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市纪委可能介入的风声,像腊月的寒流,瞬间冻透了赵东来最后的侥幸。他知道,林万骁递出去的那份材料,就是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就会落下。坐以待毙?绝不是他赵东来的风格。困兽犹斗,何况他这条在龙湖盘踞了近十年的地头蛇。

反击,必须反击!就算不能一举翻盘,也要把水搅浑,让林万骁疲于奔命,最好能让他背上“排除异己、打击报复”的恶名,引起上级反感。

他的反击,兵分三路,阴险而老辣。

第一路,网络放箭,杀人诛心。

就在市纪委风声传出的第二天早上,北江省本地一个颇有名气的民间论坛“北江潮声”上,突然冒出了几个热度极高的帖子。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龙湖新书记上任三把火,烧掉的是民主还是异己?》

《数据核查还是政治清洗?揭秘龙湖“一言堂”背后的权力游戏》

《企业家联名呼吁:请给龙湖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

发帖人都是“消息灵通人士”、“资深观察家”之类的马甲。帖子内容看似客观,实则夹枪带棒。它们不直接否认数据造假,却大肆渲染林万骁“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在常委会上搞家长制”,将正常的工作分歧扭曲为政治打压。还含沙射影地指出,林万骁重用像李明坊这样的“亲信”,排斥赵东来等“熟悉本地情况的老同志”,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掌控龙湖,打造“林家天下”。

这些帖子文笔老练,深谙网络传播规律,很快就被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自媒体账号转发,在局部范围内形成了一股不小的舆论漩涡。

第二路,鼓动“民意”,施加压力。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份名为《关于恳请维护龙湖区稳定营商环境暨公正对待企业发展的联名信》的复印件,开始在林州市一些部门和企业圈子里流传。信上罗列了七八家龙湖本地企业的logo和负责人签名,措辞“恳切”,声称龙湖区近期的“剧烈调整”和“过度审查”,已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和投资信心,部分企业“惶惶不可终日”,恳请上级领导关注,避免“矫枉过正”,“挫伤企业家积极性”。

这份联名信,自然是赵东来授意几个与他捆绑极深、且自身也不干净的企业主牵头搞出来的。参与签名的企业,多半是曾经在数据造假中获益,或与“正东公司”有不清不楚往来,此刻生怕被清算的对象。他们被赵东来或利诱或胁迫,硬着头皮在这份“诉苦信”上签了名。

第三路,也是最阴险的一招,借力打力,挑动老同志。

赵东来亲自给几位已经退下来、但资格老、嗓门大的老干部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他语气沉重,痛心疾首:

“老领导,不是我赵东来恋栈权位,实在是看不下去啊!龙湖这么多年积累的家底,不能就这么瞎折腾啊!林书记年轻气盛,想法是好的,但方式方法太激进,完全不把我们这些老同志的经验放在眼里。现在搞得下面干部不敢做事,企业家人心惶惶。数据嘛,以前可能是有水分,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定所有人的工作嘛!再这样下去,龙湖非出大乱子不可!您德高望重,能不能帮忙向上级反映反映情况?不是为了我赵东来,是为了龙湖几十万百姓啊!”

他巧妙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角色,把林万骁的改革举措描绘成不计后果的“瞎折腾”,成功激起了部分对本届班子本就有些看法、或与赵东来私交甚笃的老干部的不忿。

三路出击,招招瞄准林万骁的软肋,威望、民意和上级观感。

龙湖区委宣传部网络科的舆情监测屏幕上,负面帖文的指数直线飙升。部长叶莉莉拿着打印出来的帖子和联名信复印件,急匆匆地敲开了林万骁办公室的门,脸色气得发白。

“书记,您看看!这完全是颠倒黑白,恶意中伤!尤其是这个‘一言堂’的帽子,太恶毒了!还有这联名信,上面这几家企业,哪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他们也好意思代表龙湖的企业家?”

