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离停下脚步,伸手轻轻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看着自己。

他的眼神格外认真,带着少年人独有的笃定。

“二十几公里算什么?”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宠溺。

“我可以每天放学去接你下班,早上提前去你公司楼下等你,就算绕点路,也能每天见到你。”

“可是那样你会很累的。”

叶冰瑶小声说。

“你还要上课、写作业,哪有那么多时间?”

“累什么?能见到你就不累。”

陆离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

“再说了,我大二的课程相对轻松,挤挤时间总有的。实在不行,我就周末去你住的地方找你,给你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陪你看看剧,就像现在这样。”

他低头,额头抵着她的额头,声音低沉而温柔。

“仙女姐姐,距离从来都不是问题。只要我们心里想着彼此,就算隔着二十几公里,也像在身边一样。”

他顿了顿,补充道。

“等你实习稳定了,我还可以在你公司附近租个短期公寓,这样见面就更方便了。”

叶冰瑶看着他认真的眉眼,心里的失落渐渐被暖意取代。

她抬手搂住他的脖颈,轻轻靠在他怀里。

“你真好。”

“傻瓜,对你好不是应该的吗?”

陆离紧紧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

“别想那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管以后怎么样,我都会陪着你,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所有事情。”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秋夜的凉意,却吹不散两人相拥的暖意。

叶冰瑶闭上眼睛,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和熟悉的气息,心里渐渐安定下来——是啊,只要有他在,再远的距离,也挡不住彼此的牵挂。

晚风带着秋夜的清润,拂动着女生宿舍楼下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好了,我们回宿舍吧,你也在图书馆待一天了,明天不还要请教老师吗,回去休息吧。”

叶冰瑶仰头看着陆离,眼底带着浅浅的疲惫,却依旧漾着温柔的笑意。

陆离抬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碎发,指尖不经意触到她微凉的耳廓,轻声应道。

“好,听你的。”

他牵着她的手,慢慢走到宿舍楼下。

脚步放得格外轻缓,像是想多留住这片刻的静谧。

叶冰瑶松开他的手,指尖在他掌心轻轻蹭了蹭。

“那我上去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别熬夜看资料了。”

陆离点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嗯,明天我早上去食堂给你买早餐,在图书馆门口等你。”

“不用啦,我和舍友们约好一起去,你多睡会儿。”

叶冰瑶笑着摆摆手,转身跑进宿舍楼。

陆离站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她的身影,直到那抹浅灰色的衣角消失在楼梯拐角。

他才缓缓收回视线,嘴角还残留着未散的笑意。

他转身往男生宿舍走去,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脑海里却反复回放着刚才她眼底的疲惫——明天请教老师肯定又要费不少心神。

得给她准备点温热的豆浆和软乎乎的豆沙包,让她吃了能有精神。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甜意,像是在诉说着这细水长流的牵挂。

晨光透过云层洒在校园里,梧桐叶上还凝着细碎的露水。

叶冰瑶和舍友们拎着电脑、抱着整理好的问题清单,脚步轻快地往实验室走去——经过昨晚的梳理

她们把李教授提到的关键点逐一标注,还补充了几个新发现的疑问,眼底满是期待与笃定。

实验室的门虚掩着,李教授已经提前到了,正对着电脑查阅文献。

“李教授好!”

几人轻手轻脚走进来,恭敬地问好。

“来了?”

李教授抬头笑了笑,示意她们坐下。

“昨天说的方法,你们试着操作了吗?”

“试了!”

叶冰瑶立刻打开电脑,调出处理后的数据集。

“我们用箱线图识别了异常值,用中位数填充后,数据分布比之前规整多了,不过在广义加性模型的参数设置上,还有点拿不准。”

她指着屏幕上的参数界面。

“比如平滑度参数,我们试了几个值,拟合效果差异挺大的,想请教您该怎么判断最优值?”

苏沐晴跟着补充。

“还有交叉验证的折数,我们用3折和5折分别试了,结果有点偏差,不知道该以哪个为准?”

李教授俯身仔细看着屏幕,耐心讲解。

“平滑度参数可以结合赤池信息准则来判断,准则值越小,模型拟合效果越好;交叉验证折数的话,样本量较大时用5折更稳健,能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计算公式。

“你们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最优参数,再结合实际数据分布调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另外,建模后别忘了做残差分析,残差正态分布且无明显趋势,才说明模型拟合得好。”

他打开自己的电脑,调出残差分析的案例图

“你们看,像这样的残差图,就说明模型是可靠的。”

几人听得格外认真,飞快地记录要点,时不时点头回应。

叶冰瑶一边记,一边对照着屏幕上的数据操作。

按照李教授说的方法调整参数,屏幕上的拟合曲线渐渐变得平滑。

误差值也明显下降,她忍不住眼睛一亮。

“教授,您看!这样是不是就对了?”

李教授凑过去看了一眼,赞许地点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你们领悟得很快。”

他又针对其他几个疑问逐一解答,从模型诊断到结果解读,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不知不觉间,一上午的时间悄然流逝。

临走时,李教授看着她们满满的笔记,笑着说。

“数据处理这块基本没问题了,后续写论文时,注意把建模逻辑和结果分析说清楚,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太谢谢李教授了!您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几人再次道谢,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