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81章 黄玉明的烦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情决定了就好办,雷同军说:“你们有六七个人,我这吉普可坐不下,得想想办法。”

黄不凡一点也不担心:“雷司令,今天谢谢你了。既然你的车坐不下,那你先回去,我去找杨司令,让他送我。”

雷同军哈哈大笑:“你小子现在成了周扒皮,走到哪搜刮到哪。”

说完转身就跑,因为他眼角余光看到了,自己老舅的眼神又开始不善起来。

借用黎老的电话打给杨光明,杨光明没有丝毫拖沓:

“这是小事,那几个小伙子有没有多少行李?如果有的话,我再派个货车?”

黄不凡捂住话筒,问了几个年轻人,确认都只有一这简单的行李。

杨光明立即回复:“你们七个人,我给你派个嘎斯69吧,坐着宽松一点。”

挂下杨光明的电话,黄不凡又接通了卫生院。

告诉黄德志,自己等一下会带六个医生来卫生院报到。让他马上安排六间房子,最好还是连在一起的。

半个小时后,一辆军绿色的大吉普开到了医学院,伟方带头把行李搬上车,伤员小罗第一个上车。

开车的时候,几个年轻人的眼眶都有点发红。

黎老虽然一直在鼓励他们,却也看得出来,他的心里很舍不得。

吉普车开出去很远,黄不凡从后视镜里看到,黎老还站在那里挥着手……

几个年轻人在车上情绪都不高,黄不凡也不愿这个时候去说教。

年轻人嘛,对离别还没有那么看得透,突然要离开对自己最好的人,多少会有点惆怅。

尤其是,他们几个还都是被特别对待的人群。

顺利到了常阳地区,先去雷同军那里开上自己的车。

几个年轻人精神好多了:“黄院长,我们卫生院还有车?您还会开车?”

黄不凡笑呵呵地说道:“院里还有台救护车,你们年轻人今后都要学会开车,遇到急症病人出诊就更方便。”

瘸着一条腿的小罗竟然从嘎斯车上跳下来,一定要和院长学开车。

小罗带了头,那个伟方不放心,于是就跟着过来了。

黄不凡在前面带头,如今的常富公路虽然还没有竣工,但有一半多的路程已经铺好了沥青。走起来又快又平稳,四点多就到了沂溪卫生院。

今天的司机不是上回那个小李,看他是抽烟的人,黄不凡拿了一包中华塞到他手里。司机乐呵呵地敬了个礼回了潭州。

伟方带着六个同学住进安排好的宿舍,看到焕然一新且井然有序的氛围,对黄不凡这个院长更加佩服起来。

这时候的黄不凡还没有料到,自己今天“搜刮”来的六个人,一些年后竟然成了沂溪医院的顶梁柱。

沂溪医院的扩建还没完工,新来的人也需要一些磨合时间。

尤其还有个腿伤的小罗,黄不凡也没有急着安排他们做具体的事,于是就让他们先和黄德志熟悉熟悉。

日子就这么过着,黄不凡自己忙中有乐,黄玉明却一个头两个大。

今年的桔园还不可能有收成,但藕煤厂、茶厂,运输队,都有不少的事。

最繁琐的还是新开的茶厂,既要安排人手打理平地高山两个茶园,又要合理安排茶厂的生产,保质保量地满足高小鹰的销售。

高小鹰把办在公社的饭店带上正轨后,依旧还是惦记着自己的销售主业,每个月在黄家湾待的日子不超过三天。

到九月份,黄玉明终于挨不住了,特意找到了黄不凡诉苦:“大哥,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我就是三头六臂也干不动了。

首先就是人手不够,黄家湾大队老老少少不到七百号人,全劳力半劳力顶多占一半。

四五百亩水田,还有上千亩的山土,这可是大家吃饭的行当,这里就占用了三分之二多的人手。

藕煤厂现在十来个人,打米厂和油榨坊三个,茶厂茶园的人几乎都是妇女不说,还要一个人当两个用。

虽然大队今年的收入可观,到现在为止,账上已经有了两万多块钱的收入。可这缺人手的问题,有钱也解决不了啊。”

黄不凡静静地听着他在“发牢骚”,等他滔滔不绝说完,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我不是早就提醒你了么,要多和其他大队的人商量,就像以前搞互助组一样搞也行。

现在的环境摆在这里,不可能大张旗鼓请人来干活,但如果是别人自己家的呢?谁都不能说什么吧。

你说的茶园茶厂的事,假设你不把自己当黄家湾大队的支书,而是站到朱书记那样的位置上,那你是不是可能会这么想:

姚家塅大队的茶园最大,可不可以让他们专门搞茶园?

我们的加工最厉害,是不是可以用姚家塅的茶叶来生产?

以此类推,这样想的话,你并不是人手不够,而是人手太多,还有很多很”多人没事做,每天都在那里磨洋工呢……”

黄玉明原本满腹牢骚,被大哥这样一说,顿时眼前一亮:

“这也可以?好像也不是不行,不过我得和其他几个大队支书商量商量。还得去找朱书记,他要是能答应,我们就好办了。”

说完,黄玉明就急着要走,却被黄不凡拦住:

“老二,你等一下,好事不在忙中取,我还有个更大的事得和你商量商量。”

黄玉明赶紧停下,不解地看着黄不凡。只见他慢条斯理,脸上还带着点坏笑说:

“你注意到没有,香草溪的机械厂建得很快,相信你也看到了,他们的高压电已经架起来了,还是从西庸州那边专门拉过来的呢。”

黄玉明点点头:“这个谁没看到啊,从明高公社那边山上过来,隔几个山头就立一个很高的铁塔。可这跟我们有啥关系?人家可是部队的单位,拉的也是专线。”

黄不凡呵呵笑道:“你可知道,我们富桥区到现在都还没通高压电?

现在全靠沂溪里那个小水坝发电,而且还只有富桥和我们沂溪两个公社拉了电线,每天晚上也就能亮两个小时。

如果有了高压电,乡亲们的生活不就方便多了?我们的厂子不也更方便?上夜班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黄玉明还是有点迷糊:“”有高压电当然是好,可我们自己拉不起啊。

黄不凡又笑了:“二弟,格局要打开一点。虽然机械厂是部队的,可到底落在我们沂溪公社地盘上不是。

既然总说军民一家亲,让我们搭个顺风车不过分吧?”

黄玉明顿时眼前一亮:“说的对啊,你看姑妈他们那边,也是穷的叮当响的地方,不就是有个国营锰矿么?前两年也通了高压电,据说基本还是矿上给架的线呢。”

黄不凡这才欣慰地点点头:“就是嘛,我们又不蛮抢,给他们说好话,相信人家要买点面子的。

但这事要早点下手,香草溪周围的安福,姚家段和我们黄家湾三个大队,你们三个支书偷偷约好一起去找人家。

摆在明面上只有三个大队,摊子还不是很吓人,说不准人家心一软也就答应了。

只要人家答应了,你们马上就放下手头所有的事,全力以赴架电杆拉电线,争取十天半个月就搞完。

等别人知道消息了再跟风搞,人家机械厂也有可能背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