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超感应用 > 第117章 新秩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涅盘重生的辉煌与喧嚣,如同庆典后的烟花,绚烂却短暂地照亮了夜空,终将归于沉静。当巨额融资到账的提示音在财务系统响起,当政策支持的红头文件正式下达,当媒体聚光灯下的热度渐渐趋于常态,王哲将核心团队召集到了尚未完全装修完毕的新研发中心顶楼会议室。这里四壁尚是粗糙的水泥墙面,巨大的落地窗外,城市天际线在晨曦中勾勒出冰冷的轮廓,一如他们此刻需要面对的、超越生存之后的更严峻命题——如何定义成功,以及如何运用这来之不易的力量。

“我们活下来了。”王哲的开场白简单得近乎平淡,他环视着李壮、苏小蕊、张涛,以及几位新加入的核心高管,“但活着,不是为了重复过去的游戏,甚至不是为了单纯的复仇。”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洁的会议桌,发出笃定的声响,“资本的追捧,用户的厚爱,政策的倾斜,这一切赋予我们的,不是肆意妄为的许可证,而是重新制定规则的责任。”

李壮舒展了一下魁梧的身躯,接口道,语气带着技术强者特有的自信:“这我同意!现在钱也有了,人也齐了,正好大干一场!凭咱们的‘心火’引擎,足够建立起一个碾压所有对手的封闭生态,一统江湖!”他眼中闪烁着征服的火焰,那是历经压抑后喷薄而出的雄心,或者说,是旧秩序思维惯性的延续。

“然后呢?”苏小蕊冷静地反问,她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职业装,眼神锐利,“重复高家、林家曾经走过的路?建立一个以我们为中心的新垄断帝国?《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我们当初是如何在孤立无援中挣扎求存的?若我们也走上那条唯我独尊的老路,今日拥趸我们的力量,未来未必不会成为颠覆我们的洪流。”她从市场与风险的角度,看到了封闭生态的潜在危机。

张涛则从更本源的层面思考,他面前摊开一本笔记,上面画满了复杂的逻辑图和哲学符号:“李壮的想法,是基于‘技术优势即权力’的旧范式。但‘心火’的本质是什么?是连接,是理解,是促进协同而非制造隔阂。将其禁锢在私有围墙内,是对其灵魂的扼杀。《庄子·秋水》有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我们不能做那只局限于自身技术井底的青蛙。”

王哲聆听着伙伴们的争论,这正是他需要的思想碰撞。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用力写下了四个字:“技术伦理”,又在旁边写下:“社会价值”。

“李壮的野心,是力量;小蕊的谨慎,是智慧;张涛的思考,是方向。”王哲总结道,目光沉静,“三者合一,才是我们未来的道路。我们不再仅仅是一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我们要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引水人’。”他引用了古代治水智者大禹的典故,不是堵,而是疏。

他清晰地阐述了全新的“哲牛”战略核心:

第一,技术开放与生态共建。 “我们不会用‘心火’引擎构建一个封闭花园。”王哲宣布,“相反,我们将开源‘心火’的基础架构和核心接口协议,任何开发者、企业,都可以在遵守统一伦理准则的前提下,基于‘心火’开发自己的应用,接入我们构建的‘灵境’生态网络。我们不寻求控制,而是促成连接与繁荣。”

此议一出,连苏小蕊都略显惊讶。这意味着放弃了短期内巨大的垄断利润。

第二,设立“AI伦理委员会”,拥有产品一票否决权。 王哲继续道,“这个委员会将由顶尖的技术专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律专家甚至普通用户代表组成。任何新功能、新产品的上线,不仅要通过技术评审、市场评估,还必须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确保其符合‘不作恶、促善行、可解释、受监督’的核心原则。我们要给这头强大的‘哲牛’,戴上敬畏的笼头。”

第三,确立“社会价值优先”的评估体系。 “未来的项目评估,”王哲看向苏小蕊和财务负责人,“利润率不再是唯一,甚至不是首要指标。我们将引入‘社会价值系数’,优先支持那些能解决真实社会痛点(如教育公平、医疗资源下沉、环境保护、弱势群体辅助)的项目,哪怕其商业回报周期较长。我们的融资,不仅是资本,更是‘使命资本’。”

这套全新的战略框架,在团队内部引发了更深层次的讨论和磨合。李壮最初难以接受技术开源,认为这是“自废武功”。王哲与他长谈一夜,用“Linux开源生态的成功”和“封闭系统最终走向僵化”的案例,终于让他明白,真正的壁垒不是代码的封闭,而是生态的繁荣和持续的创新活力。

战略发布之日,“哲牛”召开了名为“灵境启航”的全球发布会。王哲站在台上,身后的大屏幕不再是炫酷的产品演示,而是一份详尽的《“心火”开源路线图》和《AI伦理宪章(草案)》。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并非宣告一个帝国的诞生,”王哲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沉稳而有力,“而是邀请整个世界,共同参与建造一个属于所有智能体的、开放、共生、负责任的‘灵境’。……我们相信,技术的终极使命,不是替代人类,而是拓展人类的智慧和善意边界。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垄断与控制,而在于连接与赋能。”

台下,来自全球的开发者、企业代表、学者和媒体,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献给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更是献给一种敢于打破旧有商业逻辑、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魄力与格局。

发布会后,“灵境”生态以惊人的速度吸纳着全球的参与者。无数中小开发者欢呼雀跃,他们获得了与科技巨头同台竞技的底层能力;传统制造业巨头寻求合作,希望用“心火”赋能生产线,实现真正的智能化转型;甚至连一些国际组织也抛来橄榄枝,探讨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可能。

一种新的秩序,正在“哲牛”的引领下,悄然萌芽。它不再是以资本和市场份额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冰冷赛道,而是一个强调技术向善、生态共赢、社会责任的价值共同体。王哲知道,这条路远比技术攻坚或商战反击更为漫长和艰难,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诱惑。但站在新研发中心的顶层,看着楼下花园里象征着合作与开放的“生态伙伴林”正在被亲手种下,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坚定。

旧的秩序已在烈火中焚毁,新的秩序,正由他们这班从灰烬中走出的守望者,一砖一瓦地重新构建。这不再是关于一个公司的生存故事,而是关于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能否走向更光明未来的宏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