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始皇让我搞星际 > 第2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彭岳揣着新鲜出炉的军械监右监丞印绶,感觉自己像个刚拿到新玩具的孩子——如果这“玩具”不是个积弊已久、暮气沉沉的庞大衙门的话。

前来交接的老监丞颤巍巍地捧出积满灰尘的档案,语重心长:“徐大人,军械监惯例,辰时点卯,酉时散值,兵器制式皆循祖制,不可轻改……”

徐彭岳随手翻开一卷竹简,眼皮直跳——上面居然用刀刻着“某年某月某日,到此一游”。

“这是?”他指着那行小字。

老监丞眯眼看了看,淡定道:“哦,前任刘大人留下的。他说这样比较有仪式感。”

徐彭岳:“……” 他开始理解为什么始皇要让他来整顿这里了。

第二天清晨,徐彭岳提前半个时辰来到军械监。偌大的官署静悄悄,只有几个扫地的老仆在打哈欠。直到辰时三刻,官员们才三三两两地踱步而来,个个手里捧着热气腾腾的黍米粥。

“徐大人早啊!”一个胖乎乎的官员热情地打招呼,“要喝粥吗?西街王婆家的,可香了!”

徐彭岳面无表情地举起手中的沙漏:“诸位,从今日起,点卯时间提前两刻钟。”

底下顿时一片哀嚎。

“徐大人,这不合规矩啊!”

“我家住得远,赶不及……”

“我还要送孩子去学堂呢!”

徐彭岳不为所动,从袖中掏出一摞连夜赶制的竹简——《军械监生产管理暂行条例》。当他念到“所有兵器必须按统一标准制作”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直接哭了出来。

“大人!我这手抖的技法可是祖传的!”老工匠举起颤抖的双手,“我爷爷的爷爷就是这么做的戈,凭什么要改?”

徐彭岳深吸一口气,让人取来十支这位老工匠引以为傲的长戈。他随手拿起两支,往地上一并——好家伙,一支长一支短,活像父子兵。

“这就是您祖传的手艺?”徐彭岳挑眉。

老工匠理直气壮:“兵器嘛,讲究的是灵气!长短不一才有灵魂!”

徐彭岳扶额。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当他推行新的考核制度时,以王监丞为首的保守派终于坐不住了。

“徐大人年轻有为,锐意进取是好事。”王监丞捋着胡须,慢条斯理,“不过军械监每年的预算都是有定例的,您这又是改制度又是换工具,怕是不太合适。”

徐彭岳眨眨眼,突然从袖中掏出个算盘——这是他用木片和石子自制的简易版。

“王大人说得对,那咱们就来算算。”徐彭岳手指翻飞,“去岁军械监采购青铜三万斤,实际入库两万七,损耗三千斤。但据我所知,咸阳最大的青铜作坊去年总共才出货两万五。多出来的两千斤是哪来的?”

算珠噼啪作响,王监丞的脸色从红转白,又从白转青。

“还有木料采购,箭杆制作,弩机损耗……”徐彭岳每说一项,就有一颗算珠落下,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大堂里格外刺耳。

王监丞的额头开始冒汗。

“看来王大人需要好好回忆一下了。”徐彭岳收起算盘,笑容和煦,“不如这样,明日之前把账目理清,咱们再从长计议?”

王监丞落荒而逃。

经过这一出,反对的声音小了不少。徐彭岳趁热打铁,宣布要开设“大秦技术学院”,培养新型工匠。

消息传出,报名处被围得水泄不通——虽然来的大多是看热闹的。更离谱的是,徐彭岳在报名名单里发现了三个熟悉的名字:张大勺、李二锅、王铲子——这不是将作府食堂的那几个火头军吗?

“你们来做什么?”徐彭岳扶额。

三人理直气壮:“徐大人!我们听说您这儿教做会冒火的那个棍子!要是学会了,以后生火做饭不就方便多了?”

徐彭岳:“……” 他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在课程里加一节《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天的课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当徐彭岳在黑板上画出第一个几何图形时,底下有个学生举手:“大人,这个符咒是管什么的?能保佑我媳妇生儿子吗?”

徐彭岳默默把粉笔捏碎了。

傍晚回到府中,徐福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师弟,听说你今天把王监丞气得差点吐血?干得漂亮!不过你要开书院怎么不叫上我?我可以去教炼丹啊!”

徐彭岳看着师兄兴奋的脸,突然觉得心好累。

“师兄,”他有气无力地说,“咱们先定个小目标:让军械监的官员们学会用标准尺,而不是用‘大概’、‘差不多’来丈量兵器尺寸,行吗?”

徐福挠头:“可是用‘大概’、‘差不多’比较有仙缘啊……”

徐彭岳决定明天就去跟始皇申请,把工作时间改成十二个时辰制。这样他就能理直气壮地住在军械监,不用回府面对这个活宝师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