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945章 民心如镜鉴(2015年11月25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5章 民心如镜鉴(2015年11月25日)

初冬的京城,寒风料峭。国安部大楼深处,一间灯火通明、布满巨大电子屏幕的房间内,空气却显得有些凝滞。这里是网络舆情分析中心,此刻正无声地沸腾着。

李玄策站在中央指挥台前,深灰色的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但眉宇间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身后,是几位宣传、网信部门的负责人,个个神情严肃,目光紧盯着前方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和色彩斑斓的“热点词云”图。

屏幕上,一个个关键词如同被投入沸水的饺子,不断翻滚、膨胀、上浮:

【西疆某地供暖不足!老人孩子冻病!】

【‘安心’牛奶检出xx成分!监管部门何在?】

【年终奖缩水,房贷压力山大!】

【看病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

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连接着海量的讨论帖、转发、评论,情绪指数如同过山车般起伏,愤怒的红色、焦虑的黄色、失望的灰色交织蔓延,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透过冰冷的屏幕,沉沉地压在每个在场者的心头。

“李部,这是过去24小时全网热度最高的前二十个民生话题。”分析中心负责人张明远,一位戴着细框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人,指着屏幕汇报道,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主要集中在供暖保障、食品安全、收入预期、医疗教育几个领域。特别是西疆库尔勒市部分老旧小区供暖延迟,以及华东地区‘安心’牌牛奶的检测风波,热度上升最快,讨论中夹杂着大量不满和质疑的声音,甚至……有一些煽动性的言论。”

李玄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刺眼的词条,最后定格在“西疆库尔勒供暖”和“安心牛奶”上。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明远,这些讨论里,核心的诉求是什么?仅仅是抱怨吗?还是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期望?那些最激烈的情绪背后,有没有被忽略的合理声音?”

张明远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李部会问得如此具体和深入。以往的处理流程,更多是监测、汇报、定性、处置。他迅速调整思路,手指在控制台上敲击几下,调出更深层次的分析报告:“我们正在做情感分析和诉求提取。初步看,西疆库尔勒的诉求非常明确:尽快恢复供暖,保障居民特别是老人孩子的健康,要求解释延迟原因并追责。而‘安心牛奶’事件,公众的核心诉求是真相透明——要求公布详细的检测报告、涉事批次、召回方案,以及后续的监管改进措施。至于那些抱怨收入和医疗的,更多是一种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生活成本的普遍焦虑感,期待政策层面的疏导。”

这时,网信办的副主任王莉补充道:“李部,目前我们按照应急预案,已经组织力量对明显造谣、煽动对立的账号进行了标记和初步处置。比如那个说‘供暖费被官员贪污’的帖子,经查纯属捏造,源头Ip在境外。还有几个借‘牛奶事件’恶意攻击国家食品安全体系的账号,也已锁定。”

李玄策微微颔首,但眉头并未舒展。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负责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同志们,舆情监测,处置造谣煽动,这是基础工作,必须做,也必须做好。但仅仅做到这些,够吗?”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深邃,仿佛穿透了屏幕上的喧嚣,看到了无数个在寒冷中等待暖气的家庭,看到了为孩子健康忧心忡忡的父母,看到了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

“《左传》有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堵塞言论,不如疏导。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也说得明白:‘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老百姓的怨气,不怕它有多大,怕的是我们看不见、听不进、不作为!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水流的动向,就是民心的晴雨表!”

他走到大屏幕前,指着那些代表“焦虑”、“失望”的色块:

“这些情绪,就是我们工作的镜子!照出的是我们政策落实的‘温差’,是民生保障的‘短板’,是沟通渠道的‘淤堵’!我们不仅要看到‘水面上’的喧嚣,更要潜入‘水底’,看清‘水流’的源头和方向,理解老百姓真正在担忧什么、期盼什么!”

