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343章 青鸾泣血(2008年5月19日 成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3章 青鸾泣血(2008年5月19日 成都)

晨雾裹着消毒水的气味漫进实验室时,李玄策正用镊子夹起块焦黑的航天器隔热瓦碎片。碎片边缘的蜂窝状气孔里凝着露水,折射出汶川方向余震未消的晨光,在操作台上投下细碎的彩虹。

这像不像金丝燕的巢?记忆里方清墨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他手指一颤,碎片落进盛着药汁的青瓷碗,激起的涟漪里浮现出五年前酒泉的戈壁滩。那天发射塔架上的朝阳正如此刻,将返回舱烧蚀的火焰染成琥珀色,方清墨鬓角的碎发在热浪里翻飞如燕。

通风管突然传来窸窣声,几片未燃尽的纸钱灰打着旋飘落。李玄策看着那些灰烬沾上碳基防护茧的原型机,在银白色表面洇出青鸾展翅的纹路——这分明是方清墨在龙泉山道观抄经时惯用的金箔纸灰。防护茧内壁突然渗出细密水珠,沿着凤凰尾羽的走向蜿蜒成卦象,竟是他们女儿出生那日老道批的火泽睽。

实验室外传来早市商贩压低嗓门的吆喝:新到的罗汉松,镇宅保平安嘞!李玄策摸出怀表,表盖内侧嵌着的卫星整流罩碎片突然蒙上水雾——这是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方清墨用返回舱残片打磨的定情物。表针指向七点二十八分,西南方隐约传来汽车鸣笛声,与五年前戈壁滩上调度塔的倒计时诡异地重合。

李工,防震棚那边要五百人份的避瘟香囊。新来的助手小周抱着箩筐进来,党参黄芪的苦香里混着焚烧棉絮的焦味。李玄策将浸泡好的隔热瓦碎片捞起,发现蜂窝孔洞中竟结出蛛网般的蚕丝——这正是方清墨研发的碳基防护茧雏形。他忽然想起昨夜收音机里沙沙作响的新闻:北川中学废墟下挖出的钢琴,琴键间缠绕着不知名的银色纤维。

实验室后窗的泡桐树突然无风自动,飘落的花瓣在防护茧表面拼出二字。李玄策用紫光灯照向茧体内部,那些蚕丝在紫外线里显露出青城山古建筑的榫卯结构——这分明是方清墨研究十年的古法抗震技艺。茧体突然轻微震颤,频率与怀表感应到的余震波完全同步。

您该用早饭了。小周端来的白粥上漂着枸杞,李玄策却盯着碗沿的豁口——这青花瓷碗是方清墨用卫星燃料罐改制的,缺口处还留着当年两人在发射场争执时磕碰的痕迹。粥水里突然浮起片银杏叶,叶脉间渗出的银丝与防护茧的蚕丝在空中交缠,织成张微型星图。

防爆柜上的老收音机突然自动开启,滋滋电流声里混着《梁祝》的旋律。李玄策伸手调频时触到柜门暗格,摸出方清墨留下的竹简。浸过防火涂料的竹片在晨光中显影:用甲骨文刻着的《营造法式》条目,每道笔划都嵌着航天铝箔磨成的金线。

实验室大门被撞开的刹那,李玄策正将最后一片隔热瓦嵌进防护茧。冲进来的军医满身石灰粉,怀里的急救箱散落出沾血的绷带。急需无菌隔离材料!喊声未落,防护茧突然自主展开,蚕丝如活物般裹住伤员创口,渗出的淡绿色液体竟与都江堰药农昨夜送来的接骨草汁一模一样。

窗外飘来诵经声,法物流通处新到的《地藏经》正在装车。李玄策望着卡车挡板反射的阳光,突然看清那根本不是军用卡车——车厢侧面的暗纹分明是放大百倍的碳基纤维结构,车牌号竟与五年前酒泉那辆运送整流罩的运输车完全一致。

午后暴雨突至,实验室排水沟泛起檀香味。李玄策蹲身查看时,在淤泥里摸到枚烧变形的铜锁——锁芯结构正是防护茧的微缩模型,钥匙孔形状恰似方清墨总别在旗袍襟口的银杏胸针。他突然想起今晨收音机里中断的报道:彭州某寺庙废墟下发现的青铜器,表面氧化层里检测出航天器隔热材料成分。

暮色降临时,最后一批防护茧材料运往灾区。李玄策整理操作台时,发现青瓷碗底沉着片金箔,用显微镜看竟是微雕的《天工开物》配图——养蚕篇的桑叶脉络间,用纳米级刻痕写着方清墨的簪花小楷:燕巢既成,当护金兰。

实验室突然停电的瞬间,怀表盖上的卫星碎片发出幽蓝荧光。李玄策借着这微光看向窗外,对面楼顶飘动的救灾旗帜上,隐约可见银丝绣出的凤凰暗纹,每片羽毛都指向汶川的方向。夜风裹着远处消毒车的鸣笛掠过耳际,恍惚间化作当年戈壁滩上,方清墨在返回舱落地时脱口而出的那句:你听,这风声多像破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