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法?

李平皱起眉头,搞不懂祖大寿在玩什么名堂,但绝不是好事,说不定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大的坑,正等着自己往里跳。

“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

见李平面露怀疑,祖大寿轻轻一笑,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出来。

“连山至宁远,杏山至松山,给你。”

这个条件是他深思熟虑的,其一李平占据宁远至锦州一带的同时,也负责起这一段路的防御。

其次,这个条件刚好能满足李平当下发展需求,虽然是养虎为患,但现在的辽东需要一头斑斓猛虎。

“这个……”李平摸了摸下巴。

老实说,他还真没拒绝的理由,虽然可以自己扩张,但却要和地方明军起冲突,伤亡肯定避免不了。

毕竟上一次有金国凤背锅,才得以扩张,不然必有流血牺牲。

如果有祖大寿背锅的话,扩张将变成接收地盘,毕竟祖家在关外势大,一个命令下去,没人敢阳奉阴违。

想到这里,李平面上装作有些难为情,缓缓说道:“这个嘛!也不是不行,但还是少了点什么,毕竟是你们挑事在先,折了一千来人在我手里才老实。”

“这样,再补盔甲一千,粮食三千石,银子十万两,这是我的底线。”

听到这话,祖大寿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脸略显浮肿的洪承畴,问道:“洪大人,你认为如何?”

踢皮球给自己?

洪承畴虽然面不改色,但心里已经将祖大寿骂了一遍。

面对李平,就像秀才遇上兵。

有理说不清!

“我看行!”洪承畴不情不愿道。

祖大寿轻轻一笑:“那洪大人,这钱朝廷出一半,我出一半,你看如何?”

洪承畴笑了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反而看向一旁坐立难安的宁远巡抚方一藻,问道:“方大人,你怎么看?”

“啊?我啊!”

“没错,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毕竟你熟悉辽东情况。”

“这个……”方一藻满脸纠结,“我个人感觉,这是私人恩怨,朝廷出钱…有些说不过去,就像李副将所言,公私分明嘛。”

洪承畴点了点头:“有一定道理。”

见此一幕。

李平嘴角狠狠一抽,皮球踢过去,又踢过来。

倒是给一句准话啊!!

他此刻略显不耐烦,直接打断三人。

“老子不管你们谁拿,七天之内不给我搞来,那就打一仗,输了,我什么都不要,赢了,那就不是这么一点了。”

一瞬间,帐篷内安静了下来。

旁边站着的韩栋和祖泽润,此刻面面相觑,这一刻,他们才发现,李平一如既往的态度强硬。

李平也懒得继续搭理他们,直接起身离开,毕竟一个唾沫一个钉,至于祖大寿等人反悔,他一点不担心。

不给就抢。

李平刚一出帐篷,李胜和李越明就围了上来。

“哥,什么情况?”李胜率先问道。

李越明也是一脸好奇。

“没什么情况,就要了两块地和些粮食。”李平随意说道。

李胜急忙追问:“那两块地?”

“杏山至松山,连山至宁远。”李平说道。

“卧槽!”李胜瞪大眼睛,“真的假的?”

“卧槽,也是你小子能说的吗?”李平抬手在他脑袋上摔了一巴掌,“我的优秀品格,你是一定没学到,话倒是学了不少。”

“平哥,这是真的吗?”这个时候,李越明下意识吞了一口唾沫,毕竟土地是所有人的核心利益。

“真的,比真金白银还真。”李平拍了拍他肩膀,“下一步,我准备扩军至六千,组建两个营出来,需要一大批基层将领,你们商量一下,选一批军功够了的上来,我选一选。”

震惊之中的李胜,猛地回过神来。

扩军六千?

两个营?

那不是意味着要诞生两名营官?

李胜瞬间激动起来,虽然他现在领着骑兵队,有着五百人的规模,但相比于三千人的营官,还是差了一点。

“哥,我要当营官!”李胜当即说道。

李平瞥了他一眼,问道:“不要你的骑兵队了?”

“不要了!”李胜脑袋摇得像拨浪鼓,眼神异常坚定,“我要当营官,管着三千人多威风啊!”

“这样啊!”李平笑了笑,“我还想着将骑兵扩至八百呢!”

“真的?”李胜眼睛一亮。

李平耸了耸肩:“我有必要骗你嘛!”

“哥!我错了。”李胜立刻反悔,“我要我的骑兵队,那营官我不要了。”

“啪!”李平狠狠在他脑袋上摔了一巴掌,“老子看你一天皮痒,要这,要那的。”

这时,营帐内的三人面面相觑,脸上浮现出凝重之色。

两个营,六千人,外加骑兵八百,合计六千八百人。

要知道,这是精锐,不是杂牌,装备齐全的情况下,战斗力之强,超乎想象,可以说在关外可以横行无忌。

尤其是李平的军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明显高于边军,甚至连关宁军也不是其对手。

这很难不让人感到恐惧。

“祖大人,这……”洪承畴眉头紧锁,神情凝重,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祖大寿苦笑摇头:“别想了,李平已经成了气候,我打压他,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弄成今天这个局面,所以,别有其它心思了。”

听到这话,洪承畴无奈一叹:“事已至此,为时已晚啊!”

这个时候,方一藻忽然说了句:“也未必是坏事,至少多一份力量保卫辽东。”

在他看来,李平的崛起,利大于弊,反正李平和祖大寿的性质,在这大明朝没什么两样。

李平至少还三战三胜,相比于龟缩不出的祖大寿。

他更喜欢李平。

祖大寿何许人也,镇辽总兵官,他自然听出了方一藻的话中意思。

但并未在意。

毕竟一个文官而已,除了耍一耍嘴皮子,别无一用。

洪承畴笑了笑,没说话,显然都是千年老狐狸,他们不怕讲道理,搞算计,就怕像李平这种人。

动不动就干一仗。

野蛮,粗暴,不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