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62章 新疆罗布泊——死亡之海的谜团(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新疆罗布泊——死亡之海的谜团(1)

新疆东南边的罗布泊,自带传奇光环。从它的形成到地理位置再到这里发生过的事都特别神奇。

从地图上看,罗布泊就像只眼睛,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周围是望不到头的戈壁,连飞鸟都绕着走。

老辈人说这地方叫“死亡之海”,不是瞎起的,进去的人,十有八九出不来。

一、罗布泊的由来

罗布泊以前并不是戈壁,是片大湖。

几亿年前,这里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地壳变化,罗布泊慢慢成了中国第二大内陆湖。

清代的文献里写,那会儿的罗布泊湖面宽得望不到边,岸边的芦苇能没过马背,牧民们赶着牛羊沿湖而居,湖里的鱼肥能长到半米长。

可后来,气候越来越干,雪山融水少了,湖水一年比一年浅。到1972年,这里最后的一滴水也被太阳烤干了,湖床露了出来,成了白茫茫的盐壳,踩上去都“咔嚓”直响。

现在你去罗布泊,眼里能看到的就两种主颜色。天是蓝的,地是黄的,偶尔能瞅见点黑黢黢的岩石,除此之外,啥都没有。

没有草,没有树,连老鼠都见不着。

这里太干了,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

你要是往地上泼碗水,眨眼就没了,连点痕迹都留不下来。

夏天去罗布泊更是能要人命。太阳跟个大火球似的悬在头顶,地面温度能短时间飙到70c。

鸡蛋往盐壳上一搁,要不了半小时半小时就能熟透。

人站在太阳底下,不出十分钟,汗就顺着下巴往下滴,滴在地上“滋啦”一声,立马没影了。

更邪门的是这里的方向。

罗布泊一马平川,没有参照物,指南针到了这儿就乱转,GpS信号时有时无。

眼睛看着明明是条直路,可走着走着就绕回了原地。老向导们都说,这叫“鬼打墙”,是湖神在留客呢。

二、罗布泊深处的核试验

要说罗布泊,绕不开那些藏在戈壁深处的蘑菇云。

1950年代,国际局势紧张,新中国急需核武器自保。选来选去,罗布泊成了最合适做实验的地方。

这儿荒无人烟,方圆几百公里没有人家,地形平坦,便于评估试验效果。更重要的是,它离边境远,能避开外部势力的窥探。

老向导说,那会儿常有部队开着卡车进戈壁。车斗里盖着帆布,帆布下露出的铁家伙闪着冷光,战士们都背着枪,表情严肃的很。

1964年10月16日,是罗布泊的第一个大日子。

那天凌晨,戈壁上的风停了。一座102米高的铁塔孤零零地立在盐壳上,顶端装着那个即将改变中国命运的“铁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科研人员躲在几十公里外的地下掩体里,握着倒计时器。

随着倒计时的数字跳到“0”。一道强光刺破黑暗,比十个太阳还亮。

紧接着,地面开始震动,像有头巨兽在地下翻身,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几秒钟后,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地面升起。

老向导说,那天他在百里外的山梁上放羊,看见那朵云时,还以为是湖神发怒了,吓得对着天空磕头。

这颗原子弹的代号叫“596”,是为了记住在1959年6月,苏联撤走专家时撂下的狠话。

试验成功后,掩体里的人全哭了。消息传出去,全世界都炸了锅,没人想到,中国能在这么个荒凉的地方,造出自己的原子弹。

从那以后,罗布泊成了中国的核试验基地。从1964年到1996年,这里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

每次试验前,部队都会把周围几十公里的牧民迁走,在路口设卡,连飞鸟都别想靠近。

老牧民说,有次他偷偷绕路想看看热闹,刚走到半路,就被两个戴钢盔的士兵拦住了。

士兵没说话,只是指了指天上,他抬头看见一架直升机正在头顶盘旋,赶紧灰溜溜地跑了。

核试验给罗布泊留下了太多痕迹。

有些地方的盐壳变成了墨绿色,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在烂泥上。

有些雅丹地貌的石头被烤得裂开,里面露出亮晶晶的结晶。

还有些地方寸草不生,连风都绕着走。专家说,那是辐射太强,连沙子都被“杀死”了。

1996年7月29日,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宣布暂停核试验。

试验结束后,部队撤走了,只留下那些铁塔的残骸和布满弹坑的盐壳。现在去核试验场,还能看见半截铁塔立在那儿,锈得像根烂铁管,上面的编号被风沙磨得快看不清了。

有人说,核试验把罗布泊的“气”给打漏了。以前偶尔还能在盐壳下找到淡水,试验后连最耐旱的骆驼刺都活不成了。

以前指南针只是乱晃,现在直接停转,像是脚下有什么东西吸住了它。

更邪乎的是,有探险队在核试验场附近发现过奇怪的脚印。这个脚印比人的脚印大一圈,五个脚趾分得很开,在盐壳上绵延几百米,最后消失在一个弹坑里

没人知道这脚印是谁留下的,有人说是辐射变异的野兽,有人说是被核爆惊醒的“地下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