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陕北高原的清晨,寒风依旧凛冽,但叫花子坡附近新建的训练场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与洛普同志那边紧张的外交谈判同步,另一场深刻的变革也在萧然的推动下,于八路军内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训练场边缘,萧然与特务团团长江涛并肩站立,看着场下正在接受侯亮平特战排指导进行战术演练的战士们。

这些战士精神饱满,动作迅猛,与以往相比,身上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干气质。

“萧顾问,”江涛看着场下的队伍,语气中带着感慨。

“侯亮平这小子,是真有本事。他带来的那套‘特战’理念,什么‘小群多路’、‘渗透破袭’、‘斩首行动’,听着就带劲!咱们以前打仗,就知道猛打猛冲,现在才明白,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

萧然微微一笑,目光扫过训练场:“江团长,特战思维的核心,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是精准打击敌人的要害。

这不仅适用于小股部队,其精髓——比如对情报的重视、对机动性的追求、对单兵素质的极致要求——同样可以提升大部队的作战效能。”

“是啊!”江涛深有感触地点头,“吴烈师长那边,已经决定在警卫师下面专门成立一个特战营,就由侯亮平亲自抓训练。

吴师长说了,这个营练出来,不光是自己能打,更要成为种子,把这种新的打法传播到其他部队去!这可是能带动咱们全军战斗力提升的大好事!”

“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萧然赞许道,“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不仅要有先进的武器,更要有与之匹配的先进战术思想。”

这时,一名传令兵跑步过来,敬礼后递上一份文件:“报告萧顾问,江团长!彭老总命令!”

江涛接过文件,快速浏览后,脸上露出振奋的神色,他将文件递给萧然:“萧顾问,彭老总正式下令,由您全权负责我们特务团的全面整编和装备配给工作!团里上下,包括我在内,一切听从您的指挥!”

萧然接过命令看了看,点了点头:“好,江团长,那我们就立刻开始。”

说着,两人来到了特务团的团部,在路上,萧然的脑海飞转,给特务团的编制和火力以及作战思维进行了整体的模拟和构思。

坐下以后,萧然,开口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确特务团的核心职责。它不同于需要面对大规模阵地战的野战部队,你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确保总部和各位老总们的绝对安全。

这意味着,你们要应对的主要是小股敌特的渗透、破坏,以及首长们日常活动以及出行时的安全警卫。”

江涛神色一凛:“我明白!保卫总部和老总们的安全,是我们特务团存在的根本!

以前咱们装备差,只能靠战士们用命去挡,现在有萧顾问您在,咱们一定能打造成一支让敌人无从下手的铁盾!”

“光是铁盾还不够,还要是能快速移动、随时能打出致命一击的铁拳。”

萧然接过话头,“基于你们的职责,我制定一个整编方案,核心就是三点:快速机动、强大火力、先进防护。”

他指着远处停放着的一排排车辆:“首先是机动性。我们必须实现全团机械化。我调拨了15辆‘猛士’防弹越野车,配备给连级以上指挥员。这些车防弹和越野性能卓越,在需要快速转移首长时,它们是移动的堡垒。”

江涛看着那些威猛的越野车,眼中放光:“太好了!有了这些车,老总们出行,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

“不止于此,”萧然继续道,“考虑到我们这里多是山路,大部分都是泥土道路,条件复杂,我还为全团配备了300辆‘征途’四轮运输车和100辆‘五羊’自卸三轮车,用于部队的快速投送和物资搬运。

另外,还有5辆‘解放’大卡,用于重装备运输。这样一来,无论是要驰援哪个方向,还是要整体转移,我们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这机动能力,比以前全靠两条腿,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江涛兴奋地搓着手。

“对于侦察和通讯以及快速反应,我另有安排。”

萧然带着江涛走到另一片区域,这里整齐停放着几十辆军用摩托车,“看,这是20辆‘春风’450mt军用越野摩托,和50辆‘建设’飞鹰125摩托。它们将配属给团直属侦察连。”

他详细解释道:“这些摩托车,体型小,通过性强,能在汽车无法通行的狭窄山路、田埂上快速穿行。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它们可以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敌人眼皮底下;在遇到突发情况,需要护送首长紧急脱离时,它们灵活机动的优势更是无可替代。

想想看,一支装备精良的小分队,乘坐这些摩托,如同尖刀一样插入敌后,或者像风一样迅速脱离险境,这能为我们争取到多少主动权?”

