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舍我其谁之围棋少年李浩 > 第186章 跟拍任务与赛场的注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章 跟拍任务与赛场的注视

松果视频的会议室里,总监把平板往桌上一放,屏幕上是“阳明杯”中日韩围棋精英邀请赛的报名名单,“九州道场 李浩”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出来。

“你们看,”总监敲着屏幕,语气带着兴奋,“这几天网上全是讨论阳明杯的,咱们台要是能拿到独家跟拍权,流量绝对爆。尤其是这个李浩,九州道场出来的,跟盛景初他们是同门,自带话题度。”

唐子妍和程了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唐子妍刚想说李浩性子低调,不太喜欢被镜头围着,就听总监继续道:“子妍,你是李浩的未婚妻,跟他沟通方便;程了,你跟盛景初熟,九州道场那边也好对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俩了。”

程了眨眨眼,看向唐子妍:“这倒是个好机会,既能给李浩加油,又能做期好节目。”唐子妍犹豫了下,还是点了头——她知道李浩虽然不爱张扬,但这次比赛对他意义不同,能有镜头记录下他的赛场瞬间,或许也是件值得的事。

散会后,唐子妍给李浩发消息:【我们台要跟拍阳明杯,我和程了过来,不打扰你吧?】

李浩很快回复,附带一个惊讶的表情包:【你们来?太好了!就是……别拍我输棋的样子,太丢人。】

程了凑过来看消息,笑着打趣:“他还挺有自知之明。”唐子妍拍了下她的胳膊,眼里却藏不住笑意。

两人很快收拾好设备,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去了比赛地。场馆外已经围了不少记者和棋迷,举着相机和应援牌,热闹得像过节。唐子妍和程了挂着工作证往里走,远远就看见李浩正在检录处报到,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衬衫,手里攥着棋谱,正低头跟工作人员说着什么,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认真。

“他好像有点紧张。”程了举着摄像机,悄悄拍下这一幕。唐子妍嗯了一声,心里有点软——平时在道场里,他总像个可靠的大哥哥,此刻站在跨国赛事的赛场前,倒露出了几分青涩。

首场比赛开始前,唐子妍趁着间隙找到李浩,递给他一瓶温水:“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李浩接过水,指尖碰到她的手,脸微微发红:“我没事,就是……看到佐藤九段坐在对面,有点不敢相信。”

程了举着相机在旁边记录,忍不住插了句:“佐藤九段昨天还说,最期待和九州道场的棋手交手呢。”李浩眼睛一亮:“真的?”

“骗你干嘛。”程了朝他举了举相机,“好好下,我们全程记录,给你做个独家纪录片。”

比赛开始后,唐子妍和程了坐在媒体席,镜头一直对着李浩。他的棋风果然如盛景初所说,稳得像座山,面对佐藤九段凌厉的攻势,不急不躁,每一步都守得滴水不漏。中间有几次,佐藤九段下出险招,唐子妍都替他捏了把汗,却见他总能在看似绝境的地方,找到一条迂回的生路。

“他这步‘钝刀割肉’用得妙啊。”程了低声赞叹,镜头稳稳地捕捉着棋盘上的变化,“看着慢,其实每一刀都在缩小对方的地盘。”唐子妍点点头,目光落在李浩专注的脸上——他紧抿着唇,眉头微蹙,完全沉浸在棋局里,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

中场休息时,李浩出来喝水,看到镜头立刻摆手:“别拍了别拍了,刚才差点被反杀。”唐子妍递过毛巾:“已经很棒了,佐藤九段的表情都凝重了。”李浩嘿嘿一笑,接过毛巾擦了擦汗,眼里却亮得很——那是棋逢对手的兴奋。

首场比赛结束,李浩以半目的微弱优势获胜。走出赛场时,他看到唐子妍和程了举着相机等在门口,忽然有点不好意思,挠着头说:“运气好,运气好。”

程了把相机往他面前凑了凑:“说两句呗,现在全网都在看直播呢。”李浩对着镜头,想了半天,憋出一句:“谢谢我未婚妻,她给我贴的止痛膏,让我爷爷关节不疼了,我才能安心来比赛。”

唐子妍在旁边听得脸红,伸手掐了他一把,却被程了的相机忠实地记录下来。屏幕前的观众瞬间沸腾,弹幕刷得飞快:

“这狗粮我先干为敬!”

“原来高手的背后,都有个会配药膏的未婚妻!”

“九州道场的棋手都这么可爱吗?”

总监在台里看着实时数据,笑得合不拢嘴,给唐子妍发消息:【就这么拍!接地气,有温度,比拍那些冷冰冰的棋局好看多了!】

傍晚的庆功宴上,李浩被几个外国棋手围着交流棋艺,唐子妍和程了坐在角落,看着他用不太流利的英语比划着,忍不住笑。程了举着果汁杯:“看来咱们这跟拍任务,完成得不错。”

唐子妍碰了下她的杯子,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李浩身上,他正好转头看过来,四目相对,他朝她举了举杯,眼里的笑意比灯光还亮。她忽然觉得,这场跟拍不仅记录了他的赛场瞬间,更记录了他们之间——那些藏在镜头背后的,无声的牵挂与骄傲。

夜色渐深,程了编辑着当天的素材,唐子妍凑过去看,画面里李浩对着镜头傻笑的样子,和他在棋盘前沉稳落子的样子交替出现,竟有种奇妙的和谐。

“明天还有一场,”程了保存好文件,“继续加油,李太太。”

唐子妍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不管比赛结果如何,能这样陪着他,看着他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发光,就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