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868章 悬壶书(2014年12月20日 冬至前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8章 悬壶书(2014年12月20日 冬至前夜)

北京·椿树社区中医馆

冬至前夜的寒气,凝成细白霜花,无声爬上“悬壶堂”老旧的木格窗棂。窗内,药气氤氲,温暖如春。七十岁的陈老中医,银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枯瘦的手指捻着一块看似寻常的土黄色绢布——这正是前日辗转送到他手中的那块染了奇异菌群的古绢。绢布边缘,几不可见的细微菌丝在灯光下隐隐流动着一种极淡的幽蓝。

“冬至一阳生,正是祛邪扶正的好时辰啊。”陈老的声音带着岁月磨砺的沙哑,像风吹过老竹。他将绢布轻轻放入面前一只粗陶药钵里。钵中,是滚沸的“冬至汤”,深褐色的药汁翻腾着,浓烈的药香中,竟奇异地混入一缕来自遥远贺兰山的清冽松针气息。

方清墨裹着厚厚的羊绒披肩,安静地坐在诊室一角的小马扎上。她清亮的眼眸专注地看着药钵,长长的睫毛在暖黄的灯光下投下小片阴影。她刚从实验室赶来,风衣上还带着户外清冽的寒意,但此刻,她的心却因眼前这古老而神秘的交融变得温热。她是生物材料专家,更是李玄策最信任的伴侣与战友,这块绢布背后潜藏的危机与生机,她比谁都清楚。

“陈老,这菌……”方清墨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邪气虽厉,终究是外物。”陈老眼皮未抬,用一柄古朴的铜药匙缓缓搅动汤药,“《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至汤,取天地初阳之气,合药石之精,正是克化这‘电子疮’的引子。”他口中说的“电子疮”,是民间对那次敦煌电网诡异菌群攻击的戏称,却意外地贴切。随着他的搅动,药气蒸腾得愈发猛烈,奇异的景象出现了!

翻滚的药雾不再是单纯的水汽,而是在钵口上方渐渐凝聚、塑形。先是一团模糊的光晕,继而轮廓清晰起来——赫然是一个蜷缩着的、半透明的胎儿形态!它通体散发着微弱的、带着神经蓝雾特有的柔和光泽,眉眼依稀可辨,小小的身体在药雾中微微起伏,仿佛在呼吸。这形态,与那日盐湖数据中枢核心实验室里浮现的“盐湖胎儿”如出一辙!

诊室内一片寂静,只有药汤咕嘟作响和众人屏住的呼吸声。方清墨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中满是惊异与对自然造化的敬畏。陈老却神色不变,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那胎儿虚影的脐部。一条同样由药气凝成的、半透明的脐带,从那胎儿小小的肚脐延伸出来,如同有生命一般,精准地缠绕上诊室中央那尊半人高的古老针灸铜人像的足三里穴。

就在脐带缠绕上的瞬间!

“嗡——!”

一声低沉而清晰的金属颤鸣自铜人内部响起,打破了诊室的寂静。紧接着,铜人周身三百六十余个穴位,如同被无形的银针骤然刺入,同时爆射出无数细密、冰冷、跳跃不休的蓝色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并非虚幻的光影,它们带着实体般的质感,在空中急速穿梭、碰撞、交织,赫然构成了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网络图——冷链运输网络的实时温度监控图!无数代表着冷藏车的光点在华夏版图上疾驰,旁边标注着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温度数值和坐标信息。一股寒意,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寒意,随着数据的流淌,无声地弥漫开来,诊室温暖的空气似乎都凝结了冰晶。

美国·加州·唐人街“仁和堂”中药铺

太平洋彼岸,同样浸润在冬至前夜的气氛里。唐人街灯火通明,细雪纷扬。仁和堂药铺二楼的小小工作间,暖意融融。李念墨穿着舒适的米白色高领毛衣,坐在堆满古籍和先进电子设备的书桌前。她的婚戒——那枚古朴的翡翠戒指,此刻正通过一根极细的光纤,与她面前的量子计算机终端相连。戒面上,那道曾被视作瑕疵的天然裂痕,此刻正流淌着幽幽的绿光。

她秀气的眉毛微微蹙起,白皙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如闪电地舞动。屏幕上,无数来自国内冷链网络的数据包如同被惊扰的鱼群,疯狂地涌入、被解析、再重组。突然,她面前的空气一阵波动,从她翡翠戒面的那道裂痕深处,极其缓慢地“渗”出一种粘稠、沉重、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液体——那正是景德镇古窑异变中,混入了铜雀瓦当粉和神经保护剂的独特青铜釉!

这青铜釉并未滴落,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在书桌上方悬浮、流淌、延展。窗外,唐人街的灯光和飘落的雪花透过玻璃映照进来。那流动的青铜釉液似乎被这雪光吸引,猛地向窗外扑去,瞬间穿透了玻璃,无声地融入外面漫天飞雪的夜色里。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窗外唐人街覆盖着厚厚白雪的街道、屋顶、停放的车辆上方,那片片飘落的雪花仿佛被无形的巨笔引导,骤然改变了飘落的轨迹!它们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凝结、组合,转瞬间,一幅覆盖了整条街区的、巨大无比的《黄帝内经》人体经络图在雪地上清晰显现!由最纯净的白雪构成的经络线条,在唐人街五光十色的霓虹映照下,流淌着梦幻般的色彩。无数穴位光点明灭闪烁,如同星辰落入凡间。

李念墨猛地站起身,扑到窗边,呼出的热气在冰冷的玻璃上凝成一片白雾。她的心跳得飞快,目光急切地在雪地经络图上搜寻。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足三里穴的位置——那个由最厚实积雪构成的光点,正以一种极其规律、强韧的节奏,稳定地闪烁着纯白的光芒!那光芒的明灭间隔,长短交错,构成了一种李念墨无比熟悉的韵律——正是国内那古老珠算口诀所对应的独特频率!这光芒的频率,与万里之外浪岗山上那座永不熄灭、守护着国门航道的灯塔的闪光密码,完美同步!

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强烈的归属感瞬间攫住了李念墨。足三里穴,胃经要穴,主调和气血,强健脾胃,固本培元。这雪地中的光芒,这跨越重洋遥相呼应的灯塔密码,不正象征着古老东方智慧生生不息的力量,象征着无论身处何地,血脉与守护都紧密相连吗?她下意识地抬起手,隔着冰冷的玻璃,指尖轻轻触碰着窗外雪地上那稳定闪烁的“足三里”。指尖传来的寒意如此真切,而心头的暖流却汹涌澎湃。她仿佛看到了父亲李玄策在国安部指挥中心沉稳如山的身影,看到了爷爷李长庚在重重封锁中归心似箭的坚毅眼神,看到了母亲方清墨在实验室里孜孜以求的专注侧脸……家与国,古与今,科技与传承,在这一刻,在这冬至前夜的雪光与灯塔密码的交织中,完成了奇妙的共鸣。

北京·悬壶堂

诊室内,方清墨凝视着铜人穴窍间奔流的冰冷数据,眼神却异常温暖坚定。她走到陈老身边,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陈老,这‘电子疮’的邪气,我们找到了引它现形的‘冬至汤’,更找到了它真正的‘足三里’——那处根基所在。邪气再厉,终有正法可破。”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空,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女儿在异国雪地上触摸到的、那束来自祖国海岸线的温暖光芒。冬至寒夜虽长,但希望的光,已然在血脉相连的守望中,悄然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