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阳城,天命汗宫中,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那股子阴寒冷厉的气息。

努尔哈赤斜倚在铺着虎皮的坐榻上,半阖着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榻沿。

他已年过花甲,须发皆已花白,

但那双细长的眼睛里偶尔闪过的精光,依旧像秃鹫般犀利,带着一种浸透骨子里的多疑和狠戾。

自去年正式自辽阳迁都至此,沈阳便成了他俯瞰大明、经略蒙古的新巢穴。

大殿下方,几个风尘仆仆的探子跪伏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一名专司蒙古事务的笔帖式(文书官)正躬身禀报,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带着回响。

“……大汗,漠南传来的消息,纷乱不堪,但有几件,多方印证,怕是确有其事。”

笔帖式小心的斟酌着用词,

“其一,明国大同镇确于三月中发生大规模兵变,镇城一度易手。

其二,代王朱鼐钧及其世子,据称已被杀,王府亦被焚毁劫掠。

其三,林丹汗的使者确已抵达北京,似在向明廷乞援。”

努尔哈赤敲击榻沿的手指停住了,眼睛缓缓睁开,寒光乍现:

“乞援?向谁乞援?难不成,他林丹巴图尔被明朝打破了胆?”

“回大汗,”笔帖式头垂得更低,

“蹊跷就在此处。传言纷纭,有说是一伙来历不明、装束诡异、

面涂青绿的‘绿鬼’或‘恶魔’自辉腾锡勒而来,先破了大同,

林丹汗西进的部落也遭了殃,损失惨重,故而才不得不向明朝低头……”

“绿鬼?恶魔?”

努尔哈赤一脸讥诮,随即眼神也变得愈发冰冷,

“哼,装神弄鬼!

是明朝那群没卵子的阉人编出来的鬼话,还是林丹汗这丧家之犬找的借口?”

他根本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第一反应便是这其中必有阴谋。

他甚至怀疑,这是明朝与林丹汗联手做的一个局,

目的就是引诱他这位“聪慧”的大汗去西边撞个头破血流。

侍立在一旁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黄台吉,以及额亦都、费英东等重臣,神色各异。

大贝勒代善皱紧眉头:

“父汗,若真有强敌能瞬破大明雄镇,迫降林丹汗,其实力不可小觑。

但儿臣以为,更可能是明国内部生乱,

林丹汗想火中取栗,又怕我大金趁机西进,故而放出这迷雾来恫吓我等。”

四贝勒黄台吉则显得更为狡诈,他沉吟道:

“父汗,此事确有诸多疑点。

若乃明虏与林丹汗合谋,其代价未免太大,

代王乃明帝亲叔,岂是轻易可弃之子?

若真有其事,则这股力量……其动向着实难测。

无论何种情况,我军均不可轻动,当以静制动,查明虚实为上。”

努尔哈赤听着儿子们的议论,阴鸷的目光扫过众人,

最后定格在刚才禀报的笔帖式身上:

“科尔沁那边呢?奥巴洪台吉(科尔沁部首领)就没点准信儿?

还有晋商那几条狗,他们往来明国,就只带回来这些鬼话连篇的消息?”

笔帖式连忙叩首:

“大汗明鉴!科尔沁的奥巴洪台吉也已派人探听,

但其部落偏东,对西边详情亦知之不详,

只确认林丹汗部族确有异动,部分西边的牧民在向东迁移,

似乎……似乎在躲避什么。

至于晋商,他们传回的消息更是混乱,有的说明国大同已成人间地狱,

有的又说乱兵已平,莫衷一是。

但……但各方消息都指向西边确实出了大变故,绝非空穴来风。”

“废物!”努尔哈赤冷哼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殿内温度骤降,

“一群废物!连对手是人是鬼都搞不清楚!”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那股久居人上的枭雄气势展露无遗,

多疑、谨慎,却又透着一丝想要窥破迷雾的强烈欲望。

“传令!”他停下脚步,老奴向来狠决,他的命令更是不容置疑:

“挑选两百……不,三百巴牙喇(白甲兵,后金最精锐部队)中的精锐哨骑,

每人三马,由一名能干的小额真(低级军官)率领。”

他目光扫向黄台吉:

“老四,此事你亲自安排。

让他们从这里出发,向西,渡过辽河,给老子摸进那片‘真空’地带去看看!

