儿,依旧仰着脖子,痴痴地望着那轮明月,小小的眼眸里,倒映着清冷的月华,也仿佛倒映着无垠的星海。李天枢坐在一旁,目光沉静地掠过爷爷案头那个小小的、恒温恒湿的玻璃瓶——里面,一小撮象征性的月壤样本,在清冷的月光下,正泛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极其微弱而神秘的灰白色微光。那微光,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无声地诉说着梦想成真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