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都是有惰性的,黄不凡其实也不例外。这一个多月来,他已经习惯了每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尤其现在,家里又多了个随时随地都可能哇哇大哭的小儿子。对其他人来说,或许是个烦心事,但对他而言,却是最难得的烟火人生。

但余薇薇的事情已经结束了,连省委毛书记都亲临华安,朱书记也暂时被免职,自己也该回去上班了吧,要不然就真有点不识好歹了。

临走前一晚,孙建国赵国庆等几个知青全部来了,一见面就连声道歉:“黄院长,真的对不起,这几天在攻关一个技术问题,我们几个都走不开……”

黄不凡很大度地让大家不用客气,但随即又很高兴:“既然你们今天都来了,是不是意味着你们说的技术问题解决了?”

孙建国又恢复了那种惯有的吊儿郎当:“那当然,你忘了我们是什么人么?”

这话自然惹来吴小迪一通嗔骂。

吴小迪一进屋就迫不及待地抱起了孩子。还别说,孩子刚吃完奶睡着,但睡梦中还在吮吸着小嘴,看得吴小迪整个心都化了。

看到吴小迪在嗔怪孙建国,黄不凡忍不住开了句玩笑:“小迪同志,你很喜欢孩子吗?那就自己生一个吧。”

一句话把吴小迪说得面红耳赤,抱着孩子不知道怎么办,脚一跺就进了蒋小珍的卧室。

几个大男人哈哈大笑,黄不凡却对孙建国等几个说道:“既然你们都来了,我有个问题想和你们商量商量。”

见知青们都一本正经地在倾听,黄不凡继续说道:“不用那么紧张,我要说的对你们是好事。”

顿了一下才继续说:“虽然这段时间我不在黄家湾,但我知道,黄家湾水泥厂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你们身上的任务更重了。既要保证现有的生产进度和质量,还要做一点技术储备。

但还有一件事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虽然你们的高中文化水平都不低,但如果想今后有更大的成就,这点知识肯定是不够的。

有的人或许会问,现在也没大学上啊?

这个问题不要纠结,我要说的就是,你们平常一定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一旦有机会,随时可以进一步深造。”

这个事情只有黄不凡清楚,现在是73年年中,四年之后的那个冬天,一声春雷惊醒华夏大地,几百万知识青年走入高考考场。

对国家来说,那是“知识就是力量”的开始。对个人而言,何尝不是重新改写人生的机会?

孙建国和赵国庆这几个知青、甚至包括吴小迪在内,黄不凡很希望他们到时能考上大学。

虽然可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那就是水泥厂要失去人才。但黄不凡并不愿意把他们死死绑在这个小地方,更何况他更相信,孙建国等人不是那样薄情寡义的人。

果然,黄不凡的话刚说完,孙建国依旧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黄院长、黄大哥,你是说我们还有可能上大学?”

黄不凡当然不能明说,只好装作没好气地呵斥了他一句:

“你以为我能做主啊。但《三国演义》上不都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么,这六七年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数,我更相信不会永远这样下去……”

知青们短暂地高兴了一阵,但随即还是被现实束缚,赵国庆先开口:“黄院长,你的提醒我们会做好的,但现在还是先把水泥厂的事搞扎实吧。”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补充,黄不凡很快就掌握了水泥厂的情况:

水泥厂现在每天能生产50吨水泥,可随着工人们的熟练,机器调试顺利,以及生产中的工艺改进,不但质量更加稳定,工人们也有了一些空余时间。

赵国庆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考虑扩建一个车间的问题了。这样既能让大家思想上不松懈,同时也便于管理。

黄不凡点点头:“这个问题,你们最好形成一个正式的报告交给姚厂长,毕竟他还是名义上的厂长。就算要新增二车间,机械设备都需要他出面啊。”

黄不凡这个时候反而有点担忧:如果没有出今天的事,相信地委的朱书记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出幺蛾子。

可如今他被停职了,和自己关系更亲密的陶书记当家,自己反而有点没底了。可能,是陶书记这两次的“借势”,让他心里有点敬而远之了吧。

几个人聊得很开心,黄不凡也半真半假地提醒孙建国,你和小迪同志看上去不一般啊,我可是希望你俩能顺利走到一起,可别出其他问题……

孙建国和吴小迪两人都脸红了,孙建国虽然平常嘻嘻哈哈没个正形,这一回却没有含糊:“黄大哥,你别担心,我不会当陈世美的……”

和这帮年轻人在一起,黄不凡自己都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直到十点前后才散。

蒋小珍如今很“闷”,富桥一带有坐月子的风俗,没有满月前,产妇要呆在不怎么通风的房间里,吃的也是清淡少盐的汤水菜。

看到黄不凡进来,苦笑一声说道:“不凡,我现在有点后悔回来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潭州满月后再回,也不用受这个罪……”

黄不凡呵呵笑道:“这个你可别埋怨我,我当时问过你的,你担心外婆着急,还是早点回来的好,现在才知道我当时没骗你吧?”

夫妻俩说了一阵话,黄不凡最后说:“我明天就要回卫生院去上班了。你要真不习惯,也可以住到卫生院去,总不至于像在家里一样闷。”

蒋小珍眼里一亮,但随即又没底气了:“你明天要上班,我一个人也管不住你儿子啊?”

黄不凡笑道:“这还不简单,把小娥接过来陪你一段时间。她这当姨娘的也不能让她太轻松。也让她提前练练手,将来自己有孩子就轻车熟路,说起来她还要感谢我们呢……”

就这么决定下来,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就开车去了蒋家冲。

和岳父说清楚情况后,小姨子蒋小娥很高兴地跟着回了黄家湾。再接上蒋小珍母子几个,终于回到了离开快两个月的沂溪医院。

先把美兵美芳送去学校,黄不凡算是正式上班,家里有蒋小娥陪着姐姐带孩子,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