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820章 博弈桌边的“围棋手” (2014年5月28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0章 博弈桌边的“围棋手” (2014年5月28日)

五月底的日内瓦,空气中漂浮着一种矜持的凉意。谈判预备会所在的酒店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平静如镜的莱芒湖,湖对岸连绵的阿尔卑斯山峦在薄云中若隐若现,一派宁静风光,与会议室内无形的硝烟形成了刺目的反差。

长条谈判桌两侧,气氛沉凝得如同冻结的湖面。对方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史密斯先生,有着一头精心梳理的银发和一副鹰隼般的锐利眼神。他放下手中的文件,身体微微前倾,食指关节习惯性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下都像是敲在与会者的神经末梢上。

“李先生,”史密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穿透力,目光精准地投向坐在中方代表团次席的李玄策,“贵方关于技术转让‘负面清单’的提议,恕我们难以接受。这严重违背了公平贸易和市场开放的基本原则。”他刻意停顿,扫视全场,加重了语气,“这等于在未来的高精尖领域,提前给我们设置了不可逾越的壁垒。”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被抽紧了几分。中方主谈代表、商务部副部长陈明哲眉头微蹙,正要开口回应,坐在他旁边的李玄策却几不可察地轻轻抬了一下手。陈明哲心领神会,将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李玄策的目光平静地迎向史密斯,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像一泓深不见底的潭水。他没有立刻反驳,只是拿起面前的骨瓷杯,不疾不徐地抿了一口微凉的清茶。杯沿氤氲的水汽,短暂地模糊了他沉静如渊的眼眸。他放下茶杯,指尖无意识地在杯壁上轻轻画了一个小小的圈。

“史密斯先生,”李玄策的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感,“贸易的公平,从来都是双向的流动与平衡,而非单向的索取。您提到开放,我们非常认同。”他微微颔首,姿态无可挑剔,“事实上,在云计算服务、消费电子产品准入、乃至部分生物医药的联合研发领域,我们愿意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条件。”他清晰地报出几个对方代表眼中瞬间掠过一丝亮光的领域名称。

史密斯银灰色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动了一下,身体向后靠回椅背,敲击桌面的手指也停了下来。他意识到,这个看似温和的李玄策,抛出的并非无的放矢。他说的这些,恰恰是他们国内产业界近期游说政府争取的“非敏感”但利润丰厚的领域。

“当然,”李玄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核心技术是发展的命脉,是产业安全的基石。如同围棋中的‘眼’,关乎生死存亡。我们设定合理的边界,并非设置壁垒,而是为了确保合作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轨道上健康运行,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巨大风险和不必要的争端。这本身,就是一种对长远公平的维护。”他用了“围棋”、“眼”、“生死”这些东方色彩浓厚的词汇,巧妙地绕开了“壁垒”、“封锁”等容易引发对抗的表述。

史密斯沉默了几秒,鹰隼般的目光在李玄策脸上逡巡,试图从那片平静的“潭水”中读出更多信息。李玄策坦然回视,目光澄澈而深邃。最终,史密斯只是扯动嘴角,露出一丝程式化的微笑:“李顾问的观点……很有东方哲学意味。我们需要时间仔细评估贵方的提议。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吧。”他率先站起身,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休会了。谈判桌上的风云暂时停歇,但无形的博弈却转移到了水面之下。

李玄策回到下榻的酒店房间。厚重的窗帘隔绝了莱芒湖的波光,室内只开了一盏暖黄的落地灯。他没有开大灯,径直走到窗边的小圆桌前。桌上,并非堆满文件,而是静静摆放着一副精致的云子围棋。墨玉和白玉打磨的棋子,在柔和的灯光下流转着温润内敛的光泽,如同他此刻的心境。

他拈起一枚温凉的白子,没有立刻落下,只是轻轻摩挲着棋子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那微凉的触感渗入指尖。窗外,日内瓦的灯火渐次亮起,如同散落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回了遥远的东方,回到了那纵横十九道的黑白世界。

