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760章 夏蝉鸣噪时(2013年7月1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60章 夏蝉鸣噪时(2013年7月1日)

(国家线:国安部核心会议室)

窗外的蝉声像一层无形的、滚烫的薄纱,紧紧裹挟着京城七月的午后。厚重窗帘隔绝了刺眼的天光和大部分燥热,只留下空调系统低沉的嗡鸣,在国安部核心会议室内营造出一种近乎凝固的、带着精密仪器冷感的肃穆。

长条会议桌光洁如镜,倒映着天花板一排排嵌顶式照明灯冷静的光芒。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的油墨味、高级皮革座椅的淡香,以及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李玄策坐在主位,肩章上银星的光芒在冷调灯光下并不张扬,却自有千钧之重。他面前摊开的不是单一文件,而是几份摊开并列的报告,手指无意识地在一行打印字迹上缓缓划过,那是指向西疆近期几个敏感地点异常人员流动的加密分析。

“七月流火,古人诚不我欺。”他的声音不高,清晰地传到会议桌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金属般沉稳的质地,瞬间压过了窗外隐隐约约的蝉鸣噪音,“这火,不止烧在天上,更可能烧在地上,烧在海上,烧在看不见的金融数据流里。”

他的目光扫过围坐的十几位核心司局长和高级分析主管,每一张面孔都绷紧着,眼神锐利如鹰隼。信息情报司司长秦朗率先开口,将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投射在巨大电子屏的西疆地图上:“常务,西疆方向,‘三股势力’近期活动频率显着升高,有确切情报显示,他们试图利用暑期人员流动增加、边境管控压力加大的时机,策划新的破坏活动,手段可能更具隐蔽性和煽动性,目标指向公共设施和民族团结。”屏幕上,几个代表风险点的红圈被放大,交通枢纽、大型市场、宗教场所的影像资料快速切换,气氛骤然收紧。

紧接着,负责国际战略分析的副局长陈默调出东海海域图,蓝色背景上,几个争议岛礁被醒目标注:“东海方向,资源勘探船与邻国海警船只的对峙事件上月激增了百分之四十。对方释放的信息矛盾重重,表面呼吁谈判降温,实则背地里动作不断,小动作频频,其意图是不断试探我方底线,同时在域外某些势力的怂恿下,试图将事态国际化,制造所谓‘航行自由’话题,为下一步可能的资源争夺铺垫舆论。”屏幕上模拟的动态对峙画面,让会议室的气氛更加凝重,仿佛能闻到海风中的硝烟味。

经济安全局的负责人何文清则展示了一组令人心惊的曲线图:“最需警惕的是暗流。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尤其是能源和农产品。结合美联储近期的政策信号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反复,有迹象表明,一股规模不小的国际‘热钱’正在亚洲新兴市场外围徘徊、试探,其目标非常明确——寻找价格洼地进行快速冲击套利。我国的楼市、股市,尤其是部分估值偏高的领域,很可能成为其下一个‘狩猎场’。一旦被其撕开口子,后果将是资产泡沫被急速吹大后破裂,普通民众的财富瞬间蒸发。”屏幕上那些陡峭上升又隐含暴跌风险的K线图,像一条条吐着信子的毒蛇,无声地威胁着经济安全。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波澜,只有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睛,在听取每一项汇报时,都仿佛能穿透表象,洞悉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博弈链条和隐藏的杀机。他端起手边的青瓷茶杯,杯壁温润,里面的茶汤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只是轻轻抿了一口,那微涩的凉意似乎能帮助他更清晰地梳理思绪。

待最后一位汇报完毕,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空调送风的沙沙声和窗外不屈不挠的蝉鸣交织着。李玄策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极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咔哒”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诸君所言,皆如利刃悬顶。”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孙子兵法·计篇》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他微微停顿,目光再次扫过全场,锐利如电:“我们此刻,就在这‘庙算’之时!风险不是等它爆发了再去扑救,而是要将其扼杀在摇篮,或至少,在其爆发时,我们已经布好了口袋,备好了后手!”

“秦司长,”他看向信息情报司长,“针对西疆,我要的不是被动防守的‘盾’,而是能主动刺破迷雾、精准定位的‘矛’。即刻启动‘沙盘推演-1号预案’,模拟所有可能的袭击方式、路线、目标组合,穷尽所有极端情况。我要看到每一种可能下,我们最短的预警时间、最快的反应路径、最有效的处置手段!推演不是纸上谈兵,要把所有一线执勤力量的反应时间、装备状态、协同效率,全部量化进去!三天后,我要看到详细的压力测试报告和优化方案!”

