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在大唐舞枪弄炮 > 第214章 恭请太上皇举办寿辰受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恭请太上皇举办寿辰受阻

清晨,当第一缕熹微的晨光穿透冬日稀薄的云层,洒在圣都巍峨的皇城朱墙碧瓦之上时,整个皇宫早已从沉睡中苏醒,并陷入一种不同于往日朝会肃穆、而是充满喜庆与忙碌的氛围之中。

御膳房无疑是今日最早开始喧嚣的地方。巨大的灶台炉火彻夜未熄,此刻更是烧得通红。数十名御厨和上百名帮厨、杂役如同精密器械的零件般高速运转着。蒸笼垒得如山高,白色的蒸汽混合着面点、肉食的浓郁香气,弥漫在寒冷的空气里;巨大的汤锅里熬煮着珍贵的食材,汤汁翻滚,发出咕嘟咕嘟的诱人声响;砧板上刀光闪烁,切配声密集如雨;造型精美的冷盘、拼盘被小心翼翼地装饰着,力求每一道菜都既是美味又是艺术品。空气里交织着各种令人垂涎的香味,热闹非凡。总管太监尖细的嗓音不时响起,催促着、叮嘱着,确保这场关乎皇家颜面的寿宴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皇宫的正门——承天门早已洞开。身着崭新朝服、手持笏板的文武百官们,或乘轿,或骑马,或步行,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节日的笑容,相互寒暄作揖,问候声中充满了“万寿无疆”、“福寿安康”之类的吉祥话。每位大臣身后都跟着一两名随从,小心翼翼地捧着或抬着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礼盒,里面装的皆是他们费尽心思为太上皇搜罗来的寿礼——或许是千年人参、灵芝仙草,或许是名家字画、古玩玉器,或许是稀世珍宝、海外奇珍,无不价值连城,寓意吉祥。

今日的太极殿,也已装扮一新。往日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的大殿,今日增添了许多华丽的装饰。巨大的蟠龙金柱上缠绕着红色的绸缎;宫灯换成了喜庆的样式,上面绘着“寿”字纹和仙鹤、蟠桃等图案;御座下方两侧,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张案几,上面铺着明黄色的桌围,摆放好了精美的餐具和酒具。官员们在引路太监的指引下,按照品级高低,鱼贯进入大殿,寻找着自己的座位,然后入座。殿内人声鼎沸,交谈声、笑声不绝于耳,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苏梓陌穿着一身崭新的伯爵朝服,身姿挺拔地坐在武官队列最前排的位置上。他的位置相当靠前,显示出皇帝对他非同一般的恩宠。他表面上平静无波,眼观鼻,鼻观心,实则内心也在暗暗期待着。他期待着那个巨型蛋糕亮相时引起的轰动,更期待着他和王雨曦精心准备的小节目能否真的点燃现场的气氛。他微微侧目,能看到大殿一侧,通往后方宫殿的入口处,隐约有太监宫女在忙碌,想必是在做最后的准备。

而此时,在皇宫深处,太上皇所居的宁寿宫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年迈的太上皇刚刚起身,在贴身太监和宫女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换上了一身舒适的常服,正坐在暖榻上用着早膳。桌上的膳食精致却不算铺张,一碗碧粳米粥,几样清淡小菜,一笼水晶虾饺。殿内烧着地龙,温暖如春,与窗外的清寒形成对比。老人家吃得慢条斯理,享受着清晨的宁静。

就在这时,守在外殿的小太监脚步匆匆却极轻地走进来,跪地禀报:“启禀太上皇,皇上、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还有雨曦公主殿下,一同前来给您请安了。”

太上皇拿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花白的眉毛挑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诧异:“这个时辰?他不去上早朝,跑到我这老头子这里来做什么?”他下意识地觉得可能出了什么大事,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小太监伏在地上,不敢妄加猜测,只是屏息静气。

太上皇沉默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柔和了一些,轻轻放下汤匙,语气恢复了平淡:“罢了,叫他们进来吧。说起来,是有好些日子没见到这小子了。”

“是。”小太监如蒙大赦,连忙起身退出去传话。

片刻后,殿门外传来脚步声。只见皇帝一身明黄色龙袍,携着凤冠霞帔的皇后,身后跟着同样身着正式朝服的太子,以及一身鹅黄宫装、娇俏明丽的王雨曦,四人一同走了进来。

“儿臣,臣妾,孙儿,雨曦,恭请父皇,皇祖父,圣安!祝父皇,皇祖父,万寿无疆,福寿安康!”四人齐声行礼,声音在温暖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太上皇抬了抬手,目光扫过四人,最后落在皇帝身上,语气带着探究:“都起来吧。皇帝,这个时辰不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跑到朕这里来,所为何事啊?”

皇帝上前一步,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语气恭敬中透着亲昵:“父皇,今日是您的寿辰。儿臣特意推掉了今日的早朝,也将一切不甚紧要的政务都暂且延后。今日,儿臣只想以儿子的身份,好好陪父皇您过一个寿辰。儿臣也已传旨文武百官,今日齐聚太极殿,一同为您老人家庆寿!”

太上皇听完这番话,握着扶手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中,瞬间似乎有晶莹的水光闪过,但那情绪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很快便平息下去。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甚至带着一丝训诫的味道:“咳…吾儿有心了。这份孝心,朕心领了。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大唐不能一日无君。朕虽在这深宫院内颐养天年,但耳朵还没聋,眼睛还没花!如今大唐,境外虎狼环伺,境内亦不安宁,贼寇时有作乱,百姓尚未完全安居乐业。内忧外患之际,你身为一国之君,岂可因朕一老朽之生辰而荒废朝政?还是应当以江山社稷、天下黎民为重!寿辰之事,从简即可。”

这番话他说得艰难,却又觉得自己必须说,这是他为君为父的责任。但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落寞,却未能完全掩饰住。

皇帝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露出为难之色。一旁的皇后也是面露忧色,轻轻握紧了手中的帕子。太子更是低下头,不知该如何是好。殿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