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龙走进寒丹工坊沉重的大门里。
两扇大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将崖外呼啸的风雪隔绝。
门内是一个空旷巨大的石殿,寒气比外面更甚;
四壁和穹顶皆是由玄冰岩凿成,泛着幽幽的冷光。
几盏长明灯在角落里摇曳,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冰晶,
也照亮了石殿中央站着的七八道略显拘谨的身影。
这些都是被指派到这座边缘工坊的弟子,修为多在炼气中期到后期。
他们衣着普通,脸上带着几分忐忑,又混杂着难以抑制的好奇。
他们早已听闻丹堂那场惊世骇俗的比试,此刻终于见到了传闻中的正主。
林羽龙目光扫过这些年轻的面孔,平静无波。
他走到众人面前,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口,声音清朗,在这空旷的殿宇中回荡:
“我是林羽龙。从今日起,一年之内,由我主持此间工坊。
我知道,你们或许听过关于我的种种传闻,或褒或贬。”
弟子们屏息凝神。
“外界皆言,我欲以奇技淫巧颠覆传统。”
林羽龙继续道,语气平淡却自带一股力量。
“但我所为,并非为了否定谁,而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可能。
一种能让丹药不再如此稀缺,能让更多同门受益。
也能让我玄冥宗丹药在对外竞争中重获优势的可能。”
他顿了顿,观察着弟子们的反应,看到他们眼中的好奇渐渐压过了不安。
“这条路,前人未曾走过,注定不会平坦,
甚至会招来非议与阻碍。
选择留在这里,意味着你们选择了一条与主流丹堂不同的路。
可能会辛苦,可能会遭遇不解。”
一名胆子稍大的年轻弟子忍不住出声,带着敬意也带着疑惑:
“林长老,我们,我们资质普通。
在丹堂也只是做些处理药材的杂役,真的能帮上您吗?
您说的新方法,我们能学会吗?”
林羽龙看向他,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我要做的,恰恰不是依赖某个人超凡的天赋或经验,
而是试图将炼丹过程中,那些最繁复、最耗时、也最容易出错的环节。
变得清晰、稳定、可重复。
需要的不是绝世天才,而是细心、耐心,以及对新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
他这番话,说到了这些底层弟子的心坎里。
他们平日接触不到核心丹诀,只能打杂,何尝不渴望能真正参与到炼丹之中?
林羽龙的话,像是一点星火,落在了干涸的心田上。
“弟子赵明,愿追随林长老,学习新法!”
刚才出声的弟子率先躬身行礼。
“弟子李红玉,愿意留下!”
“还有我,孙小海!”
一时间,众人纷纷表态,眼神中燃起了热切的光芒。
他们或许不懂高深的道理,但他们能感觉到。
这是一个可能改变他们庸常命运的机遇。
林羽龙点了点头:
“好。既然如此,我们便从第一步开始。”
他没有立刻传授高深技法,而是带着弟子们。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将这座尘封已久的工坊彻底清理、规整。
他亲自检查地火脉络,刻画基础聚灵阵,
规划出药材处理区、丹炉区以及他计划中的核心区域,丹阵演练区。
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意无意地观察着每个弟子的心性。
赵明手脚麻利,心思灵动;李红玉沉稳细心,对药材特性有超乎常人的敏感;
孙小海则对符文线条颇有兴趣,学得极快。
林羽龙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清理工作完成后,林羽龙将众人召集到丹阵演练区。
他取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玄铁板,约磨盘大小,
上面已然刻画了无数繁复而精密的纹路,构成了数个同心圆环,圆环上分布着许多凹槽。
“此物,我称之为‘模块化丹阵盘’。”
林羽龙将阵盘置于特制的石台上,与地火脉相连。
“它并非要取代丹师,而是要成为丹师最可靠的工具。”
弟子们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罗盘”。
林羽龙开始讲解,他的讲解深入浅出,结合了阵法、符文与丹道的基础原理:
“传统炼丹,火候控制全凭丹师个人经验与神识感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而此阵盘,可将不同的火候要求,分解为标准的灵纹回路。”
他拿起几块不同属性(火、木、土)的低阶灵石,嵌入阵盘外围的不同凹槽中。
“这些灵石,提供基础能量。通过激活内圈不同的灵纹组合。”
他手指轻点,注入一丝灵力,阵盘上的纹路次第亮起,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晕。
“便可模拟出诸如‘文火慢焙’、‘武火急攻’、‘阴阳调和’等标准火势。
其温度、持续时间,皆可由阵法精确控制,误差极小。”
一名弟子恍然大悟:
“就像,就像用标准的尺子量布,代替用手大概比划?”
