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120章 孩子出生,该回家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孩子出生,该回家了

接下来几天里,黄不凡又恢复了平静,每天扶着蒋小珍走动走动。不过预产期的临近,谁都不敢走得太远,只能在雷阿姨家附近走动一下。

农历端午节,这是黄不凡这么大了,第一次在外地过节。雷阿姨却非常高兴,早几天就按照南翔风俗包了粽子,端午当天还自己蒸了几笼包子。

吃午饭时还是好好的,吃过午饭,蒋小珍按例想要回房睡午觉,刚刚站起来就“哎呦”了一声。

黄不凡赶紧扶她坐好,雷阿姨是过来人,马上也凑过来询问:“是不是肚子痛了?”

蒋小珍点点头,雷阿姨赶紧吩咐黄不凡:“不凡,瞧这动静应该是要生了,赶紧送医院去吧。反正预产期也就是这几天,住在那里还是放心些。”

于是打了陈院长的电话,省医院的救护车没多久就过来,把蒋小珍接到了医院。

入院手续根本不用操心,蒋小珍这肚子痛也不是“造假”,到傍晚时分就被送进了产房。

可即使这样,肚里的孩子似乎还有点不情愿出来。折腾了将近整一晚,直到第二天快天亮了,孩子才呱呱落地。

这是黄不凡的第四个孩子,蒋小珍送回病房,瞧着放在身边的小毛孩,脸上的母爱就那么自然地泛滥着。

黄不凡温柔地握住蒋小珍的手:“老婆,辛苦了。”

蒋小珍看着丈夫,又低头看了看孩子,十个月来的辛苦,似乎都觉得值了。

马上打了电话回沂溪,让黄玉明把消息告诉家里的亲人。提前通知一声母子平安,让他们都不用再担忧就好了。

这一个多月来,黄玉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和大哥通电话,兄弟俩的交流毫无障碍。

得知自己又有了个小侄子,黄玉明问大哥说:“大哥,其他人家我都可以说一声,可这两个外婆家,我去不方便吧。”

按照富桥地方的风俗,生了孩子,孩子的父亲要去亲友家放鞭炮“报喜”,通知亲友在某个日子过来喝“三朝酒”。

亲友还得给一些粮食、鸡蛋之类的食物,既是寓意孩子长大后“不愁吃”,同时也给产妇补补身子。

而岳父母是最为隆重的,不但要为孩子准备吃穿玩的物件,还要给“月婆子”准备补品,最常见的就是鸡和鸡蛋。

黄玉明这个说法,既是和大哥开玩笑,同时是提醒他:还有个李外婆呢,该怎么去和她说为好?

黄不凡没好气地说道:“没有让你放鞭炮去报喜,有时间自己去说一声也行,你没时间,托人捎个信告诉也行……”

蒋小珍是顺产,在医院也就住了三天。按照雷阿姨的意思,是想留她在潭州坐月子的。

黄不凡和蒋小珍商量后,还是决定直接回家去。提前一天就做好了准备,也和美娟说清楚了,让她今后好好陪着雷奶奶。

还别说,这一个多月来,美娟已经习惯了每天回家就能见到父母的日子。突然间他们又要回家去,她还真的很舍不得,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

弟弟出生后,美娟每天下午放学都要来医院待一段时间。十四岁的她,已经很有大姐的派头了,照顾起小孩来也有模有样了。

这一点令黄不凡最为欣慰,看到美娟如此懂事,他这个“老父亲”也更加不舍了。

五月初九一大早办好了出院手续,开车带着妻儿一起出发回黄家湾。一路上很顺利,还不到十二点就回到了家。

黄玉明在家里早就做好了准备,准备了一挂一千响的鞭炮,在外面出生的孩子第一次回家,家里是要放鞭炮迎接的。

刚好今天又是星期六,老奶奶带着美兵美芳回了家,据说是请了半天的假。

黄不凡三个弟弟都在家,二嫂高晓辉带着两个弟妹帮着收拾了一下屋子,也做好了“月婆子”要吃的汤水。

黄不凡搂着小儿子,还帮着捂了一下他的小耳朵,鞭炮声中,父子俩回到了自己的家。

接下来几天里,黄不凡家真的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都是前来看孩子的。就连雷同军、调去了地区的陶书记、县里的闫书记都打来了电话。

区里陈书记和公社朱书记都有电话联系,反复“告诫”黄不凡,孩子的满月酒一定要通知一声,前来讨杯喜酒。

卫生院的人更是“见到了亲人”,初九晚上就来了几个。

尤其是黄德志,更是哽咽着说:“院长,您要是再不回来,我们沂溪医院就可能真的要完了……”

黄不凡笑着说:“不是有于副局长兼着院长么?有领导在,你皇帝不急太监急干嘛?”

黄不凡一回来,罗德江这六个师兄弟也不用跑潭州了,他们的说法是,老师最近身体好了很多,把自己几个骂回来了。

黄不凡离开了快两个月,据黄德志介绍,目前沂溪医院的情况很不乐观。

目前来说,外地病人还不见减少,但慕名而来的人见不到“黄神医”,表现得很不满。甚至还有好几个来了也没看病的,直接就骂骂咧咧离开了。

相比起来,附近几个公社的人都多少知道了点情况,来这里看病的人肉眼可见地减少。这样一来,公社开的旅馆和饭店的生意也差了很多。

黄不凡点点头:“这个不是你要担心的,你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病人来了,就好好给病人看病,没有病人的时候,那就好好学习嘛。”

回家的第二天,龚局长亲自来了沂溪公社,也没有去医院,直接来了黄家湾大队,说是来看朋友的。

一见面,龚局长就掏出来一个红包,一定要塞到孩子的手里。

弄得黄不凡大为尴尬:“龚大哥,你这是可怜我没上班没饭吃么?你小侄子现在还知道花钱呢……”

龚局长哈哈大笑:“你这小子,我又不是给你的,等我小侄子长大了,看我不告诉他,你这个当爹的刻薄他……”

两人有段时间不见,甚至都下意识地去回避见面,但并不影响两人的友谊。就这么几个哈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懂了那些意思。

在黄不凡家吃了顿饭,龚局长甚至还兴致勃勃地拉着黄不凡去河里,一定要亲自下下河抓鱼过过瘾。

也不知道是他俩的技术太差还是怎么回事,反正回来的时候,木桶里也就几只小虾在桶底跳着。

龚局长走了,黄不凡却站在地坪里,看着自己的吉普车,心里却在说:“这松弛的日子基本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