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58章 启程之刃(2006年1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启程之刃(2006年1月)

阿拉山口的狂风裹着冰碴,在边境线铁网间奏响尖锐的哨音。李玄策摘下结霜的护目镜,军用望远镜的金属边框瞬间黏住睫毛,扯得生疼。视野里那道横贯中哈边境的电缆沟,如同被利爪撕裂的黑色伤口,二十七个切割点精准分布在苏制地质图的冻土断层线上。

干扰源不在表面。他抹了把凝结在防寒面罩内侧的冰珠,北斗手持终端在零下三十度发出濒临死机的蜂鸣。三天前中哈原油管道的勘测信号就是在此处消失,西方监理公司咬定是永冻层导致设备故障。

冰原突然震颤起来,五匹哈萨克马冲破雪雾,最前面的枣红马背上坐着个戴狼皮帽的老者,鞍袋里斜插着半截暗金色的螺旋状长角。李玄策瞳孔微缩——那是国际公约禁止交易的赛加羚羊角。

巴特尔说电缆沟东侧三公里,有狼群刨出过铁盒子。翻译官小跑着过来,军靴在冰面打滑。老牧民翻身下马时,腰间的铜制转经筒与怀表链缠在一起,表面赫然刻着苏联地质勘探局的徽标。

李玄策接过对方递来的热马奶酒,指尖在杯壁敲出特定频率。老牧民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布满冻疮的手从袍子里掏出个锡盒,里面躺着三枚红星勋章:五三年联合勘探队,我父亲见过你们的地质锤。

当北斗终端的坐标与泛黄的地质图重合时,冰层下的秘密显露出狰狞轮廓。北约最新型Ecm-07电磁干扰装置,石墨烯涂层的吸波性能让常规探测器成了睁眼瞎。李玄策的指尖划过仪表盘上结霜的显示屏,突然转向牧民腰间晃动的羚羊角:能借您那支托恩祖尔用用吗?

暮色降临时,六支赛加羚羊角被安置在冰裂带边缘。老牧民用马鬃弓弦奏响千年传承的狩猎调,28.7赫兹的基频穿透冻土,冰面开始浮现蛛网状的蓝光——那是石墨烯涂层的共振纹。李玄策将地质锤抵在震波最强的位置,锤柄末端的北斗模块突然投射出三维图谱,1948年苏联人标注的磁异常区正与声波涟漪共振。

四百米深,钛合金外壳。技术员盯着突然恢复信号的原油管道勘测仪,但我们的钻探车......

雪原尽头亮起的车灯解答了他的疑惑。三辆印着哈国石油公司标志的雪地车冲破夜幕,液压钻头在月光下泛着哈尔滨第一机械厂特有的湛蓝色。老牧民抚摸着钻杆上的八瓣梅花标——那是当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工交换的信物。

当钻头触碰到电磁干扰装置时,冰原突然腾起诡异的极光。李玄策扯下防寒手套,将裸露的铜质地质锤重重砸向钻杆。北约工程师永远不会明白,他们精心设计的石墨烯涂层,会被西伯利亚冻土中封存五十年的磁铁矿脉改变介电常数。赛加羚羊角声波沿着铜锤传导,在四百米深处与苏联人留下的勘探竖井产生谐波,最终化作刺穿电磁屏障的利刃。

凌晨三点十七分,中哈原油管道的勘测数据重新在乌鲁木齐监控中心刷屏。李玄策站在恢复运转的北斗信号塔下,看着老牧民将羚羊角系回马鞍。那支转经筒在风雪中旋转,铜壳缝隙里露出半张泛黄的合影——1953年联合勘探队的中国工程师与哈萨克向导,正在阿尔泰山脉的雪线之上举着地质锤微笑。

明天他们会送来真正的干扰源坐标。老牧民突然用生硬的汉语说道,马鞭指向西南方隐约的国境线,但有些冻土层里的东西,需要更古老的钥匙。

暴雪再度吞没边境线时,李玄策的加密终端收到一组异常数据。在Ecm-07装置的核心舱内,哈尔滨制造的钻头带出了半片青铜残片,上面的雷纹与阿拉山口岩画中的祭祀图案如出一辙。他摩挲着地质锤柄端的梅花刻痕,想起父亲失踪时留下的攥着的勘探队日记——那本永远停在1959年10月的日记,扉页夹着片一模一样的青铜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