“比喻得不错。”
林羽龙赞许地看了那名弟子一眼。
“但这阵盘的作用不止于此。它最核心之处,在于‘协同’。”
他指向阵盘中心区域,那里空置着,纹路也更为复杂玄奥:
“标准火工由阵盘负责,解放了丹师的大部分精力。
而丹师要做的,是将神识集中于这核心区域,
引导各种药性精华在预设的‘火路’框架内,进行融合、反应、乃至最终的‘赋灵’。
阵盘保证了‘火’的稳定,而丹师则专注于‘药’的灵性。
此为‘人机协同’,亦可称为‘工坊协同’。”
弟子们听得目眩神迷,他们从未想过,炼丹还能这样进行!
这既避免了完全依赖机器可能导致的丹药“呆板失魂”,
又极大地降低了因火候不稳导致的废丹率,
尤其适合大批量炼制基础丹药,和部分中等难度的丹药。
“林长老,这,这真是太奇妙了!”
赵明激动地说。
“这样一来,像我们这样的弟子,只要熟悉了阵盘操作和药性原理,
岂不是也有可能独立炼制出品质稳定的丹药?”
“理论上,是的。”
林羽龙肯定道。
“但这需要大量的练习,以及对丹道根本原理的深刻理解。
阵盘是工具,无法替代你们对‘道’的追求。
它只是为你们扫清了一些前进道路上最基础的障碍。”
接下来的日子,寒丹工坊进入了紧张的“实训”阶段。
林羽龙亲自示范,手把手教导弟子们如何校准阵盘。
如何根据丹方设置灵纹序列,又如何在对的时候投入神识,引导药性。
失败是难免的。
阵盘调试不当,灵石能量耗尽未及时更换,
神识投入的时机偏差,都导致了一炉炉药材化为灰烬或废丹。
每次失败,林羽龙都会召集众人,仔细分析原因,调整方案,绝不苛责。
工坊内弥漫着焦糊味,但也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和求知的氛围。
柳玉灵偶尔会来,每次都只是静静地在远处看一会儿,从不打扰。
她看到那些原本在丹堂畏畏缩缩的底层弟子。
在这里竟能围着林羽龙激烈争论某个符文节点的作用;
看到他们因为成功控制住了一次微小的火候波动而欢呼雀跃;
看到他们眼中那种被点燃的光彩。
她知道,林羽龙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
半个月后的一个深夜。
工坊内依旧灯火通明。
中央最大的丹炉旁,林羽龙负手而立。
赵明和李红玉则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那座已经过数次改进的“模块化丹阵盘”。
炉火通过阵盘的精确转化,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平稳状态。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这一次,异常纯净。
孙小海和其他弟子紧张地守在周围,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已经连续失败了七次,这是第八炉“辟谷丹”,一种最基础但需求量巨大的丹药。
时间一点点过去。
当预定的最后一个灵纹回路光芒黯淡下去时,林羽龙微微颔首。
赵明深吸一口气,按照练习了无数次的手法,打出了收丹诀。
丹炉开启的瞬间,一股更加精纯的香气扑面而来!
没有焦糊,没有异味。
炉底静静地躺着十二颗圆润饱满、色泽均匀的辟谷丹,每一颗都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成了!我们成了!”
李红玉第一个叫出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赵明拿起一颗丹药,仔细感受着其中的药力,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
“林长老,这,这成色,几乎堪比丹堂资深弟子出手了!
而且,我们这次用的药材,比标准份量还节省了一成!”
工坊内瞬间爆发出欢呼声。
弟子们相互击掌,眼眶都有些湿润。
这不仅仅是一炉成功的丹药,这是对他们这半个月来所有努力,和坚持的最大肯定。
也是对这种新方法可行性的最有力证明!
林羽龙看着眼前这些兴奋的年轻面孔,看着那炉成功的丹药。
他平静的眼眸中也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他拿起一颗辟谷丹,丹药在他指尖微温。
这炉辟谷丹,品质并非绝世,数量也谈不上惊人。
但它是一个火种。
一个由底层弟子亲手点燃,证明创新并非虚妄的火种。
这火光虽然微弱,却顽强地在这僻静的寒丹工坊里燃烧起来,照亮了一小方天地。
林羽龙心中明了炼丹技法的变革,或许就将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