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179章 神医来了县医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闫书记好奇了:“我还从没见过把空手拜年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人,那你说说看,有什么好消息?”

在闫书记面前,黄不凡显得很潇洒,倒是黄玉明确实有点拘谨,也难为他了,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还真的做不到像自己大哥那样。

黄不凡打开自己的手提包,从里面拿出一条华子塞给闫书记:“书记,这个不算,好东西在后头。”说完又拿出两叠稿纸摆在闫书记面前。

闫书记看了看烟,顺手就放到了抽屉里,还是拿起面前的两叠稿纸看了起来。

首先看到的应该是沂溪医院扩建的报告:“不凡,沂溪医院已经扩建了两次了,真的还要扩大规模吗?”

黄不凡点点头:“书记,这是没办法的事,沂溪医院病人越来越多,总不能让外地病人住在走廊上或者院子里吧。”

看到报告中由医院一行筹集资金,不需要县里和卫生局出钱,闫书记爽快的笑道:“只要不问我们要钱,这个事我同意了,我叫龚局长过来一起谈。”

说完又接通了卫生局的电话,说了几句就挂了。

闫书记心情很不错:“好,不凡,我就知道你做事省心,短短三四年时间,沂溪医院能够自力更生了,了不起。”

随手又看起了下一个报告,这一看不得了,闫书记也不知不觉站了起来,嘴里惊讶地问道:“真有可能在我们华安修铁路?”

黄不凡点点头:“雷老虽然没有明说,但我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希望县里和地区向省里提出。”

闫书记边说边起身,走到办公室挂着地图的墙上,一边看一边伸手指点:

“沂溪公社在这里,华安县城在这里,潭州常阳又在这里,这铁路不好修啊……”

在地图前念叨了一阵,闫书记有点为难地说:“修铁路是好事,可这铁路真要修好了,又有很多人在背后戳我脊梁骨了……”

黄不凡有点不解:“书记,修铁路不是有利我们华安人民么,谁那么不开眼?”

闫书记笑了笑,指着地图对黄不凡说:

“修铁路总不能弄个断头路吧?沂溪公社的位置,离县城这么远,最有可能是南下接去潭州,北上接起连道地区,这样又和县城没半毛钱关系了。”

黄不凡马上就明白了闫书记的担心,作为一方大员,需要平衡发展辖内各个地方。

但华安县城位置太特殊,六十年代的铁路站建在烟口,那是国家大政方针,地方还没话说。现在再建铁路,又和县城无缘,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黄不凡赶紧劝说:“书记,虽然铁路可能和县城联系不上,可毕竟是在我们华安县内啊,肉烂在锅里有什么?”

闫书记突然又笑了:“这话倒不错,肉烂在锅里,总归是我们华安的。”

说话间,龚局长进了办公室,看到黄不凡兄弟坐在那里,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小心翼翼地问闫书记叫自己来的目的,龚局长也没有矫情,还不无担心地问道:

“不凡,沂溪医院自己能负担得起这么大的工程吗?”

黄不凡点头回答:“公社答应低价卖点红砖,水泥厂我相信也能支持,到时候再找林业站哭个穷,估计压力不大。”

见黄不凡很有底气,龚局长也没意见了,对闫书记说:“书记,那我没问题了,局里会配合沂溪医院做好扩建工程。”

闫书记点点头,让龚局长先走,等他走了,却又先问黄玉明:

“玉明同志,沂溪公社如今是我们华安的招牌,今年有什么打算?能不能更上一层楼?”

黄玉明赶紧把前段时间和大哥商量的事情介绍了一遍,注重介绍了夜校和茶厂的事。

闫书记有点疑惑:“办夜校扫盲是好事,但需要当成最大的任务来抓吗?”

黄玉明站起来阐述:“书记,如今沂溪公社有了几家大企业,即将铺开的茶厂,也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做事。

如果还是只靠一身蛮力,肯定限制今后的发展,我认为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降低文盲率,是很适合沂溪公社现状的。”

闫书记点点头:“我不干涉你的具体操作,但你必须保证,沂溪公社不能退步,要不然我们可无法向地委交差的!”

黄玉明赶紧答应,黄不凡也帮腔:“书记,如果富华厂真的转为地方单位,到时候自行车工厂,甚至还有其他民用产品生产,都需要大量人手,这也算是沂溪公社为了承接产业转移做准备吧。”

闫书记哈哈大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好心,还想吞下富华厂呢,可要当心撑爆了肚皮。”

黄不凡嘿嘿笑:“书记,这几天我会找胡厂长和朱总工聊聊,探探他们的口气,有情况马上向你汇报。”

闫书记点点头:“铁路的事,我会让建委做个详细的方案,然后去地区汇报,有消息了会通知你,雷老的助力才是关键!”

离开闫书记办公室,兄弟俩分头行动,黄玉明作为公社书记,果来了县城自然有必要的关系要走。

黄不凡则不声不吭来了龚局长家,果然,黄大姐正在做饭,看样子知道黄不凡会来。

送上一些沂溪土产,黄不凡问道:“大姐,龚大哥呢?怎么还在局里么?”

黄大姐呵呵笑道:“他打了电话回来,说你要过来吃午饭,局里还有点事,他处理好了再回来。”

正说话间,家里的电话响了,黄大姐忙不过来,再在厨房里喊:“不凡,你帮我接一下。”

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龚局长焦急的声音:

“不凡老弟,我就知道你到了我家,请你马上来一趟县医院急诊,西京公社十个社员重伤,院里忙不过来请求局里帮忙,刚好想起你……”

黄不凡不敢怠慢,答应一声那马上就出发,十来分钟就赶到了华安县医院。

自从龚局长调任后,黄不凡来县医院的次数不多,三四年了,县医院看上去还是那个样子。

龚局长带着李院长亲自等在医院门口,见到黄不凡的车马上招手。

黄不凡一溜小跑走进急诊科医生,龚局长和李院长边走边介绍,很快就弄清楚了原委。

原来,西京公社红砖厂今天开工,大家一起清理砖窑时,没想到砖窑竟然塌了,十几个人埋在里面。

也幸好是正月初,附近大队的劳力都在家,赶紧围过来抢救,总算把埋在下面的人挖了出来,可有十几个人受了重伤,又送来了县医院。

伤员们统一安排在急诊科的大病房里,十二个青壮汉子躺在床上,走得呻吟有的眯着眼不出声,家属和公社大队的领导在一起焦急地议论,场面一片紊乱。

黄不凡每个病床前走了一遍,一边查看心跳呼吸,一边透视眼扫视病人全身。

走到第三个,不到十秒钟就大声安排:“马上送手术室,脾破裂。”

其他医护人员还有点迟疑,应幸好有龚局长和李院长的安排,才不至于拖沓。

一通走完,三个需要手术的,其他都是不同程度的骨折或者外伤。

黄不凡也不客气,顺手处理了几个骨折的人,正骨固定行云流水,神奇的是经他处理完的病人马上就能止痛。

忙活了一两个小时,手术室的病人也送了出来,基本都脱离了危险。黄不凡谢绝李院长的挽留,跟着龚局长回家吃饭,留下病人家属看着他的背影惊叹:幸好神医来了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