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理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没有落下。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昏黄的光线将他脸上的皱纹照得愈发深刻。电脑屏幕上,文档标题的位置还空着。
他想起三个月前自己写的那篇文章,用词犀利,质疑那个叫林枫的年轻人不过是利用家长焦虑的投机者。当时他信心十足,觉得自己在扞卫某种专业底线。
可现在……
他端起已经冷掉的茶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微微皱眉。这几个月,林枫的动向几乎成了科技圈的晴雨表。“守护者”系统拿下多个重要订单,“灯塔”计划稳步推进,最近更是传出突破海外技术封锁,与“烛龙”实验室达成合作的消息。
这些消息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他脸上。
昨天和一位在投资圈的老友吃饭,对方醉醺醺地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刘啊,这次你看走眼了。那个林枫,不简单。听说上面都很关注他的动向。”
上面?哪个上面?刘明理没问,但心里明白。
他重新将手指放在键盘上,开始敲打。这一次,他没有选择自己擅长的育儿领域,而是破天荒地写起了科技评论。
《从智能育儿到核心技术突破,林枫的产业报国之路》
这个标题让他自己都愣了一下。但思绪一旦打开,就再也停不下来。他写到“守护者”系统对数据安全的意义,写到“灯塔”计划的前瞻性,更重点写了这次供应链突破背后展现的战略眼光。
“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林枫和他的团队展现了中国企业家的担当。他们不再满足于应用层面的创新,而是勇敢地向产业链上游进军,向核心技术发起挑战。这种转变,值得所有企业家深思……”
写完最后一个字,刘明理长长吐出一口气。他知道这篇文章发表后会引来多少非议,那些曾经为他叫好的读者会如何嘲讽他的“变脸”。但他还是点击了发送。
有些话,总要有人说。
几乎在文章发表的同时,赵敏就冲进了林枫的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
“林总!您快看!”她把手机直接递到林枫面前,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是刘明理,他写了一篇长文,把咱们夸上天了!”
林枫接过手机,快速浏览着文章内容。王海闻声也跟了进来,凑在旁边一起看。
“啧啧,这刘专家转性了?”王海忍不住感叹,“上次还把咱们批得一文不值,这次倒好,直接封神了。”
林枫把手机还给赵敏,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舆论就像风,今天往东吹,明天往西吹。别太当真。”
“可是林总,”赵敏仍然难掩兴奋,“这可是刘明理啊!他在业内的影响力……”
“正因为是他,才更要冷静。”林枫打断她,“去告诉公关部,可以适当配合宣传,但重点要放在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上,不要过度炒作个人。”
赵敏连忙点头:“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等两人离开,林枫才重新坐回椅子上。他打开那篇文章,又仔细读了一遍。
不得不说,刘明理很会写。文章不仅准确把握了他们近期的战略动向,更巧妙地将这些商业行为提升到了“产业报国”的高度。这样的定位,对他们接下来的发展确实有利。
但他心里清楚,刘明理的转向,与其说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不如说是对实力和趋势的低头。在这个圈子里,永远都是实力说话。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清雅发来的消息。三个孩子在游乐场玩的视频,笑声清脆悦耳。
他看着视频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样子,眼神渐渐柔和。
这一切的奋斗,不就是为了让这样的笑容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吗?
他回复了一句“晚上见”,然后关掉了手机屏幕。
窗外,夕阳正在西沉,整座城市渐渐亮起灯火。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正在奋斗的故事。
而他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刘明理的这篇文章,像一声转向的号角,宣告着一个新的开始。但从今往后,每一步都要走得更稳,更扎实。
因为这一次,他站在了更高的地方,也肩负着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