“是,常务!”秦朗挺直脊背,迅速记录要点,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那是高度专注和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局,”李玄策转向国际战略分析副局长,“东海的博弈,是持久战,更是心理战。对方在‘切香肠’,我们就不能只盯着被切下来的薄片。启动‘沙盘推演-2号预案’,给我推演!推演对方下一步可能的所有‘切法’:外交上制造何种议题?舆论上如何抹黑?行动上会否出现擦枪走火的‘意外’?我们对应的反制措施,必须精准、有力、有节!既要让对方感到痛,又要让国际社会看清是非曲直!预案里,把海警、渔政、外交、宣传等所有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给我细化到每一个操作环节!”

“明白!立刻着手!”陈默重重点头,眼神中闪烁着被点亮的战意。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经济安全局长何文清身上,那份量让何文清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何局,金融领域的暗战,无声处听惊雷。热钱不是洪水猛兽,但引导不当就是滔天巨浪。启动‘沙盘推演-3号预案’,给我模拟!模拟这股热钱可能采取的所有攻击路径:冲击股市哪些板块?狙击哪些关键汇率节点?利用哪些监管漏洞?放大哪些市场恐慌情绪?同时,推演我们手中可用的所有‘工具’:政策工具箱的储备、国有资本的调控能力、关键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市场信心引导的预案……压力测试要给我做到极限!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们的‘防火墙’能顶住多大的冲击波?‘泄洪渠’设置在哪里才能确保不伤及无辜?一周内,我要看到清晰的量化模型和分级响应策略!”

“保证完成任务!”何文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面对巨大挑战时的亢奋。

李玄策微微颔首,身体向后靠进椅背,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目光沉静地扫视着被点燃斗志的众人:“‘庙算’之道,在于算无遗策,在于料敌机先。这三场推演,就是我们对下半年风浪的‘庙算’。记住,推演不是目的,通过推演暴露问题、优化流程、凝聚共识、锻炼队伍,才是根本!散会。”

“是!”整齐划一的回应在会议室里回荡。众人迅速收拾文件,步履匆匆地离开,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但李玄策清晰有力的部署,像一根定海神针,驱散了部分未知带来的焦虑,代之以一种临战前高度专注的肃杀之气。

会议室很快空了下来,只剩下李玄策一人。窗外的蝉鸣似乎更加喧嚣了,执拗地穿透隔音良好的玻璃,钻进这冷气十足的空间。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刺目的阳光,只留下室内灯光在他挺拔身影上投下的轮廓。他望着窗外被热浪扭曲的都市景象,高楼林立,车流如织,一片繁华的表象之下,他看到的却是西疆潜在的动荡、东海涌动的暗礁、金融数据背后蓄势待发的无形巨兽。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如同窗外那无孔不入的暑气,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比这七月的酷热更加令人窒息。他缓缓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冷气机味道的空气,再睁开时,眼底深处只剩下磐石般的坚定与担当。

(家族线:北方乡村·老宅小院)

同一片灼热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在北方一个宁静乡村的小院里,威力被放大了数倍。土墙围起的小小天地,仿佛成了阳光的囚笼。院角的几畦菜地,在烈日暴晒下,叶子蔫蔫地耷拉着,蒙着一层灰扑扑的尘土。一只芦花鸡躲在墙根仅有的一线阴影里,张着嘴急促地喘息,羽毛也显得蓬松黯淡。

王秀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的确良碎花短袖衫,后背早已被汗水洇湿了一大片,紧紧贴在皮肤上,勾勒出她不再挺拔、甚至有些佝偻的脊梁。她有些笨拙地提着一个沉重的铁皮水壶,水壶里是从院中老井打上来的凉水,正颤巍巍地往菜畦里倾倒。水流冲击着干裂的土块,发出“嗤嗤”的声响,腾起细小的烟尘,瞬间又被蒸发。她的动作带着一种久离农事的生疏和力不从心,几滴凉水溅到她穿着塑料凉鞋的脚面上,带来一丝极其短暂的清凉。

汗水顺着她花白的鬓角滑落,流过布满岁月沟壑的脸颊,在下巴处凝聚,最终滴落在滚烫的土地上,瞬间消失无踪。她抬手用手背抹了一把脸,粗糙的皮肤摩擦着汗湿的额头,留下浅浅的红痕。抬眼看向菜地,那蔫头耷脑的秧苗在水的滋润下似乎稍微舒展了一丝,这微小的变化让她干裂的嘴唇下意识地抿了一下,疲惫的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欣慰。

“哎哟!秀芹嫂子!这大毒日头的,你咋还在地里忙活?快歇歇!快歇歇!”