他加重了语气:“‘防民之口’,是笨办法、下策!‘为民解忧’,才是根本,是上策!舆情处置,绝不能只停留在‘堵’和‘删’上,更要着眼于‘疏’和‘解’!”

“王莉同志,对造谣煽动,依法依规坚决处理,这没问题。但更要紧的是,督促相关地方和部门,立刻行动起来!库尔勒的暖气,现在是什么情况?必须限期解决!‘安心牛奶’的真相,要快、要准、要透明地向社会公布!后续的召回、赔偿、监管强化措施,要第一时间跟上!要让老百姓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效率!”

他又看向宣传部门的负责人:“老刘,你们的任务也很重。在问题解决的同时,要加强政策解读和沟通!供暖延迟是因为什么?极端天气?管道突发故障?资金拨付流程?要讲清楚,不要怕暴露问题,坦诚才能赢得信任。牛奶事件的处理进展、抽检结果、后续措施,更要滚动发布,主动发声!要把我们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传递出去。记住,真诚是最好的‘灭火器’,透明是最强的‘定心丸’!”

李玄策的目光最后落回舆情大屏幕上,那不断翻滚的民意洪流似乎在他眼中沉淀下来。

“舆情中心的同志们,”他对张明远等人说,“你们的工作要再深一步。不仅要分析热度,更要分析情绪背后的真实诉求;不仅要监测风险点,更要寻找解决路径的线索。把那些建设性的意见、合理的建议、普遍性的焦虑点,梳理出来,形成专报,直接报送相关决策部门。我们要让这面‘民心之镜’,真正照进我们的工作,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完善。”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种感同身受的恳切:

“同志们,大家都是从基层一步步走过来的。将心比心啊!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的父母在冰凉的屋子里受冻,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喝了可能有问题的牛奶,我们会是什么心情?我们又会期待相关部门怎么做?要把老百姓的难处,当作自己的难处来办!‘为民解忧’这四个字,不能只挂在墙上,更要刻在心里,落在行动上!”

李玄策这番引经据典又直指核心、饱含同理心的话语,像一阵清风,吹散了会议室里些许凝滞的空气。几位负责人脸上的紧张和焦虑,渐渐被思考和决心取代。张明远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新的工作方向:“是,李部!我们立刻调整分析维度,深入挖掘核心诉求和解决线索,形成专报!”王莉和老刘也纷纷点头:“我们马上协调督促地方和部门落实,加强信息发布和沟通引导!”

会议结束时,李玄策站在窗边。窗外,是冬日里略显萧瑟的城市轮廓。他想起儿子天枢前几天因为雾霾咳嗽时,那难受的小脸和纯真的话语。民心如水,亦如空气,平日不觉其重,一旦出了问题,便是切肤之痛。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西疆自治区一位老朋友的电话,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老马,库尔勒几个老小区的暖气,我这边都听到‘风声’了。老百姓在挨冻,这不是小事。我知道你们有困难,但困难再大,也得先让屋子暖和起来。需要部里协调什么资源,你直接说。但动作一定要快,要让大家看到希望。民心的温度,有时候比暖气片更重要啊。”

放下电话,他又给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领导发去一条信息:“‘安心’事件,真相务必尽快权威发布,处置方案要周全透明。老百姓的‘安心’,不能丢。”

做完这些,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目光却再次投向舆情大屏幕。那上面,代表“西疆供暖”和“安心牛奶”的词条热度,在各方行动的消息开始出现后,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下降趋势,而一些“供暖抢修进行中”、“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的正面词条开始浮现。

他微微舒了一口气,但眼神依然锐利。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民心这面镜子,需要时时勤拂拭,刻刻用心照。而他的责任,就是确保这面镜子永远明亮,映照出一个国家前行的坦途,也映照出人民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窗外的寒风依旧,但李玄策的心底,有一股暖流在悄然涌动,那是对肩上这份沉甸甸责任的敬畏,更是对这片土地上亿万民心最深的守护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