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654章 战略研讨室的灯光 (2012年2月7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4章 战略研讨室的灯光 (2012年2月7日)

国安部地下七层,“磐石”核心战略研讨室。厚重的铅合金大门无声闭合,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只剩下中央空调低沉的嗡鸣,如同巨兽沉睡的呼吸。空气冰冷、干燥,带着过滤系统特有的洁净剂气味。巨大的环形会议桌由整块深色胡桃木打造,表面光滑如镜,倒映着头顶无影灯惨白的光晕。桌面上,除了几杯早已凉透的咖啡和堆积如山的文件,便是十几张凝重而疲惫的脸庞。

李玄策坐在主位,深蓝的制服一丝不苟,肩章上的银色徽记在冷光下泛着金属的质感。他身后,占据整面墙壁的巨大弧形电子屏被分割成数个区块:左侧,是李念墨构建的金融风暴冲击模型,猩红色的冲击波如同咆哮的岩浆,沿着清晰的路径扑向东方海岸线,失业率曲线触目惊心地垂直攀升;右侧上方,是“银梭”专项组传回的最新南海态势图,那片标注着巨大黄色问号的冲突海域被特意放大,旁边附有模糊的水下强光影像和海水“沸腾”的诡异截图;右侧下方,则是李长庚那份关于页岩气技术颠覆性影响的加密报告摘要,以及一幅标注着中国页岩气潜力区块与巨大技术挑战的复杂地质图;屏幕的最下方,是“穹顶”专项组提交的华北灰霾成分分析及健康影响热力图——灰蒙蒙的色块覆盖了人口稠密的核心区域,儿童医院呼吸道疾病就诊量的红色柱状图刺眼地飙升。

金融的滔天巨浪、南海的诡谲暗涌、能源的版图重构、灰霾的窒息围城……四股性质迥异却又相互勾连的巨大压力,如同四座沉默的山岳,沉甸甸地压在研讨室每一个人的心头。空气仿佛凝固的铅块。

“诸位,”李玄策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龙年伊始,惊涛拍岸。念墨的模型显示,来自西方的金融寒流,最快三个月后将实质性冲击我们的堤坝。” 他指向屏幕上那条猩红的失业率曲线,“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生计,是沿海城镇的灯火,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他的指尖划过屏幕,移到那片闪烁着不祥黄光的南海海域。“与此同时,祖宗之海,波谲云诡。渔民的血迹未干,‘银梭’谜影未解,强邻环伺,其心叵测。这片深蓝之下,牵动的是资源命脉,更是战略纵深与民族尊严!”

指尖再点,落在那份页岩气报告上。“而大洋彼岸,一场静默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棋局。父亲的情报警示我们,‘血’之源头或将生变。我们能否在这场变局中锻造出属于自己的‘骨’——自主可控的能源保障与核心技术?”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坐在侧位的方清墨。方清墨一身素雅的深灰色套装,镜片后的目光专注地停留在自己面前那份关于“海龙”项目材料瓶颈的简报上,感受到丈夫的目光,她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报告上“极端环境稳定性不足”那几个加粗的字。

最后,李玄策的手指重重落在屏幕下方那片令人窒息的灰霾热力图上。“而此刻,笼罩在我们头顶,侵入我们肺腑的,是这挥之不去的‘灰龙’!” 他的声音陡然沉凝,带着一种切肤之痛,“它遮蔽了阳光,侵蚀了健康,更在无声地啃噬着民心!《盐铁论》有言:‘边郡之安,在良将守御;国家之宁,在生民乐业。’ 若民不能畅快呼吸,何谈乐业?若根基动摇,纵有良将,又何以守御这万里河山?”

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炬,扫过经济分析师紧锁的眉头、海警总局代表紧绷的下颌、灵异局专家深邃的眼神、以及方清墨等科学家凝重的面庞。

“此四者,” 李玄策一字一顿,声音在寂静的研讨室里回荡,“金融寒流、海疆风波、能源变局、环境困局——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环环相扣,互为表里。它们如同四把悬顶之剑,正从不同维度,对我国家内外安全形成前所未有的叠加压力!2012,绝非坦途!”

一位头发花白的经济分析师推了推眼镜,忧心忡忡地开口:“李部长,金融冲击路径清晰,时间紧迫。当务之急,是加固防火墙,尤其要防止地方债务风险与失业潮形成共振,引发系统性……”

他话音未落,海警总局的一位大校立刻接上,语气铿锵:“南海方向,必须展示更强硬姿态!‘银梭’调查刻不容缓,同时应加强海上力量常态化存在,震慑宵小!那片海,一寸都不能丢!”

