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287章 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实验室(2008年2月26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章 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实验室(2008年2月26日)

午后三点的阳光斜穿玻璃幕墙,在无菌操作台上切出金色的平行四边形。李念墨的睫毛在显微镜目镜上投下颤动的阴影,护目镜边缘凝结的雾气随着呼吸时浓时淡。她看着培养皿里银蓝色的菌丝网络,那些植入纳米传感器的地衣正沿着北纬34度的纬度线疯狂生长,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箱里勾勒出可可西里山脉的褶皱。

温度波动超过阈值了。安德鲁敲了敲恒温箱的液晶屏,他实验服领口露出的雪橇犬纹身沾着荧光标记粉,像是北极光落在皮毛上,你的活体地图要把制冷系统搞崩溃了。

念墨直起腰时听到颈椎发出细响,这才惊觉自己保持躬身观察的姿势已近两小时。她摘下橡胶手套,指尖残留的低温让皮肤显出瓷器般的冷白:把3号培养液换成磷酸盐缓冲体系试试。说话时,余光瞥见恒温箱里的白梅枝条正在抽芽——那些刻着甲骨文的枝桠分明浸在液氮里,新生的嫩叶却泛着翡翠般的光泽。

实验室角落的原子钟发出整点报时,十六声蜂鸣震得培养架上的试管微微颤抖。念墨忽然想起这个声音像极了祖父书房里的自鸣钟,青铜钟锤敲打十二时辰的韵脚,总在整点时惊飞檐下的麻雀。去年深秋在斯坦福的告别,老人用钢笔在梅枝上刻下卦的甲骨文时,笔尖划破树皮渗出的汁液,也是这般翡翠的颜色。

故宫那边刚发来邮件。安德鲁滑动着平板电脑,金发在生物安全柜的蓝光里泛着冷调,修复组问能不能在梅花样本里掺入稀土元素,他们需要能在紫外线下显影的年轮图谱。

念墨用镊子夹起梅枝对着光源,甲骨文的字刻痕里凝着细小的冰晶。液氮白雾升腾的瞬间,她看见冰晶内部呈现出奇特的十二面体结构——那是去年夏天在青海湖采集的古菌孢子特有的晶型。祖父的信笺突然在记忆里展开,洒金宣纸上用蝇头小楷写着:梅萼承冰,可载河图之数。

告诉老师傅们,年轮里已经编入量子磁矩编码。她将梅枝轻轻放回液氮罐,霜花沿着卦的爻位绽放,让他们用养心殿藻井的青铜蟠龙当接收天线。罐壁倒映着她的侧脸,与玻璃上祖父年轻时的老照片重叠——那是七十年代他在加州理工做访问学者时拍摄的,背后的黑板写满黎曼猜想公式。

安德鲁困惑地挠挠头,纹身上的雪橇犬眼睛闪着微弱的蓝光:你们中国人传递消息都这么...他斟酌着用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离心机外壳,像在演奏编钟乐谱?

念墨轻笑出声,转身时马尾辫扫过气相色谱仪的按键。实验室的通风系统突然加强功率,将她的发丝吹散成黑色的流云。去年今日,她还在清华园帮师兄调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窗外未名湖的冰层开裂声,与此刻帕萨迪纳山谷吹来的暖风有着相似的频率。

这是最古老的无线通信协议。她指着梅枝上的刻痕,液氮的低温让甲骨文笔画边缘凝出霜纹,每个符号都是自旋电子云的概率函数,当...话音戛然而止,显微镜下的菌丝网络突然剧烈抽搐,原本规整的经纬线扭曲成梵高《星月夜》般的漩涡。

安德鲁的惊呼与仪器警报同时炸响。培养液中的荧光标记物开始不受控地聚合,在载玻片上拼出藏语六字真言的轮廓。念墨扑到电子显微镜前,看到纳米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流里夹杂着熟悉的拓扑结构——那是她五岁时在祖父书房见过的河图洛书拓本,龟甲裂纹与此刻菌丝的分形生长完美契合。

快关掉所有电磁屏蔽!念墨的声音带着自己都陌生的颤抖,实验服袖口扫落了三支微量移液管。当最后一台仪器的电源指示灯熄灭,菌丝网络突然发出幽蓝的冷光,在完全黑暗的实验室里投射出三维立体的青藏高原全息图。唐古拉山脉的雪线泛着珍珠白,长江源头的冰川流动着祖母绿的荧光。

安德鲁的纹身此刻完全亮起,雪橇犬化作北斗七星的图腾。他倒退着撞上药品柜,玻璃器皿相撞的清音像极了塔尔寺的风铃:上帝,这些地衣在读取我的生物电场...

念墨却恍若未闻。她伸手触碰虚空中流淌的三江源立体投影,指尖传来真实的寒意。当五指穿过澜沧江的虚拟水流,那些荧光的波纹突然化作甲骨文的字,与她腕间玉镯碰撞出清越的磬音——这是祖母临终前给她的嫁妆,和田青玉里凝着亿万年的冰川记忆。

这不是地衣的生长模式。她喃喃自语,全息光影在瞳孔里流转成星河,是有人在用生物芯片重绘《禹贡地域图》...记忆如胶片倒转,去年在青海湖畔,那个卖转经轮的藏族老人往她手心塞了颗刻着卍字符的陨铁,金属表面的放射性同位素此刻正在背包里发出轻微震颤。

警报声突然转为尖锐的蜂鸣,实验室备用电源自动启动的瞬间,全息图炸裂成万千光点。念墨踉跄扶住操作台,看见培养皿里的地衣全部蜷缩成藏传佛教的宝瓶状,菌丝表面渗出细密的金粉——与故宫太和殿金砖的鎏金工艺如出一辙。

安德鲁颤抖着举起手机拍照,屏幕却显示出一串藏文数字:这些地衣...是不是被当成生物打印机了?

窗外传来喷泉的水声,加州的阳光依旧慵懒地铺在走廊的诺贝尔奖得主照片墙上。念墨望着液氮罐里翡翠色的梅枝,忽然听懂了两周前祖父越洋电话里的暗语:梅开二度时,记得看看根系的影子。当时她以为老人在说嫁接技术,此刻才惊觉罐壁的倒影里,甲骨文的卦正在分解成量子比特的跃迁轨迹。

帮我预定明天的联邦快递。她将梅枝封装进铅制的隔离盒,盒盖刻着的二十八宿图案与地衣分泌的金粉产生微弱共振,再加急一份菌丝样本到青海省博物馆。

当隔离盒的密码锁发出轻响,念墨恍惚看见祖父站在实验室门口。老人穿着七十年代的卡其布中山装,胸袋里露出的怀表链子泛着菌丝般的银蓝色,表盘上的指针正逆时针飞转,将原子钟的报时声搅碎成未名湖的冰裂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