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5年到来,大年初一,还是熟悉的流程。

一大早开始,黄不凡就带着四个孩子出发,从祖宗坟山到自己的老母亲,从族里长辈到年龄大点的同辈,粗略走了个遍。

如今的黄不凡身份不同了,他去别人家里,别人都会小心翼翼地招待他,唯恐怠慢了人家。

可他要是不去,别人心里多少有点不满,说你时来运转后眼睛只朝天上看。

这也是黄不凡最无奈之处,虽然心里很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去做,而且还得笑着去走亲访友。

好不容易到十一点前后,一家人出发到了李大娘家,喝了甜酒嗑了瓜子,又告辞去蒋家冲。

李大娘虽然很舍不得几个孩子,却也通情达理。

毕竟蒋小珍是如今的女主人,她的娘家才是最重要的。前女婿首先来给自己拜了年,还有什么好说的?

去蒋家冲的路上,看到香草溪冲口那一片建筑。

经过一年多两年的发展,如今除了电影院和邮电局之外,又添了好几个单位。菲普的收音机厂尤其惹人注目。

蒋小珍也很吃惊:“不凡,如果不说,谁能想到这里两年前还只是一片旱田?真是人定胜天啊。”

黄不凡开着车,笑着说道:“那当然,只是现在还受限制呢,如果真的允许大家随便搞,这些旱田只怕早就给弄完了。”

说到这里,黄不凡突然又想起一件事:“等一下和爹说件事,看他有没有兴趣把家搬到这里来。交通方便点,附近有几个单位也热闹,说不准还能搞点小收入。”

蒋小珍吓了一跳:“怎么好端端的说到这事?虽然这里确实是我们大队的地盘,可新建一个房子多麻烦啊。”

黄不凡笑着摇头:“前几天还表扬你有远见呢,怎么又局限起来了?现在搬出来的话,除了花点精力之外,基本不需要花冤枉钱。一些年后再想这事,那可得花几倍的代价了。”

蒋小珍似乎明白了什么,却也没有把握:“那你说说看吧,你的话他还是听得进去的……”

蒋玉波全家都在准备吃的,这几年来,黄不凡已经养成了大年初一进来吃饭的习惯。

对于这个姑爷,蒋家上下没有一个不满意的,自然得好好招待一番。

最调皮的蒋小亮被黄不凡“教育”了那一顿后,性情果然稳重了许多,读书的成绩虽然不是很出奇,却也能像模像样。

看到姐夫来了,乖乖地跑过来叫了一声,伸手就牵着小外甥美文玩去了。

蒋玉波对女婿没得话说,昨天就安排家人准备了一桌子酒菜,今天的伙食比昨天过年还好呢。

大舅子蒋小球如今在水泥厂当了中层干部,虽然黄玉明去了公社,但赵国庆孙建国这些人,怎么会去刻薄黄不凡的大舅子?

加上蒋小球又是个本分人,和领导们相处和睦,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大家都万分感慨,蒋玉波甚至有种做梦的感觉:

三年前的自己,哮喘老毛病被别人背后叫‘痨病壳子’,大儿子身体也不好,大女儿又离了婚,还有两个小的,家里更是鸡飞狗跳。

没想到女儿再婚后,家里很快就大变样。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个女婿呢,岳父还有什么话说?

吃饭的时候,黄不凡说到了搬家的事:“大哥,你现在在水泥厂也有了稳定收入,就是走一趟不方便,有没有想过住到外面去?”

蒋小球还真没有想过这事:“搬到外面去?搬去哪里啊?”

黄不凡呵呵笑道:“反正你现在手里有点钱,如果拿得出决心,我看去香草溪那里建个房子就很不错。”

家里的大人都懵了:“住到外面去,那家里出工怎么办?”

黄不凡摇着头安慰大家:“这个都是小事。爹本来就身体不好出不了工,妈这个半劳力也没出过工了。

大哥去了水泥厂,这是要给大队上交钱的。唯一有人会说的就是大嫂。可大嫂不又有了么,一年半载也出不了工啊。”

黄不凡心里清楚,一两年后就会有大政策出来。

虽然华安这样的偏远地区,包产到户还要过几年,可‘人心散了’就不会那么眼红吃大锅饭啊。

再说了,沂溪公社被自己‘开发’了这几年,会不会能提前一点包产到户?如果有助力推动,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黄不凡的意见没有人会去否决,除了摆了一些客观困难之外,随后就围绕着怎么实施了。

孩子们却是最踊跃的,蒋小亮更是跳的最高:“住到外面去多好啊,我就能去中小上学了。”

蒋小珍白了他一眼:“你去中小上学是好事么?到时候和美兵一个班,人家问你你怎么回答?就说我是他舅?”

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蒋小亮也不害臊:“本来就是舅甥,有什么害羞的?谁的成绩好谁就是大哥……”

真是童言无忌,这个事基本就这样定下来了。黄不凡给蒋玉波出主意:

先去和陈支书敲定地基的事,其他的慢慢来。钱的话家里先凑着来,不够时再找我商量。

有黄不凡这块招牌在,陈支书肯定不会拒绝蒋玉波的申请,蒋家搬去香草溪的事基本就板上钉钉了。

吃过饭,黄不凡就开口:“我明天得去医院值班,只能回家去。这也是命苦,安心在岳家睡一晚的机会都没有……”

自从那年大年初一抓了凶犯的事后,蒋小珍从不让黄不凡一个人走,于是一家大小回了黄家湾。

晚上照例是和黄玉明兄弟俩交流的时光,几个知青只有赵国庆留在这里过年。

孙建国跟吴小迪去了宁沩县西山公社,算是正式见家长。

黄玉明如今正是春风得意,上任沂溪公社书记一年,虽然资历不深,却已经在华安县里有了不小的名气。

开玩笑的,如今的沂溪公社在华安人眼里可真不得了。

富华机械厂就别说了,名义上还是部队的企业。但常阳第二水泥厂、沂溪医院、华富高山茶厂,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好单位?

加上从朱书记就开始的公路两侧整顿,以及黄玉明一手办成的水利设施修建,在去年春夏之交的大旱灾里,更是名声鹊起。

领导的青睐有了,老百姓口碑有了,同事的捧场也有了,黄玉明更是踌躇满志要大干一场呢。

看到弟弟这么雄心勃勃,黄不凡心里稍微有点不安:自古骄兵必败,他这才走到哪呢,就这么翘尾巴可不行。

于是提醒了一句:“老二,别怪大哥说话不好听,我们人啊,就得居安思危。

你现在确实做出了成绩,也有了骄傲的本钱。可让外人看到了会怎么想?

要我看,你还是要低调一点,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样才不至于让人眼红给你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