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学长,这里不可以 > 第177章 技术攻坚与他的综艺首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技术攻坚与他的综艺首秀

“活态数据库”的构想如同一块投入湖心的巨石,在学术界和技术圈激起了巨大波澜。认可与赞誉纷至沓来,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艰巨的技术实现挑战。尤其是核心的“音乐基因”算法,需要既懂音乐乐理,又精通人工智能的复合型顶尖人才,这类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都属凤毛麟角。

常规的招聘渠道收效甚微。江以辰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做出了一个让团队有些意外的决定——亲自带队,前往国内几所顶尖的理工科和音乐院校,进行“精准猎才”。

第一站,清华大学的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江以辰没有带庞大的随行团队,只带了陈明和一位核心算法架构师。他穿着简单的黑色衬衫,站在一群穿着格子衫、眼神里闪烁着智慧与些许桀骜的博士生面前,没有冗长的开场白,直接在白板上写下了“活态数据库”的核心算法难题。

“传统的神经网络在处理音乐这类时序性和强逻辑的数据时,存在表征瓶颈。”他开门见山,语气是纯粹的技术探讨,“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架构,能够同时理解音乐的数学结构(音高、节奏)和情感语义(意境、风格)。谁能提出可行的初步构想,项目组的大门立刻为他敞开,资源不限。”

没有高薪诱惑,没有空头支票,只有最硬核的技术挑战和最直接的认可方式。这种“技术至上”的风格,瞬间赢得了这群天才们的尊重和兴趣。一场头脑风暴迅速展开,江以辰专注地听着每一个想法,时而提问,时而补充,俨然一位沉浸其中的首席科学家。

最终,一名沉默寡言、但在关键处总能一针见血的博士生提出的“多模态分层注意力模型”引起了江以辰的注意。他当场与对方深入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并直接发出了加入核心团队的邀请。

就在江以辰为技术攻坚四处奔走时,林清音也迎来了回国后的第一个大型公开曝光——受邀参加国家电视台重磅打造的大型国风文化综艺《国风雅集》的录制。

这档节目阵容强大,既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也有当红的流量明星,旨在通过竞技和展演的形式,推广传统文化。林清音的加盟,无疑是一个信号,标志着主流媒体对她及其融合音乐理念的认可。

然而,节目组为了话题度,同时也邀请了一位以“扞卫传统纯粹性”着称、言辞犀利的乐评人作为评委。录制现场,当林清音准备演奏她改编的、融入了现代电子音效的《春江花月夜》时,这位乐评人果然发难了。

“林小姐,”他扶了扶眼镜,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意境悠远,是古典音乐的瑰宝。加入这些所谓的‘电子音效’,是否画蛇添足,破坏了原曲的静谧之美?这是否是为了迎合年轻观众而进行的……过度包装?”

现场气氛瞬间有些凝滞。摄像机牢牢对准了林清音。

坐在后台通过监控屏幕观看的赵磊等人捏了一把汗。林清音却只是微微笑了笑,对着话筒,声音清晰而平和:“谢谢老师的提问。我认为,传统不是放在博物馆玻璃罩里的古董,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活水。《春江花月夜》描绘的是千年前的月色江潮,但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霓虹与网络之中。我的改编,并非破坏,而是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让今天的年轻人,能透过他们熟悉的电子律动,去触碰、感受千年前的那份同样的诗意与浩瀚。”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年轻的观众们,继续说道:“音乐的生命力在于共鸣。如果固守原样能让更多人爱上传统,我乐见其成;但如果一种新的尝试,能打开一扇新的窗口,为什么不可以呢?”

话音落下,她没有等待评委的回应,直接看向乐队指挥,点了点头。

灯光暗下,唯有一束清冷的追光打在她和古筝上。当她指尖流淌出《春江花月夜》熟悉的婉转旋律时,空灵的电子音效如同月色下的薄雾悄然弥漫开来,非但没有破坏意境,反而营造出一种更加空灵、梦幻的时空交错感。中段,她甚至加入了一段极其精妙的、模仿水波荡漾的电子琶音,与古筝的轮指交相辉映,将“江潮连海”的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演奏,既有传统的筋骨,又有时代的气息,完美诠释了什么是“融合”而非“拼贴”。一曲终了,台下静默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年轻观众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古筝可以这么“酷”,国风可以这么“潮”!

那位发难的乐评人,最终也不得不保持了沉默。林清音用她的音乐和格局,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荧屏破壁。

晚上,江以辰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回到家中。林清音正窝在沙发里,回看《国风雅集》的录制片段,慕慕在她旁边的游戏围栏里,对着一只会发出简单音阶的玩具钢琴,好奇地拍打着。

江以辰走过去,俯身先是吻了吻妻子的额头,然后又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

“今天顺利吗?”林清音抬头问他。

“挖到几个好苗子。”江以辰在她身边坐下,揽住她的肩膀,目光落在电视屏幕上她从容应对质疑的画面,嘴角勾起,“你呢?看来这里,”他指了指屏幕,“也很可以。”

林清音靠在他怀里,轻笑:“总不能一直让你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也得为自己的旋律‘正名’啊。”

这时,慕慕似乎按对了琴键,玩具钢琴发出一串清脆的“do re mi”,小家伙高兴地手舞足蹈。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技术的壁垒在一点点攻克,理念的隔阂在一次次沟通中消融,而他们的家,始终是忙碌征途中最温暖的港湾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