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科化工泄漏事件严厉的追责与全面的整改为这场突发事件画上了阶段性句号。

但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却没结束。

首先是在舆论场上。最初因“毒气泄漏”谣言而引发的恐慌和质疑浪潮,在林万骁主导的系列危机公关组合拳下,迅速实现了惊天逆转。

龙湖区官方政务平台那场在应急指挥中心进行的直播,成为了舆论转折的关键点。林万骁沉稳镇定的形象、坦诚负责的态度、清晰有力的数据,以及邀请专家和居民代表共同监督的创新举措,通过直播镜头清晰地传递给了公众。

“反应神速!从出事到领导出面直播,也就一两个小时,这效率没得说!”

“数据说话,比什么都强。看到浓度降到安全线以下,心里踏实多了。”

“让老百姓参与监督,这招厉害!说明政府心里没鬼,是真想解决问题。”

“林书记够硬气,该道歉道歉,该追责追责,不像有些地方只会遮遮掩掩。”

类似的评论开始占据各大平台相关话题的主流。多家主流媒体也跟进发表了评论员文章,称赞龙湖区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的“高效应急响应能力”、“开放透明的执政理念”和“对民众关切的真诚回应”。《北江日报》更是以《从“化危”到“机”——看龙湖区如何实现突发事件舆情逆袭》为题,做了深度报道,将龙湖的经验作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和舆情应对的正面案例进行剖析。

舆论的好评,迅速转化为了更高层面的关注和肯定。

在林州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郝立德特意提到了龙湖区的这次事件处理:“龙湖区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处置是得当的,效果是好的。尤其是万骁同志,临危不乱,决策果断,沟通有效,展现了一名主要领导干部应有的担当和素养。这说明我们龙湖的班子是有战斗力的,是经得起考验的!市委对龙湖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是满意的!”

市长许卫东虽然内心复杂,但在公开场合,也不得不顺着基调予以肯定:“龙湖区的应对及时、有力,有效控制了事态,维护了稳定,其做法值得总结。”

而来自省委的肯定,则更具分量。省委书记顾沉舟在一次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不点名地表扬了龙湖区的做法:“……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有的地方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公开透明、依法处置、举一反三,不仅有效化解了危机,还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这样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与会者都心知肚明,这指的就是龙湖。顾沉舟的这番讲话,等于是对林万骁和龙湖区委班子在此次事件中表现的最高肯定。

更让林万骁有些意外的是,连北京某相关部委的内部通讯简报上,也转载了关于龙湖区此次事件处理的经验材料,虽未加评论,但其被选入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关注和潜在的认可。

一时间,龙湖区和林万骁本人,因一次成功的危机处置,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口碑和政治加分。原本可能成为政绩污点的一次事故,反而成了展示龙湖区委区政府现代治理能力和开放自信姿态的窗口。

“书记,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章峰柏在向林万骁汇报工作时,忍不住感慨,“现在外面都说,咱们龙湖不仅经济搞得好,应对突发事件也是一流水平!”

陈亮也笑道:“是啊,经过这么一遭,以后咱们推行什么政策,阻力说不定都能小点。大家看到政府是敢负责、能办事的。”

林万骁听着下属们的议论,脸上并未露出太多喜色,反而更加冷静。他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秩序井然的城市,缓缓说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次我们能‘因祸得福’,靠的不是运气,是平时打下的基础,是关键时刻的担当,是面对问题的坦诚。但是,绝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甚至认为安全事故没什么大不了。”

他转过身,语气严肃起来:“这次的‘福’,是建立在我们处理了一次本不该发生的事故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因为得到了肯定,就放松了安全生产这根弦,那下一次,可能就不会再有‘转祸为福’的机会了!真正的‘福’,应该是再也没有这样的‘祸’!”

他指示章峰柏和陈亮:“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必须真查真改,决不能走过场!要把这次得到的‘好评’,转化为我们狠抓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