“做眼…”他低声自语,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谈判桌上史密斯听到那几个开放领域时眼底一闪而过的亮光。这就是对方棋形中的一个“急所”,是他们渴望的实地。这步棋,可以下。用这几个“非敏感”但对方急需的领域作为“弃子”(短期利益让步),换取他们在核心领域(技术转让限制、知识产权保护新规则)的实质性松动,甚至换取他们在其他重要领域(比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的支持。这步棋的关键,在于分寸的拿捏和时机的把握。弃子不能太大,否则伤筋动骨;也不能太小,否则毫无吸引力。要像围棋中的“试应手”,投石问路,观察对方的反应,再决定后续是“打入”还是“围空”。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棋盘上方悬停,仿佛在丈量着无形的气与势。目光落在棋盘右上角一个空旷的区域,那里代表着未来规则制定的广阔空间。“建立于我有利的新规则…”他沉思着,这需要更长远的布局,如同在对方势力范围的边缘“做眼”,看似孤单,一旦生根,便能盘活全局,甚至反制对手。这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时机,更需要前期扎实的铺垫和盟友的策应。

笃、笃。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玄策?”门外传来陈明哲的声音。

“明哲兄,请进。”李玄策放下棋子,起身相迎。

陈明哲走进来,看到桌上摊开的棋盘,会心一笑:“又在推演?”

“嗯,”李玄策示意他坐下,自己也坐回棋盘前,“史密斯的态度在意料之中,强硬是表象,核心是试探我们的底线和寻找突破口。我刚才提到的几个开放领域,就是抛出去的‘饵’。”

陈明哲点点头,神情凝重:“饵是好饵,怕就怕对方吃了饵,却不上钩,反而得寸进尺。”

“所以,下一步是关键。”李玄策拿起一枚黑子,轻轻点在刚才悬停的那个空旷区域边缘,“我们需要一个‘劫材’。”他看向陈明哲,“或者说,一个能让他们感到痛,但又并非完全无法承受的反制预案。比如,在他们高度依赖的稀土深加工产品出口配额上…进行动态调整。”他的声音很轻,落在陈明哲耳中却如金石之音。稀土,正是对方产业,尤其是尖端制造业难以绕开的“七寸”。

陈明哲眼中精光一闪:“‘打劫’?妙!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手里并非没有棋子。这样他们才会认真考虑我们提出的交换条件,而不是一味地漫天要价。”

“正是此意。”李玄策颔首,“谈判如弈棋,讲究的是‘势’与‘地’的转换,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必过分计较,但核心的‘眼’和长远的‘势’,必须牢牢把握。必要时,弃子争先,甚至主动挑起‘劫争’,都是为了最终盘面的优势。”他指着棋盘上那个被黑子点中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准备‘打劫’的地方。但要掌握火候,点到为止,目的是迫使他们回到主战场,接受我们的核心条件。”

两人在棋盘边低声密商,棋子无声地在星位间移动,模拟着谈判桌上可能的攻守转换。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投在墙纸上,仿佛两个古老的弈者对坐手谈,无声的硝烟在方寸之间弥漫。棋盘上的黑白子,此刻承载的已不仅仅是胜负,更是国与国之间未来走向的微妙天平。

深夜,送走陈明哲,李玄策独自站在落地窗前。窗外的灯火倒映在玻璃上,与室内棋盘的光影重叠,形成一种奇异的虚幻感。他感到一丝疲惫,但精神却异常清明。手机屏幕亮起,是妻子方清墨发来的信息,只有简单几个字:“落子无悔,家中有我。”后面跟着一张照片:四合院的老石榴树下,王秀芹正笑着给张小辉和李天枢切西瓜,灯光温暖。

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异国深夜的凉意。李玄策嘴角泛起一丝柔和的笑意,回复道:“棋局漫长,心有归处。勿念。”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浩渺的星空。棋盘上的博弈,是国家利益的角逐;而心底那份沉甸甸的牵挂与守护,则是他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是他敢于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棋局中,落子无悔的定力所在。这盘大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