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132章 做了个奇怪的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已经一天一夜没睡了,黄不凡记忆中还真是第一次,头还没挨着枕头几乎就睡着了。

朦朦胧胧中,黄不凡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可脑子里的自己却是清醒的。

仔细来到一个陌生却又有点熟悉的地方,这是一个山谷,两边都是长着大树高山,山谷里只有黄不凡一个人在边走边看。

走到一个拐弯处,突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出现在前面,笑吟吟地看着黄不凡。

黄不凡可不是不懂礼貌的人,见人家一把年纪、且还几分仙风道骨,于是客气地问道:

“老人家,请问这是哪里?我好像有点迷路了,您老一个人在这里,还是早点回去吧。”

老者却呵呵反问:“你不认识我么?”

黄不凡凝视了老者几秒钟,觉得确实有点面熟,可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

于是抱歉地说:“老人家,真不好意思,我确实想不起来了。”

老者也不怪罪他,一手捋着白胡须,轻笑着说道:“吾乃扁鹊,你真不记得了?”

黄不凡顿时大惊失色,前世的记忆里,自己跌下那个山谷前,无意间发现的小瓷瓶里,那个白发老者就自称扁鹊。想不到这一世又见到他了!

于是愈发恭敬:“您老不说,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扁鹊也不怪罪:“我曾把一生所学传授于你,又用上林之水成就了你透视眼。

转眼三年,知你未忘我上工医国之心,吾怀甚慰。

汝儿方生,故余今日复来,乃是兑现当年之诺,授你开窍之法。”

黄不凡顿时记起:自己当时获得透视眼时,扁鹊确实说过,可以遗传给自己的孩子。可儿子还没满月,自己也无法去验证呢。

没想到竟然还需要开窍之法,如果没有,那儿子的透视眼是不是会永远沉睡?

于是赶紧躬身道谢,扁鹊也不客气:

“待他及冠之年,汝用针法刺其睛明三分即可开启。切记,同时需用自身真气行针一刻。”

黄不凡听了大惊:“针刺睛明不难,可我哪来的自身真气?”

扁鹊继续说道:“医道同源,医者之中气,源于吐纳,汝今后早晚练习即可。”

说完,扁鹊又不无遗憾地说道:“你我缘虽未尽,但我之魂魄亦将沉寂,愿日后还有重见之期。

汝可知,透视眼分三层?第一层可见三尺,第二层可见一丈,三层则可见百丈。一层至二层易,三年期满自然可达。

但二层之后,就看你自己的修为了。吾自己亦未大成,希望你能不懈努力,如能大成,则中医幸甚。”

说完这些,扁鹊就要转身离去。黄不凡心里很着急,自己还有很多话不明白想问呢。

扁鹊似乎也看透了他的心思,走远点却又回头:

“我知你此刻半信半疑,疑为梦中之事不足信。为证我言非虚,让你儿子给你斟上一杯吧……”

说完,扁鹊的身影渐渐变淡,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黄不凡眼前。

但他还来不及更多迷茫,突然觉得嘴边一热,忍不住舔了一下。只觉得嘴里发咸,立马醒了过来。

映入眼帘的,正是自己的小儿子。小家伙躺在自己身边,双脚在踢动,小鸡鸡却一泡热尿撒出老高,刚好落在自己脸上。

黄不凡那个气啊,一骨碌爬起来,恨不得给小家伙两巴掌。可小家伙闭着眼,根本就不知道这事一般。

恰好这时候,蒋小珍进来了,看到满脸是尿水的丈夫,还有儿子撒尿那意犹未尽的姿势,也笑得前仰后翻:

“你儿子和你真亲,我刚刚去煮上饭,看他还没醒,就把他放在你身边。就这么两分钟,就让你喝上了……”

黄不凡只能苦笑,抱起儿子下了床,一边抹着脸上的尿水,一边找了块尿片给儿子捺上。

把儿子交回蒋小珍手里,自己去洗脚的同时,心里却暗暗吃惊:

这扁鹊老人家原来也有腹黑的时候,说是让我儿子给我斟酒,竟然是让我吃尿……

洗漱完回到屋里,竟然已经是六月初三早上了,这一觉竟然睡了半天加一整夜。

蒋小珍还在笑,黄不凡自嘲地说了一句:

“有啥好笑的?我儿子这是纯正的童子尿,好多中药都要用到它呢,我这也和神农尝百草没有区别嘛。”

说归说,但梦中遇到扁鹊、还有他说的那番话,黄不凡越想越是触动:

自己的透视眼竟然还可以进化,难怪这次在富华厂能看得到那么深了。可和扁鹊说的第三层比起来,现在这点厚度显然是九牛一毛。

扁鹊说,今后就全靠自己修练,还有儿子及冠时的开启,自己必须开始修练吐纳了。

理清了这些思路,心里又多了新的期待,反倒有点按捺不住的冲动了。

吃饭的时候,黄不凡对蒋小珍说:“后天孩子满月了,我们不怎么操办,但自己的亲人总要过来坐一下,还是回黄家湾家里摆几桌吧。”

商量了一阵,决定明天带着孩子回家准备,酒席的事,就让高小鹰安排黄三刀去搞就行。

农历六月初六,黄不凡的小儿子满月酒,家里摆了五桌酒席,张翠花和李大娘两个外婆都被请到了一起。

来客还是有几个“外人”,雷阿姨和高大婶从潭州回来。李主任和龚局长,以及富桥陈书记和沂溪公社朱书记都来了。

按照富桥风俗,黄不凡把儿子的大名写在红纸上贴在堂屋正中。

喝第一杯酒的时候,请外公蒋玉波第一个大声念出。于是,黄美文这个名字,就成了小儿子的大名。

现在也还没有什么上户口的做法,虽然黄不凡是医院的院长,是吃国家粮的身份。

但蒋小珍还是农村户口,孩子跟着母亲走,自然也还是在黄家湾大队。

中午的客人走后,晚上又来了两桌,水泥厂的几个知青和刘伟方罗德江这些医生都来了。

医院的同事还是黄不凡反复嘱咐不要来,自己回医院后会请大家热闹一下的。可刘伟方和罗德江几个还是来客。

闫书记、雷同军、姜局长、龚局长、姚厂长等几个有公务的朋友也打来了电话,黄不凡心里盘算了一下,就是陶主任(地区二把手,革委会主任)没有动静。

当然也不能怪人家,但黄不凡隐隐还是觉得,陶主任有点不同了。

刘伟方吃过饭就走了,罗德江则去了黄国贤家,剩下几个知青,说话更加随便一些。

孙建国很兴奋:“黄大哥,我们最近在技术上有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