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临安返回襄阳的那日,恰逢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岳飞骑着战马踏入岳家军大营时,战袍下摆还沾着宫门前的尘土,眉宇间虽带着朝堂博弈的疲惫,目光扫过营外荒芜的田垄与百姓残破的茅屋,却瞬间多了几分沉毅。韩靖、张宪、牛皋等将领早已列队等候,见他归来,齐齐拱手:“参见将军!”

岳飞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亲兵,抬手抹去额头的雨珠,声音温和却坚定:“陛下有旨,命我等驻守襄阳,安置流民,整军备战。北伐之事虽暂搁,但民心不稳,军无根基,何谈北上?从今日起,全军分作两班——一班操练兵马,守卫防线;一班随我开垦荒田,修补民屋!”

牛皋闻言,挠着后脑勺上前一步:“大哥,咱们是打仗的兵,哪懂耕田修屋啊?不如让地方官去管这些琐事,咱们专心练兵多好!”他手中的熟铜锏往地上一顿,溅起些许泥点,满脸的不情愿。

岳飞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营外蜷缩在破庙里的流民:“牛皋,你看那些百姓,多是从荆湖逃难而来,房屋被战火烧毁,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咱们吃的粮草取自百姓,若不能让他们安居,日后谁还肯支持咱们北伐?”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当年在相州从军,我亲眼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如今驻守襄阳,便是要让这里的百姓有饭吃、有屋住,这才是抗金的根基啊!”

韩靖上前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属下昨日巡查时发现,襄阳城西有大片荒田,只需引水灌溉便可耕种;城北的破屋多是梁柱受损,修补后便能住人。属下已联络了当地的老农夫,他们愿教弟兄们耕田之法。”

岳飞眼中露出赞许,当即下令:“张宪率前军修补民屋,优先修缮破庙和孤儿寡母的住所;韩靖带中军清理荒田,疏通灌溉水渠;牛皋,你率后军护送百姓返乡,顺便征集农具和种子——记住,百姓的东西,一分一毫都不能强取,若有违反军法者,军法处置!”

次日天刚蒙蒙亮,襄阳城外便热闹起来。张宪带着将士们扛着木料、提着石灰来到城北,只见百姓们早已在路口等候,一位白发老者握着张宪的手,激动得声音颤抖:“将军,我们以为官兵只会打仗,没想到还会帮我们修房子啊!”张宪笑着摆手,指挥将士们分工:力气大的搬木挑砖,心灵手巧的修补窗棂,还有人帮着百姓清理屋中的瓦砾,原本破败的街巷很快响起了凿木声和欢笑声。

城西的田垄上,岳飞挽着裤腿,赤着双脚踩在泥泞的田里,手中握着锄头,正跟着老农夫学习耕地。他学得认真,锄头落下的角度、翻土的力度都细细揣摩,不一会儿额角便渗出了汗珠。韩靖提着水壶走来,递给他水囊:“将军,歇会儿吧,弟兄们都在说,您这节度使当得比农夫还卖力。”

岳飞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望着眼前连绵的荒田渐渐被翻成黑黝黝的土地,眼中满是希冀:“当年在太行跟随王彦兄,他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咱们自己耕种,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接济百姓,日后北伐,便无粮草之忧了。”他忽然指向田埂上玩耍的孩童,那些孩子昨日还因饥饿啼哭,今日却捧着将士们分的干粮,笑得眉眼弯弯,“你看那些孩子,他们便是中原的希望。待他们长大,若能望见东京的城墙安然无恙,咱们的仗便没白打。”

韩靖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一暖。他想起自己寻找师姐许依依的初衷,不也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吗?“将军放心,属下已让人在田边搭建了粥棚,每日供应两餐热粥,流民们都愿意留下来耕田了。”他顿了顿,又道,“昨日收到江湖朋友的消息,师姐可能在东京附近活动,待襄阳安稳后,属下想请假前往探查。”

岳飞点头应允:“去吧,路上小心。若有消息,及时传回。北伐之日,咱们不仅要迎回二圣,还要让离散的亲人团聚。”他重新握紧锄头,用力刨开一块硬土,“等这里的稻子成熟,咱们的兵也练好了,便是北伐之时!”

日子一天天过去,襄阳城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城北的破屋被修补一新,屋顶盖着新的茅草,窗棂上还贴着百姓自制的红纸;城西的荒田种上了冬小麦,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摇曳,田埂上挖通的水渠引来江水,潺潺流淌;营中将士与百姓相处融洽,将士们教百姓拳脚防身,百姓们则教将士们纺纱织布,连牛皋都学会了编竹筐,虽然编得歪歪扭扭,却被百姓们当作宝贝收藏。

一日傍晚,岳飞正在营中查看操练图谱,亲兵来报,说城西的老农夫带着百姓送来几筐新摘的萝卜。岳飞连忙起身迎接,老农夫捧着一个最大的萝卜递给他:“岳将军,这是咱们自己种的萝卜,脆甜得很!多亏了您和将士们,咱们才有田种、有屋住,这萝卜您一定要尝尝!”

岳飞接过萝卜,掰下一半递给身旁的亲兵,又将剩下的一半分给老农夫:“大爷,这是咱们一起种的,该大家一起吃。”他邀请老农夫坐下,问道,“如今还有什么难处吗?若缺农具或种子,尽管跟我说。”

老农夫连连摆手,眼中满是感激:“没有难处了!将士们帮我们修了屋、开了田,还帮我们赶走了附近的流寇。咱们都商量好了,等明年收成了,要给军队送一半的粮食,支持将军北伐!”

送走老农夫后,岳飞走到营外的高坡上,望着襄阳城的万家灯火。秋夜的寒风吹起他的战袍,远处传来将士们的操练声与百姓的纺车声,交织成一曲安宁的乐章。张宪不知何时走到他身旁,轻声道:“将军,如今襄阳民心归向,粮草充足,将士们也操练得差不多了,是不是该向陛下上书,请求北伐了?”

岳飞望着北方的夜空,那里有东京城的方向,有二圣蒙尘的屈辱,也有中原百姓的期盼。他握紧拳头,声音低沉却有力:“再等等。王彦兄在荆湖治理民政,尚未稳固;咱们的水师还需操练,以应对黄河防线。待开春后,稻种播下,荆湖安稳,便是上书之日。”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北伐之事,我从未忘记。待时机成熟,我必率岳家军,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还天下一个太平!”

月光洒在岳飞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营中灯火点点,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不久后的北伐之路,虽布满荆棘,却终有曙光。韩靖站在坡下,望着岳飞的背影,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他知道,襄阳的安宁只是暂时的,当北伐的号角吹响,他不仅要追随岳飞征战沙场,还要在乱军中寻回师姐,让她亲眼见证这太平盛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