江涛想象着那画面,连连点头:“妙!太妙了!这摩托车队,就是咱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更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接下来是防护。”

萧然的语气变得严肃,“你们的任务性质,决定了可能会遇到近距离的交火,甚至是需要为首长挡子弹的时刻。

因此,我已经为全团两千名官兵,每人配备了一套带有陶瓷插板的防弹衣和一顶特种防弹头盔。”

他拿起一套递过来的防弹衣,敲了敲坚硬的插板:“这东西,能在关键时刻战士们的身体要害,保住战士的命!生存能力,同样是战斗力!”

江涛接过沉甸甸的防弹衣,心情激动:“萧顾问,您考虑得太周到了!兄弟们穿上这个,心里就更踏实了!”

“至于火力,”萧然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除了正常的81式突击步枪,40火箭筒等,我给你们准备的可不是常规配置。这一次不选择56式班用机枪,而是为每个班配备了一挺德制的mG-42通用机枪!”

“mG-42?”江涛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你可以叫它‘希特勒的电锯’,这是德制武器,性能非常优越!”

萧然解释道,“它在欧洲战场已经证明了其恐怖的实力,射速极高,达到了每秒钟1800发,火力持续性远超我们的56式班用机枪,火力强度起码强上一到两倍!

当然,它的子弹消耗也像泼水一样。不过,现在我们有了足够的运输车辆,弹药补给不是问题。

全团配备一百挺mG-42,加上战士们人手一支81式自动步枪,江团长,你想想看,这样的火力密度……”

江涛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脸上涌现出狂喜:“我的老天爷!一百挺这样的‘电锯’?!那要是鬼子敢来摸咱们的指挥部,别说小股部队了,就算他来了一个旅团,咱们特务团也敢跟他硬碰硬地干一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被动转移,憋屈啊!”

“空中威胁也不能忽视。”

萧然补充道,“团里会单独成立一个防空连,配备五具‘前卫-2型’单兵防空导弹。有了它们,鬼子的飞机就别想在我们头上耀武扬威!”

最后,萧然提到了通讯和侦察的升级:“侦察连我还为你们配了30架无人机。其中10架用于夜间侦查的‘夜莺’,20架用于白天的‘蜂鸟’。有了它们,战场对我们就是单向透明的。通讯方面,排长以上配备军用对讲机,班长则配备民用数字对讲机,侦查连则人手配备1台民用对讲机。”

他拿起一个看似普通的酒店服务员款对讲机:“可别小看这东西,它有120个频道,有效通话距离一到三公里,在团内作战时足够用了。

最关键的是,它是数字加密通讯,鬼子那边的电台兵根本无法截获和破解我们的通话内容,保密性能极高。”

江涛拿着那小巧的对讲机,爱不释手:“这玩意儿好!又小又方便,还不怕被偷听!以后指挥调度可就方便太多了!这东西只怕很贵吧?”

萧然心中暗乐,也就是60块钱一个的家伙,每个对讲机还配一个耳机和一个充电电池,贵什么贵?

“装备是基础,关键还在于使用装备的人。”

萧然看着江涛,语重心长,“接下来,我会协助你,以连为单位,全面展开基于‘三三制’的战术配合训练。

侦察、突击、防御、快速机动……所有科目都要按照我制定的特种作战训练手册来,要练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

江涛挺直胸膛,铿锵有力地回答:“萧顾问,您放心!我江涛和特务团全体官兵,保证严格按照您的要求训练!咱们一定把这支队伍,练成保卫总部最锋利的一把刀,最坚固的一面盾!”

接下来,团长江涛按照萧然的要求,将部队建制进行了重新调整,同时,将相应的武器装备快速下放到个人。

从那天起,特务团的训练场上,引擎轰鸣声、机枪射击声、无人机旋翼声、对讲机的呼叫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现代化的练兵交响乐。

江涛的思维方式,在萧然带来的全新理念冲击下,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带领全团官兵投入了日以继夜的艰苦训练。

凭借着过硬的底子和高昂的士气,特务团以惊人的速度蜕变着,迅速成长为一支装备精良、战术先进、反应迅速的精英力量。

这这支部队,在未来的三年抗日战争和八年的解放战争中,牢牢肩负起了保卫八路军指挥中枢的神圣使命,并且获得了不朽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