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农家子的仙途 > 第460章 万域耕心传薪火,凡仙同脉续新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0章 万域耕心传薪火,凡仙同脉续新程

第四百六十章 万域耕心传薪火,凡仙同脉续新程

深海探索号的舰桥舷窗外,星空如墨,亿万星辰像被打翻的碎钻,洒在无垠的黑暗里。陈刚指尖轻抚《多元农耕志》的封面,皮质封面上烫金的“农耕”二字,在舷灯暖黄的光晕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书页里夹着的八片灵禾叶片,从暗能量星域的深紫色,到时流村的淡蓝色,再到磁暴高原的银白色,每一片都带着不同地域的印记,叶脉间仿佛还残留着播种时的风、浇灌时的泉,以及村民们期待的目光。

“盟主,各域同步传来的灵禾长势报表,您看看。”禾穗捧着一个嵌着琉璃屏的木盒走进舰桥,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这满舰的星辰。琉璃屏上,八处极端地域的三维投影缓缓旋转,曾经的荒芜之地如今已换了模样:暗能量星域的“暗能村”外,连片的暗能灵禾泛着深紫色的光晕,村民们正用特制的“吸能镰”收割麦穗;时空乱流区的“时流村”里,时流灵禾的淡蓝色麦浪在稳定的时空中起伏,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衣角再也不会因时空叠影而模糊;黑洞边缘的“黑缘村”,深紫色的黑缘灵禾根系牢牢扎在土壤里,衡衍村长正带着村民们用灵禾秸秆编织“衡力篮”,用来盛放刚收获的新粮。

陈刚的目光在投影上缓缓移动,停在磁暴高原的画面上——磁原村的镇磁碑旁,新栽的磁原灵禾叶片泛着银白色的光泽,磁衍村长正给一群孩子演示“超导锚刺”的作用,孩子们的小手轻轻触碰叶片,指尖沾到的细碎银光让他们发出阵阵惊呼。“磁原村的稳磁泉,现在能灌溉多少亩地了?”他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

“稳磁泉的泉水经过灵禾根系的净化,已经能灌溉三百多亩耕地了。”禾穗调出磁原村的详细数据,“磁衍村长说,今年冬天要种两季‘磁原麦’,等明年春天,就把多余的粮食运到凡根枢纽,分给其他需要的村落。对了,他们还寄来了这个。”禾穗从木盒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银白风铃,风铃的每一片“铃叶”都是用磁原灵禾的秸秆制成,轻轻一晃,发出的声音清透得像极寒冰原的融水。“孩子们说,这叫‘镇磁铃’,挂在舰上,能保佑咱们下次去的时候,再也遇不到磁暴海啸。”

陈刚接过风铃,指尖触到秸秆的纹理,粗糙却温暖。他想起三个月前在磁暴裂隙里,那道几乎要将他吞噬的青紫色磁暴本源,是磁原灵禾的超导根系连成的网络,像一双双温暖的手,将他从绝境中拉了回来。“雷虎呢?还在货舱里折腾那些灵禾种子?”他笑着问道,脑海里浮现出雷虎那副粗中有细的模样——这位曾经只会用蛮力的修士,如今给种子分类时,会细心地在每个袋子上贴满标签,注明产地、特性,甚至还有播种时需要注意的温度和湿度。

“早折腾完了,现在正跟修士们在甲板上晒灵禾种呢。”禾穗指了指舰桥外的甲板,透过透明的舷窗,能看到雷虎高大的身影正弯腰翻动摊在油布上的种子,阳光洒在他的背上,给那身黑色的修士服镀上了一层金边。“他说要把这些种子晒得再干些,这样运到新发现的‘雾隐星’时,存活率能高些。对了,雾隐星的探测报告也出来了,那里的环境有点像当初的毒瘴沼泽,但磁场更强,还有间歇性的毒雾喷发。”

陈刚走到舷窗边,看着甲板上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从最初组建凡根联盟,到如今八域农耕成功,这条路走了整整五年。五年里,他们见过暗能量撕裂的土地,见过时空乱流吞噬的村落,见过强磁暴扭曲的铁器,每一次都以为走不下去了,却总能在绝境中找到希望——那希望,是青禾在培育舱里熬红的双眼,是雷虎带领修士们筑起防护阵时流下的汗水,是八域村民们在试种失败后,依旧愿意递来一碗热粥的信任。

