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凡能感觉到,这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

他沉声道:“莎莎,稍安勿躁。《道德经》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对方以法规为武器,我们便要以更严谨、更无可挑剔的专业去应对。冰冰那边已经在全力周旋了。”

秦冰确实展现出了她作为前刑警的韧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转型法务后快速学习的专业素养。

她不再仅仅被动回应,而是主动出击。

她带着团队,亲自拜访了几位在中医药界德高望重、且与监管部门关系良好的国医大师和权威专家,请他们对“温中养胃颗粒”的组方合理性进行学术背书。

同时,她动用了一些过去在警队积累的人脉,暗中调查究竟是哪个环节、什么人在刻意阻挠。

调查结果指向了一个庞然大物——“华康医药集团”。

这是国内医药行业的巨头之一,业务横跨化药、生物制药、中成药和医疗器械,背景深厚,关系网盘根错节。

林氏生物的“温中养胃颗粒”因其显着的疗效和相对亲民的价格,直接冲击了华康集团旗下几款主打胃药的市场份额。

“华康集团……”林凡沉吟道,他想起之前似乎听说过这个名号。

在云城时,华康就曾试图通过收购或合作的方式介入“林氏生物”,但被钱莎莎果断拒绝了。看来,这是软的不行,来硬的了。

就在审批僵局尚未打破之际,第二波打击接踵而至。

之前与钱莎莎谈得好好的几家大型连锁药店和区域代理商,纷纷以各种理由单方面取消了订单,语气客气却不容商量。

甚至连已经支付了部分订金的,也宁愿赔付违约金,也要终止合作。

“王总,我们之前不是谈得很好吗?价格、供货周期都没问题,怎么突然就……”钱莎莎对着电话,强压着怒火和不解。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圆滑而无奈的声音:“钱总啊,实在是抱歉!公司战略调整,我们也很为难啊……贵公司的产品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唉,京城这边,水太深,有些压力,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实在扛不住啊……违约金我们会按照合同支付,还请您多多理解!”

类似的电话,钱莎莎一天要接好几个。

她看着电脑屏幕上一个个变灰的订单状态,以及财务报上来的不断增加的违约金收入和不断减少的预期营收,心都在滴血。

这不仅仅是眼前的损失,更是对林氏生物品牌信誉和市场信心的沉重打击!

“欺人太甚!”

巫刚得知消息后,气得一拳砸在办公室的实木茶几上,留下一个清晰的拳印,“这帮龟孙子,不敢明着来,就会玩这些阴的!让老子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非把他揪出来揍得他妈都不认识!”

林凡按住了冲动的巫刚,冷静地分析:“华康集团树大根深,他们用的是商业规则内的手段,我们若以暴力应对,反而落人口实,正中他们下怀。”

他看向秦冰,“冰冰,法律层面,我们有没有反制的办法?”

秦冰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很难。他们手段很老练,所有行为都在法律框架的边缘游走,很难直接抓住把柄。取消订单是商业自由,审批流程慢也可以解释为谨慎负责。除非我们能拿到他们操纵审批、胁迫渠道商的直接证据,否则在法律上很难告倒他们。”

一时间,公司内部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积压的货物,取消的订单,缓慢的审批,像三座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钱莎莎急得嘴角的燎泡起了又消,消了又起,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连一向乐观的赵胖子,看着空荡荡的发货区,也唉声叹气起来。

林凡虽然表面上依旧沉稳,指挥若定,但内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公司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若此役受挫,不仅前期投入可能血本无归,更可能让“林氏生物”这个牌子在京城一蹶不振。

就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刻,一个周末,林凡和秦冰约了凌雪雁吃饭,算是朋友小聚,也顺便让她了解一下公司近况,毕竟她如今在“龙魂”内部地位特殊,信息渠道广泛。

地点选在一家安静的私房菜馆。

凌雪雁依旧是一身利落的便装,气质清冷,但看到林凡和秦冰时,眼中还是闪过一丝暖意。

饭桌上,秦冰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聊着京城的见闻和公司的日常,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忧色,还是被敏锐的凌雪雁捕捉到了。

“遇到麻烦了?”凌雪雁放下筷子,直接问道,她的风格向来如此,不喜欢拐弯抹角。

秦冰看了一眼林凡,林凡微微点头。

秦冰这才将公司近期遇到的困境,包括华康集团的暗中打压,审批受阻,订单取消等情况,简要地说了一遍。

凌雪雁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秦冰说完,她才淡淡地“嗯”了一声,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华康集团?他们最近是不是在竞标南部战区某个后勤药品供应项目?”

林凡和秦冰对视一眼,这个商业信息他们并不清楚。

凌雪雁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聊起了别的。

但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像一颗种子,埋在了林凡心中。

饭后分别时,凌雪雁对林凡和秦冰说了一句:“京城居,大不易。有什么事,随时打电话。”

没有多余的安慰,没有慷慨的承诺,但这句话却让林凡和秦冰感到一种踏实的力量。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第二天,凌雪雁回到“龙魂”基地后,调阅了华康集团参与军方项目投标的所有资料。

她以其特有的、不讲情面、只看标准和结果的作风,对华康集团投标的几种药品,从原料溯源、生产工艺稳定性、到过往供应记录中的细微瑕疵,进行了极其严苛的、近乎吹毛求疵的审查。

同时,她通过内部渠道,向相关监管部门“了解”了一下对新兴创新医药企业,尤其是拥有独门秘方和显着疗效的中医药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她的询问,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完全基于规章和国家安全角度,但其所代表的分量,却让接到询问的人不得不高度重视。

凌雪雁并没有直接为林氏生物说任何一句话,她所做的,只是在她的职权和影响力范围内,严格“依法办事”,“按标准考核”。

然而,就是这看似不经意的“按章办事”,却如同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块,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