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255章 防汛站产房(1995.12.2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5章 防汛站产房(1995.12.22)

探照灯的光柱穿透防汛帐篷的塑料布,在产床前凝成游动的白鲸。方清墨攥着染血的被角,听见江水在警戒线外涨潮的声音,像千万匹绸缎在暗处裂开。她望着昏迷的李玄策沾满机油的侧脸,忽然想起那年墨水河决堤时,他也是这般被泥水冲到她家老屋的屋檐下。

你总说咱们像防汛站的沙袋......她伸手碰了碰丈夫发烫的额头,指尖沾着的羊水在灯光下泛起珍珠母的光泽,九一年发大水,你抱着被冲散的变压器,硬是游过三个泄洪口来找我......

柴油发电机的轰鸣突然拔高,淹没了她后半句话。方清墨疼得弓起身子,看见接生器械在铁盘里折射出冰凉的弧光。那是李玄策在机床厂连夜打磨的产钳,此刻正浸泡在漂白粉与铁锈混杂的消毒液里。阵痛如潮水漫过堤坝,她恍惚看见二十三岁的李玄策站在齐腰深的洪流里,军装浸透成墨色,怀里抱着抢修用的铜线圈。

那时候你嘴唇都冻紫了,还说要用线圈给我绕个婚戒。方清墨的指甲陷进李玄策结痂的掌心,仿佛要抠进那年洪水褪去后,两人在泥浆里挖出的半截红绸——那是被冲垮的婚庆店遗物,后来成了女儿周岁时的襁褓。

帐篷外传来抢险队员奔跑的闷响,混着江堤渗水的滴答声。方清墨突然闻到熟悉的桐油味,是李玄策总揣在军大衣里的护身符。九三年冬汛,他们在泄洪闸值班室避寒,他用桐油给她揉冻疮的手,哼的正是此刻断断续续的东北童谣:月儿弯弯照九州,江里鲤鱼翻跟头......

你总说我像墨水河里的锦鲤。方清墨的眼泪砸在止血纱布上,晕开铁锈般的红。产钳相碰的金属声里,她看见九二年的防汛演习:李玄策在探照灯下焊接防汛桩,焊花溅在军装前襟烧出星子般的洞。那夜他捧着她的脸说,等洪水退了就在江滩种桃树,来年开花了就办酒席。

剧烈的宫缩让眼前的白炽灯炸成碎片。方清墨咬住发梢,尝到江水特有的腥甜。昏迷的李玄策忽然颤动睫毛,沾着机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产床边缘划动,像在复刻当年抢修泄洪阀时的动作。助产士举着机床厂特制的脐带剪靠近时,方清墨突然看清剪柄上刻着1991.7.23——正是他们初遇那天的日期。

孩子就叫念墨......她望着丈夫军靴底凝结的江泥,那些褐色的颗粒里还裹着墨水河特有的青黑色藻类,要让他记得,九五年冬至夜,他爹用防汛探照灯给产房打光......

新生儿的啼哭刺破雨幕的刹那,柴油机突然熄火。方清墨在骤然的黑暗中摸索到李玄策滚烫的胸膛,他的心跳隔着军装贴在她掌心,如同当年两人蜷在抢险艇底躲避风浪时的频率。止血纱布的咸涩涌进鼻腔时,她听见丈夫沙哑的哼唱混着江风灌进帐篷:......鲤鱼要跳龙门去,留下鳞片做灯笼......

方清墨将脸埋进李玄策的颈窝,尝到机油与汗盐交织的苦涩。记忆如退潮的江水漫上来:九四年春汛,他们在临时指挥部整理防汛图,暴雨冲垮电路时,李玄策用焊枪点燃工作日志给她照明。火光照亮图纸上的墨水河弯道,他指着他们名字交汇处的标记说:等有了娃,汛期值班就带他来认水文刻度。

此刻婴儿的脚丫蹭过她渗血的小腹,凉得像九一年那场洪水中漂来的冰凌。方清墨忽然想起分娩前最后的清醒时刻:李玄策用机床厂顺来的不锈钢管焊成输液架,防汛绳捆扎处还沾着江藻的碎屑。他给接生器械消毒时,酒精灯的火苗在江风里摇晃,把他的影子投在帐篷上,宛如守护神将的剪影。

你昏迷前说......说咱们该在桃树底下埋坛女儿红......方清墨的泪水浸透李玄策的绷带,那些渗血的纱布让她想起九三年抢救溃堤时,他缠着绷带还往渗漏处填沙袋的模样。此刻他的体温透过军装煨着她的侧脸,就像那些年两人裹着同件军大衣守汛的冬夜。

帐篷外传来冰凌撞击堤岸的脆响,混着夜巡人敲梆子的动静。方清墨凝视着接生器械上凝结的血珠,突然看清那些不锈钢表面映着防汛灯的光斑,像极了九五年夏汛时,他们站在分洪闸上看见的星河倒影。那夜李玄策指着对岸若隐若现的灯火说:等洪水彻底治住了,咱们就去河对岸开间五金铺子。

新生儿的襁褓突然散开一角,露出印着防汛专用的麻布内衬。方清墨用牙齿扯断绷带系紧时,尝到九二年李玄策送她的那包红糖滋味——当时他冒雨涉水去供销社,回来时糖块都化在了军装口袋,染得衬里像晚霞般橙红。

念墨的眼睛像你......她将婴儿贴向李玄策的胸膛,看见丈夫开裂的嘴唇微微翕动。防汛警报再次拉响的瞬间,方清墨听见他胸腔深处传来含混的童谣,伴着江风在帐篷里盘旋:......灯笼照见鲤鱼影,照见爹娘在江头......

探照灯重新亮起时,方清墨看见李玄策睫毛上的冰晶正在融化。那些细碎的光点让她想起九一年洪峰过境那夜,两人在抢险艇上看见的磷火——当时他说那是江底的龙鳞在反光,还说等洪水退了就带她去找真正的龙宫。

此刻止血纱布的铁锈味愈发浓重,方清墨却在这腥咸中嗅到了希望。她握紧李玄策渐渐回温的手,感觉他掌心的老茧正轻轻摩挲着新生儿的脸颊,就像当年抚过那些被洪水泡涨的防汛图纸。帐篷外的江水仍在咆哮,但防汛灯下,三个人的呼吸终于交织成安眠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