“舰内广播:即将抵达凡根枢纽,预计十分钟后停靠。请各位成员做好准备。”柔和的提示音在舰内响起,打断了陈刚的思绪。他抬头望向远方,一颗泛着淡金色光芒的星球正从星海中缓缓浮现——那是凡根联盟建立的第一座跨域农耕枢纽,也是他们此行的终点。枢纽的地表上,连片的灵禾田顺着地形起伏,田埂间的“农耕纪念碑”高耸入云,碑身上刻着八域村民共同书写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带着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

深海探索号缓缓停靠在枢纽的停机坪上,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麦香与泥土气息的风涌了进来。陈刚走下舷梯,第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最前面的暗能村老村长——老人拄着一根用暗能灵禾秸秆做的拐杖,拐杖顶端嵌着一块小小的暗能晶,泛着淡淡的深紫色光芒。看到陈刚,老人快步走上前,握住他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人发痒,却暖得像太阳。

“陈盟主,咱们暗能村的‘暗能稻’,今年收了八千多斤!”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自豪,“我让孩子们装了两百斤新米,放在那边的马车上,您一定要带回去尝尝,比当年您第一次给我们的‘跨宇灵种’,好吃多了!”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陈刚看到一辆装满粮袋的马车,粮袋上印着“暗能村”三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老村长,您太客气了。”陈刚笑着说道,目光扫过人群——时流村的时衍带着村民们织的“时序布”,布上绣着灵禾与时空锚的图案,针脚细密得能看出织者的用心;极冰村的融衍捧着一个保温木盒,盒盖上刻着“暖融”二字,“这里面是‘暖融面’,用极冰灵禾磨的粉做的,在-50c的低温下都不会冻硬,您带着路上吃。对了,还有这个‘暖融符’,是用灵禾秸秆做的,贴在身上,冬天再冷也不怕。”

陈刚一一接过大家递来的礼物,双手很快就被装满了。他转身看向身后的深海探索号,雷虎和修士们正推着装满灵禾种子的推车走下来,青禾则捧着一摞《多元农耕志》的复刻本,分发给每一位前来迎接的村民。“这本《农耕志》,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凡根联盟的,是咱们八域所有人的。”陈刚举起手中的复刻本,声音在停机坪上回荡,“里面记着咱们怎么在暗能量里撒下第一粒种子,怎么在时空中守住第一片耕地,怎么在黑洞边、辐射里、冰原上、流沙中、毒瘴间、磁暴下,把绝望变成希望。今天把它交给大家,是想告诉所有人——凡仙本就同源,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难的地方,都能长出庄稼,都能有家。”

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里夹杂着孩子们的欢呼。暗能村的那个少年,也就是当年第一个敢吃暗能灵禾米饭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半大的小伙子,他举着手中的“吸能镰”高声喊道:“陈盟主,明年我们要在暗能村种‘跨域灵稻’,把暗能村的稻子,种到磁原村去!还要种到时流村、黑缘村,让所有地方都能吃到咱们暗能村的粮食!”

少年的声音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时流村的村民说要教其他村落织“时序布”,让大家都能抵御时空叠影;黑缘村的工匠说要打造更多“衡力农具”,帮助村民们更轻松地耕种;辐云村的医者说要提炼灵禾的“抗辐成分”,制成药膏,帮那些曾被辐射伤害的人恢复健康;流沙瀚海的沙衍村长则说,要把“固沙灵禾”的种植方法教给所有沙漠地区的村落,让流沙变成绿洲。

夕阳西下时,凡根枢纽的灵禾田上空,升起了八盏孔明灯。每一盏灯上都画着一株灵禾,暗能灵禾的深紫、时流灵禾的淡蓝、黑缘灵禾的深紫、辐云灵禾的青绿、极冰灵禾的橙红、瀚沙灵禾的土黄、瘴泽灵禾的碧绿、磁原灵禾的银白,八色光芒在暮色中缓缓升空,与远处的星辰融为一体。陈刚站在田埂上,看着孔明灯越飞越高,心中想起了很多人——想起了暗能村那位在试种时守在田边,三天三夜没合眼的老农;想起了时流村那位为了保护灵禾苗,不顾危险冲进时空乱流的少年;想起了黑缘村那位在引力裂隙外,不断输送衡力能量,直到力竭的修士……正是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这万域农耕的传奇。