院门外传来爽朗又带着心疼的大嗓门。邻居张婶端着一个粗瓷大碗,碗里是两块刚从深井里湃过、还带着冰凉水汽的大西瓜,红瓤黑籽,在这燥热的环境里,像两块诱人的红宝石,散发着丝丝凉气。她利索地推开半掩的院门,走了进来。

王秀芹直起酸痛的腰,脸上挤出一个有些局促的笑容:“他婶子来了……这不,看这菜快晒蔫吧了,浇点水……这天儿,是太热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沙哑和疲惫。

张婶把西瓜碗不由分说地塞到王秀芹手里,入手一片沁凉。“快拿着!刚从井里捞上来的,透心凉!”张婶看着王秀芹汗湿的头发和憔悴的面容,叹了口气,“唉,你说你,回来住是回来了,可这身子骨也得顾着啊。这老屋空了多少年,收拾起来就够呛,还伺候这菜地干啥?想吃菜,我园子里多得是,说一声就给你送过来!”

王秀芹捧着那冰凉的粗瓷碗,指尖贪婪地汲取着那点难得的凉意。碗壁上凝结的水珠濡湿了她的指腹,带来短暂的舒适。她低头看着碗里鲜艳欲滴的瓜瓤,没有立刻接话。

张婶自顾自地拿起墙根下的小板凳坐下,拿起蒲扇“呼哧呼哧”地给自己扇着风,嘴里也没停:“要我说啊,秀芹嫂子,你这福气在后头呢!你看你家玄策,啧啧,那可是在京城当大官的人!管着天大的事呢!我听我家小子在电视里看新闻提过一嘴,那位置,了不得啊!真是给咱们老李家、给咱这十里八村都长脸了!”张婶的语气里充满了不加掩饰的羡慕和自豪,仿佛李玄策的成就是整个村子的荣光。

王秀芹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她捧着西瓜碗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冰凉光滑的外皮,指尖感受到的凉意似乎与心底骤然泛起的某种复杂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没有抬头,只是更深的低下头,目光仿佛被牢牢钉在了那红瓤黑籽上,喉头滚动了一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愧疚、茫然,还有一丝被刻意压抑的痛楚,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堵住了她的喉咙。儿子……玄策……那个名字像一根烧红的针,轻轻刺了一下她麻木已久的心房。

“姥姥……”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带着无形压力的沉默。

王秀芹的外孙张小辉,一个七八岁、虎头虎脑的男孩,正从屋里跑出来,小脸上也挂着汗珠。他一眼就看到了张婶带来的西瓜,眼睛一亮,跑过来依偎在王秀芹腿边,仰着小脸,黑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孩子特有的好奇和不解。他伸出小手指了指王秀芹手里碗中的西瓜,又仰头看看姥姥沉默低垂的脸,奶声奶气地问:

“姥姥,张奶奶说舅舅是大官,管好多好多人,好厉害好厉害的……那……”他顿了顿,似乎有些困惑地歪了歪小脑袋,问出了那个盘旋在他小小世界里很久的问题,“舅舅是大官,为啥不帮帮妈妈呀?妈妈……妈妈还在里面关着……”孩子的逻辑简单而直接,舅舅厉害=能帮妈妈。他清澈的眼睛里没有怨恨,只有纯然的不解。

“轰——!”

这句话,像一个炸雷,毫无征兆地在王秀芹耳边、在她死寂的心湖里猛然炸响!

“哐当——!”

王秀芹捧着粗瓷碗的手剧烈地一抖!那块冰凉诱人、承载着邻居好意的大西瓜,瞬间脱离了碗沿,直直地向地上坠去!瓷碗在她手中剧烈地摇晃,冰凉的井水混合着瓜汁溅了出来,湿了她沾着泥土的裤脚和塑料凉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张婶惊得张大了嘴,手里的蒲扇僵在半空。张小辉被姥姥这突如其来的剧烈反应吓住了,小嘴一瘪,眼睛里瞬间蓄满了委屈的泪水,不知所措地后退了一小步。

王秀芹的脸在刹那间褪尽了最后一丝血色,变得惨白如纸,嘴唇不受控制地微微哆嗦着。她甚至来不及去管那掉在地上的西瓜,也忘了扶稳手中倾斜的碗。她只是猛地低下头,死死地、死死地盯住地上那块摔裂了的红瓤西瓜。瓜瓤碎裂,鲜红的汁液如同血泪,在滚烫干燥的泥土地上迅速洇开,形成一小片刺目惊心的深色印记,散发着一种甜腻又带着一丝腐败前兆的怪异气息,在这灼热的空气里弥漫开来,浓烈得令人窒息。那碎裂的红,仿佛是她支离破碎的过往,是她无法面对的伤痛,是她被女儿和外孙这句话狠狠撕开的、从未真正愈合的伤疤。

院子里,只剩下更加疯狂、更加刺耳的蝉鸣,铺天盖地,仿佛要撕碎这凝固的空气。那声音尖锐、单调、永无止境,像是命运无情的嘲笑,又像是心底绝望的嘶鸣,将这个小院,连同王秀芹那颗骤然被撕裂的心,一同拖入了七月初这个酷暑难当、令人窒息的正午深渊。汗水,不知是热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再次从她苍白的鬓角滚滚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