林万骁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看不出丝毫怒气,反而轻轻笑了一声:“动作挺快,花样也不少。看来,赵区长是急了。”

“书记,我们必须立刻反击!我马上组织网评员澄清,联系论坛删帖,同时让区工商联出面,组织真正有代表性的企业发表支持声明!”叶莉莉急切地建议。

“删帖?堵得住一张嘴,堵得住悠悠众口吗?”林万骁摇摇头,“他们想搞舆论战,我们就陪他们玩玩,但要换个打法。”

他沉吟片刻,指示道:“第一,宣传部不用直接下场对骂。以区委宣传部的名义,在官方平台发一个简短声明,强调龙湖区委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任何重大决策都经过集体研究,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但对于恶意诽谤、混淆视听的行为,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语气要正,姿态要高。”

“第二,联系省报沈星澜记者,不是让她写稿,是把这些帖子和她之前那篇《龙湖‘挤水’记》给她看看。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利用这些反面教材。”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林万骁目光转向李明坊,“明坊,你亲自去一趟区工商联,不是去施压,是去调研。召开一个小范围的、真正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座谈会,就听他们说说,到底什么是他们最需要的营商环境?是继续在数据泡沫里裸泳,还是在一个公平、透明、法治的环境里踏实做事?记住,不做记录,不搞报道,就是谈心。”

叶莉莉和李明坊眼前都是一亮。这一手,高明!官方声明稳住基调,借助沈星澜这样的权威媒体人无形施压,最关键的是用一场真诚的企业家座谈,直接戳破那份虚假联名信的肥皂泡。

“至于那些老干部……”林万骁笑了笑,“钱主任。”

一直候在旁边的区委办主任钱友良立刻上前一步:“书记,您吩咐。”

“你以区委办的名义,安排一次‘老同志季度情况通报会’,我亲自参加。向老领导们详细汇报我们近期的工作,特别是数据核查的原因、进展,以及龙湖未来的产业规划。不回避问题,也不惧怕质疑。相信大多数老同志是明事理、顾大局的。”

安排妥当,林万骁才拿起那份联名信,指着上面的几个企业名字,对李明坊说:“把这几个企业的名字记下来。等眼前这事了了,让税务局、市场监管局‘重点关照’一下。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在龙湖,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永远是座上宾;想靠着歪门邪道、兴风作浪的,绝没有好下场。”

反击的指令迅速传达下去。

龙湖官方平台的声明不卑不亢,赢得了不少理性网民的支持。

沈星澜看到那些攻击林万骁的帖子后,果然在个人实名认证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评论:“改革必然触及利益,触及利益就如同触动灵魂。对付触动自己利益的人,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给他扣上‘独裁’、‘霸道’的帽子?历史和实践,终将证明谁是实干家,谁是搅局者。”她虽未点名,但指向性明确,其影响力瞬间压过了那些匿名的谣言。

而李明坊主持的企业家座谈会,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位真正有实力、有抱负的企业家痛心疾首地表示,那封联名信完全是“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他们坚决支持区委区政府挤水分、优环境的举措,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老干部通报会上,林万骁坦诚的态度和清晰的规划,打消了大部分老同志的疑虑,只有一两个赵东来的“铁杆”,阴阳怪气地提了几个刁钻问题,被林万骁用事实和数据轻松化解。

赵东来的三路反扑,就像重拳打在了棉花上,又被无声无息地化解、反弹。他发现自己精心编织的网,非但没有困住林万骁,反而让自己这边的底细和人心,暴露得更加清晰。

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窗外天色渐暗。电话响了,是他在市里某个关键部门的关系,语气沉重地告诉他:“东来,收手吧。上面有人发话了,龙湖的事,要按规矩办。你那些小动作,适可而止。”

赵东来放下电话,浑身冰凉。他知道,自己这场看似凶猛的反扑,不仅没能伤到林万骁分毫,反而可能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困兽之斗,往往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