灵异局那位气质阴郁的专家,代号“烛九阴”,声音低沉沙哑,像砂纸摩擦:“‘银梭’海域的电磁脉冲和低频嗡鸣,其频谱特征与已知任何自然现象或人造设备均不符。结合渔民目击…我认为,存在极高概率的非自然介入可能。常规海警力量,恐难应对此等‘深海异客’。” 他的话,为南海局势又蒙上一层神秘而危险的阴影。

方清墨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科学家的严谨:“能源自主与材料突破是根本。页岩气开发的地质挑战巨大,而‘海龙’项目卡在材料上,直接影响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能力,间接制约我们对南海权益的实质性维护。这‘骨’不强,‘血’与‘肉’皆受制于人。”

研讨室内,各种观点、忧虑、对策激烈碰撞,如同不同频率的声波在密闭空间内震荡。有人主张优先保经济民生,有人强调寸海必争,有人执着于技术突破,有人警惕着未知的威胁。声音交织,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李玄策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指间夹着一支没有点燃的烟,无意识地在光滑的胡桃木桌面上轻轻叩击。笃、笃、笃…声音轻微,却奇异地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节奏。直到各种声音渐渐平息,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前。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深邃的眼眸如同蕴藏着风暴的夜空。他伸手指向那四幅危机图景,指尖在空中缓缓划过一个无形的圆,将它们囊括其中。

“诸位所言,皆有其理。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终非长治久安之道。”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力量,“《孙子兵法·形篇》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善战者,必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方能捕捉克敌制胜之机!”

他霍然转身,目光如电,扫视全场:“面对这四重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重压力,我们最核心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不是击溃某一方具体的‘敌’,而是在这惊涛骇浪、明枪暗箭的叠加冲击下,确保国家这艘巨轮的系统性稳定!是让我们的金融、能源、海疆、环境、社会民生……这些攸关国运的‘筋骨脏腑’,具备强大的‘韧性’!”

“韧性安全!” 李玄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为这全新的战略概念定下基调,“如同古之劲竹,可随风而弯,却不易摧折!我们要构建的,正是这样一种能承受多重压力、吸收化解冲击、并在压力过后迅速恢复甚至变得更强的国家韧性体系!”

他走回座位,双手撑在桌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具体而言:一,金融领域,在念墨模型预警下,我们要加固堤坝(防火墙),更要疏通河道(拓展内需市场,培育新增长点),增强经济肌体的‘供血’与‘抗压’韧性!二,海疆方向,外交与威慑并举,坚决维护权益!同时,‘银梭’调查必须争分夺秒,无论它是尖端科技还是未知存在,都要揭开其面纱!海权维护力量,需要具备应对‘非常规’挑战的韧性!三,能源与科技,双管齐下!既要依托父亲的情报,加速破解页岩气开发瓶颈,布局新能源棋局;更要全力支持清墨这样的团队攻克材料等核心‘卡脖子’技术,锻造自主可控的‘硬骨’!这是支撑一切韧性的根基!四,环境困局,‘穹顶’计划持续深化!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刻不容缓,这不仅是民生需求,更是国家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心肺功能’之韧!”

他的话语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将看似分散的危机整合在一个清晰的“韧性”框架之下。引用孙子兵法的古训,更赋予这现代战略思考以历史的厚重和智慧的光芒。研讨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空调的嗡鸣和众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方清墨看着丈夫,镜片后的眼眸闪烁着异彩,那是科学家对清晰战略思维的欣赏与认同。“烛九阴”阴郁的脸上也露出一丝沉思。

“综上所述,”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一锤定音的决断,“2012年,我们的核心战略就是——筑‘韧性’之基,御叠加之压!各司其职,协同联动!金融、海疆、能源、环境、科技、情报…各部门,立即依据此‘韧性安全’框架,细化本领域应对预案,三日内呈报!我要看到具体到时间节点、责任人和资源保障的行动路线图!”

“是!”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带着一种被统一了意志的力量感。

就在这时,毫无征兆地,研讨室内所有的灯光猛地一闪,随即彻底熄灭!巨大的电子屏幕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空调的嗡鸣戛然而止!

绝对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和寂静瞬间吞噬了一切!

“怎么回事?!”

“备用电源!”

惊呼声尚未落下,仅仅两秒之后,墙壁角落几盏暗红色的应急灯幽幽亮起,提供着极其微弱的光源,将众人惊疑不定的脸庞映照得影影绰绰,如同鬼魅。备用电源低沉的启动声传来,但主要照明和电子设备仍未恢复。

在这短暂而彻底的黑暗中,李玄策挺直的身影如同渊渟岳峙,纹丝未动。只有那双在应急灯红光映照下的眼眸,锐利如鹰隼,穿透了眼前的黑暗,仿佛看到了更远处汹涌的暗流。

“看,”他的声音在死寂中响起,平静得可怕,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这便是‘韧性’的试金石。当四重压力尚未真正合围,一点小小的‘意外’,便足以让这指挥中枢陷入片刻的黑暗。”

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那在幽红光线中若隐若现的巨大电子屏轮廓,那上面曾展示着四座危机的大山。

“灯光会亮起,设备会重启。但诸位,请记住这一刻的黑暗。”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它提醒我们,‘磐石’计划刻不容缓!‘韧性’之基,必须深植于每一根‘筋骨’,流淌于每一条‘血脉’!风暴,已在路上。我们唯一的胜算,就是让自己…坚不可摧!”

应急灯幽红的光,在他深邃的瞳孔中跳跃,如同点燃的烽燧。这场关乎国运的“韧性”之战,在这短暂的黑暗与重启的光明之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与沉甸甸的分量。战略研讨室的灯光或许会熄灭,但李玄策眼中那束名为“守护”的火焰,已然熊熊燃烧,照亮前路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