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婚令前特工的科技攻略 > 第239章 谁在用我的密码发信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谁在用我的密码发信号?

空气仿佛在苏砚锐利的目光下凝固成了实体。

程氏集团的核心,这间顶层办公室,瞬间从商业决策中心变成了一个危机四伏的数字战场。

“周临川!”

苏砚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道精准的指令流,瞬间穿透了办公室的静谧。

技术总监周临川一个激灵,几乎是立刻回应道:“在,苏总!”

“立刻,我是说马上,给我把全公司所有接触过我个人行为数据的系统模块全部揪出来,一行一行地审查底层代码!”苏砚的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点,仿佛敲响了战争的鼓点,“重点是三类后台程序:‘员工关怀人工智能’‘考勤轨迹分析’还有那个该死的‘会议语音归档’!我要知道,是谁,在用我的日常习惯,给我织一张看不见的网。”

整个技术部瞬间忙成一团,堪比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作战现场,程序员们的格子衬衫眼看就要磨出包浆。

这一命令下达,相当于把公司近五年的数据系统翻了个底朝天,简直要了他们的命。

然而,就在技术部一片哀嚎,准备迎接全员996的“福报”时,周临川那边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问题不在那三个被点名的热门系统上,而是一个早就被扔进历史垃圾堆,几乎快被人遗忘的“老古董”——三年前上线,试运行半年就因效果不佳被搁置的“高管压力预警系统”。

周临川的声音在加密通讯频道里带着一丝颤抖和难以置信:“苏总,你绝对想不到……这个系统里,有一段被标记为‘废弃’的隐藏训练数据。我们逆向追踪来源,发现是您……是您刚进入程氏时,一次公开演讲的录像。”

“所以呢?”苏砚心中警铃大作。

“所以,”周临川深吸一口气,仿佛在讲述一个天方夜谭,“那个人工智能……它,它从您演讲时无意识用鞋尖轻踩地面的微小动作里,提取出了一套节奏模式。它不懂那是什么,只是当成一种压力状态下的行为特征。但我们把这套节奏还原出来后……发现它,它是一套不完整,但基础逻辑完全正确的基础摩斯码表。”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程砚铮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这意味着,对手早在三年前,苏砚还未完全崭露头角时,就已经在用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解析她的每一个无意识的习惯。

苏砚却笑了,笑意冰冷,像淬了毒的刀锋。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在这里玩大数据行为分析呢?

她缓缓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似在眺望远方的车水马龙,鞋尖却在地板上,用一种极轻、极有韵律的节奏,敲击起来。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串极其简短的摩斯电码,快得几乎无法捕捉。

“q - R - 9,重启协议。”

做完这一切,她猛地转身,脸上瞬间布满寒霜,对着程砚铮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斥责:“程砚铮!你是不是觉得我好欺负?公司内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你这个董事长是干什么吃的!”

这场争吵来得猝不及防,激烈程度让门外的秘书都吓得一哆嗦。

文件被摔在地上,茶杯被扫落在地毯上,最后以苏砚一句“这破公司谁爱管谁管”和一声巨大的摔门声告终。

苏砚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公司,但她并没走远,而是闪身躲进了消防通道的监控死角,像一头蛰伏的猎豹,耐心等待着猎物上钩。

整整两个小时,魏子昂那边终于传来了消息。

“砚姐,鱼咬钩了!”魏子昂的声音兴奋得快要破音,“云南,一个坐标为东经102.7,北纬25.0的废弃气象站,刚刚发出一个极微弱的加密信号。我们破译后,内容正是您发出的‘q - R - 9’坐标加密转发请求!”

苏砚嘴角的弧度越发冰冷。

“他不是懂摩斯密码,”她轻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那个看不见的敌人宣告,“他是懂‘苏砚会怎么想’。”

对方知道她擅长密码学,知道她会用这种方式反向试探。

所以他将计就计,用她抛出的鱼饵,引导她去一个他早就准备好的地方。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对抗了,这是诛心之术。

当苏砚带着精锐小队,在当地部门的配合下突袭那座荒草丛生的气象站时,迎接他们的,只有一台依靠太阳能供电,还在嗡嗡作响的旧式军用电台,和压在电台下的一张手写便条。

纸上只有一行字,笔锋凌厉,透着一股掌控一切的傲慢。

“你走的每一步,都在计划之中。”

林疏桐是痕迹学专家,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便条,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她立刻调出郑知远案的卷宗,对比着郑知远笔记本最后一页的字迹。

“部分笔画的运笔习惯有重叠,但不是同一个人。”林疏桐的声音有些干涩,她拿出便携式光谱仪进行墨水成分分析,几分钟后,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这张便条的书写时间,至少比郑知远被捕早两周。”

她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有人在更早之前,就准备好了替死鬼。”

返回的路上,车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q - R - 9。

这个代号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苏砚的记忆深处。

她闭上眼,强行调动那些属于“上一世”的记忆。

在海量的数据流中,她终于翻出了那本尘封的电子任务日志。

当她看到最后一条记录时,浑身的血液几乎都要凝固了。

“任务代号:磐石。最终执行指令:q - R - 9。状态:未执行。”

那是她牺牲前,接到的最后一项,也是唯一一项未能执行的指令。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那个藏在暗处的“候补棋手”,不仅知道她重生了,还精准地知晓她尚未在今生触发的关键记忆节点!

他甚至知道“q - R - 9”对她的特殊意义,并以此为饵,设下了这个局。

程砚铮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声音低沉得可怕:“如果他能预判你的行动,甚至预判你记忆的复苏节点,那你的重生优势……是不是也成了他的导航仪?”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在苏砚的心上。

是啊,重生带来的信息优势,此刻却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她走的每一步,都可能在对方的计划里。

苏砚闭上眼,良久,才缓缓睁开,眼中所有的迷茫和震惊都已褪去,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绝。

“所以这次,”她的声音平静却坚定,“我得走一步他算不到的棋。”

半小时后,一个名为“星芒开源社区”的国际顶尖极客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匿名技术帖。

帖子标题耸人听闻:《重生者视角下的科技伦理困境——当量子纠缠遇上记忆移植》。

帖子里用一种半真半假的科幻笔触,探讨了一个疯狂的设想,却在字里行间,夹杂了大量真实但从未公开过的,未来几年才会发生的重大科技事件碎片。

比如某个芯片巨头的技术路线图错误,某项人工智能算法的致命漏洞,甚至某个国家级项目的关键参数。

这些信息,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书,但对于真正站在世界顶端的玩家而言,每一条都价值连城。

苏砚在帖子里,只留下了一个唯一的,看似无意的线索——发帖的Ip地址,经过层层跳转,最终被关联到了她高中母校,江城一中那栋早已废弃的旧图书馆里的一台电脑上。

这是一个阳谋。

她赌对方在看到这篇帖子后,无法判断她究竟是真的失心疯了,还是在设一个新的局。

但无论如何,为了验证这些信息的真伪,为了搞清楚她到底想干什么,他必须有所行动。

那个Ip地址,就是她扔下的战书。

当晚,程氏集团的数据中心警报声大作。

魏子昂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红色警报。

“找到了!”他大喊,“有人在尝试通过一个极其古老的底层协议,远程唤醒江城一中旧图书馆服务器里的一台终端!那台终端……天啊,登记记录显示它已经停用超过十年了!”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在众人的注视下,魏子昂成功截获了唤醒指令,并在虚拟镜像中模拟了那台老旧终端的开机过程。

屏幕上,熟悉的蓝色开机界面一闪而过,接着,一个黑色的对话框自动弹出。

一行幽灵般的白色字符,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被自动输入进去。

“找到你了,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