不要靠近大同,更不要去碰什么‘恶魔’,老子要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看看林丹汗的部落是不是真的在逃,看看明国的边境是不是真的空虚,

看看……到底是他妈的什么玩意儿在那里兴风作浪!”

“记住,”他盯着黄台吉,声音阴寒,

“告诉他们,活着把真消息带回来,比杀十个明军将领的功劳都大!

若是被些装神弄鬼的把戏吓破了胆,或者带些模棱两可的屁话回来,就别怪军法无情!”

“嗻!”黄台吉躬身领命,神色凝重。

他知道,父汗这是要动用最精锐的力量,去刺破那层笼罩在漠南的迷雾了。

而这支哨骑的命运,以及他们带回的消息,很可能将直接影响大金国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努尔哈赤重新坐回榻上,眼神幽深地望着殿外阴沉的天空。

漠南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在这位老奴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他既嗅到了危险,也隐隐感觉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或许正隐藏在这片混乱之后。

但他首先要做的,是撕开所有的谎言与迷雾,看清真相。

此刻这位野猪皮阁下,现在就像个瘫子一样窝在他的猪窝里,

他那双三角眼正在琢磨着怎么才能把那片肥美的草原吃到嘴里。

这位老兄心里门儿清,自己手头那点情报路子,

跟后世某些穿越小说里将其吹得神乎其神压根不是一码事,

那些作品中的老奴父子的情报系统,简直就是“潜伏”、“碟中谍”里的桥段。

那两个最着名的汉奸范文程、宁完我,更是被他们刻画成了戴局长。

许多明末题材作品都存在一个普遍误区,将后金情报体系过度现代化和神秘化,

仿佛他野猪皮麾下养了一群无所不能的超级特工。

但现实是,他老奴赖以判断局势的那点家当,本质上就是个草台班子,

靠投降的明将李永芳之流提供点军事部署,

靠晋商范永斗这帮子人在做生意时顺带传点小道消息,

再靠科尔沁那些蒙古哥们喝酒吃肉时吹牛透露点风声。

说白了,就是降人、蒙古盟友和边境商人这三根柱子撑起来的原始信息网络。

这些消息能传过来,还不是因为大明自己烂透了?

军政机密被贪官拿去换银子,边防线在商队眼里形同虚设,当兵的饿急了连自家将领都能卖。

把这种建立在明朝自身漏洞上的情报收集,吹嘘成组织严密的特务系统,

简直是把部落时代的打听消息美化成了现代情报战争。

一个刚从野林子里钻出来没多久的政权,其情报体系必然带着鲜明的原始特征,

全靠个人关系、商业往来和战场投降者,跟专业二字根本不沾边。

另外,到了黄台吉时代,自然也有圆嘟嘟和毛文龙这两个家伙的“功劳”,

最后让黄台吉这个鸡贼的家伙,从他们经常来往的信件中判断出了关键的信息,

这也最后导致了袁、毛二人的最终悲剧。

这里作者君不会赘述,等到后续相关剧情时再与大家详解。

历史创作得讲点基本法。

难道说两代野猪皮靠着翻烂几本三国演义,

就能搞出比戴老板还牛逼的情报系统,作者君表示第一个不服!

后金那点本事,顶多算是把锋利的骨头刀子,跟精密的手术刀完全不搭噶。

把他捧得太高,反而模糊了大明这座堡垒,是怎么从内部把自己给掏空整垮的关键事实。

努尔哈赤此刻盘算着怎么下嘴,正是靠着对这柄原始骨刀深浅的清醒认识,

以及对着眼前那扇自己嘎吱作响大明破门的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