“盟主,喝杯茶吧。”禾穗端来一杯温热的茶,茶杯是用极冰灵禾的秸秆烧制的,杯壁上印着八域灵禾的图案。“这是用八域灵禾的麦穗混合煮的‘万域茶’,青禾说,每一种灵禾都代表着一段故事,喝下去,就能记住咱们走过的每一步。”

陈刚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先是带着暗能灵禾的醇厚,接着是时流灵禾的清冽,然后是黑缘灵禾的温润,辐云灵禾的清新,极冰灵禾的暖意,瀚沙灵禾的质朴,瘴泽灵禾的清甜,最后是磁原灵禾的清透,八种味道在舌尖交织,像一场跨越万域的旅行。他想起初遇凡根联盟时,有人问他:“极端地域那么多,环境那么恶劣,你怎么敢肯定能种出庄稼?”那时他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答案不在嘴里,而在每一次播种、每一次灌溉、每一次守护里。

如今,他有了答案——不是他敢,是凡俗百姓敢在暗能量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是修仙修士敢在时空中筑起守护的屏障,是大家一起敢闯、敢拼、敢不放弃,才让这荒芜之地长出了庄稼,让绝望之中有了希望。

夜幕降临时,凡根枢纽的广场上燃起了篝火。八域的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灵禾的秸秆在火中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是在为这万域农耕的传奇伴奏。陈刚坐在篝火旁,看着孩子们围着《多元农耕志》的复刻本,听老人们讲当年种灵禾的故事:讲暗能量里,他们如何用“本源锚”稳住灵禾的根系;讲时空中,他们如何用“时序晶”修复破碎的时空;讲黑洞边,他们如何用“衡力柱”抵御强引力的拉扯;讲辐射星云中,他们如何用“净辐晶”净化有毒的土壤;讲极寒冰原上,他们如何用“暖融柱”融化永冻的冰层;讲流沙瀚海里,他们如何用“固沙晶”固定流动的沙粒;讲毒瘴沼泽中,他们如何用“清瘴晶”中和致命的毒素;讲磁暴高原上,他们如何用“超导锚”吸收狂暴的磁能……

篝火渐渐熄灭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阳光洒在灵禾田上,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无数个小小的太阳。陈刚站起身,望向远方,凡根枢纽的钟声缓缓响起,钟声里带着希望,带着新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他知道,他的旅程或许告一段落,但凡根联盟的农耕之路,才刚刚开始——雾隐星的探测已经启动,新的灵禾培育正在筹备,更多的村落等着他们去帮助,更多的荒芜之地等着他们去开垦。

《多元农耕志》的最后一页,留着一片空白,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凡仙同心处,皆是农耕乡。下一页,等你来写。”陈刚轻轻合上书本,将它递给身边的一个孩子——那是磁原村的一个小姑娘,手里还攥着一个没做完的“镇磁铃”。“这本书,以后就交给你们了。”他笑着说道,“等你们长大了,要把它写得更厚,让更多的地方,都能长出灵禾,都能有丰收的喜悦。”

小姑娘接过书本,用力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陈刚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万域农耕的薪火,已经传下去了。

太阳渐渐升起,照亮了凡根枢纽的每一寸土地,也照亮了这跨越万域的农耕之路。深海探索号的舰笛声在星空中回荡,像是在与这片土地告别,也像是在迎接新的旅程。陈刚站在舰桥上,看着凡根枢纽渐渐远去,看着那片由八域灵禾组成的彩色海洋,心中满是坚定。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极端地域,新的艰难险阻,但他不怕——因为他知道,凡仙同心,万域可耕;因为他知道,只要心中有希望,手中有种子,脚下有土地,就没有开垦不了的荒芜,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这万域农耕的传奇,终将在星辰大海间,继续书写下去,直到每一颗星球,都能长出丰收的庄稼,直到每一个生命,都能拥有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