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两人窃窃私语了几句,其中高一点的那个往前走了几步,犹豫了下,又掉头回去和停留在原地的人商量着什么。

屋内的李向阳已经提着枪站在了窗口——他是被两条细狗崽子往床上扑的声音吵醒的。

为了方便训练和培养感情,年前开始,他就让这两条细狗睡在自己屋里。

起初,外面一有动静它们就狂叫,被他捏了几次嘴,又赏了肉干后,如今改了习性,学会了无声地提醒。

借着月光仔细辨认,李向阳心头浮起一丝诧异——那两人,竟是何小翠和她的弟弟何小辉!

他们这个时候跑来,还背着枪,是想干什么?

何小翠算计他的事情,虽说过去了很久,气也消了,但让他装作无所谓的出去打招呼,他实在做不到。

院坝边的两人似乎小声争吵了起来,僵持片刻,像是何小翠赌了气,猛地一跺脚,转身就走。

何小辉又扭头望了望李家的房子,最终还是快步跟了上去,两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视线中。

“搞什么名堂……”李向阳心里嘀咕着,掏出两块肉干塞给细狗崽子,又重新躺回了床上。

次日一早,李家院坝便恢复了往常的忙碌。

李茂春招呼着王成文和陈俊杰,开始将暂养在水泥池子里的鱼苗往堰塘里转移。

母亲和嫂子端着食盆和草料,鸡群和圈里的牲口立刻热闹了起来。

大哥跟家人打了个招呼,骑上自行车去镇子上买鱼叉了。

李向阳则忙着给自行车架货筐、铺塑料布,把今天要送往城里的黄鳝和鳖装进去。

这个年月,政府部门和机关单位过年只放三天假,以政商务客户为主的望江楼初四就开门营业了。

虽然没过元宵,但这个时候去送货,不但没有问题,说不定还能解韩老板的燃眉之急。

毕竟,当下物资太紧缺了。

即便是望江楼那样的全城顶级饭店,都没有个固定的菜谱,得根据原材料把每日的菜单写在黑板上,客人有啥点啥。

以至于年前市场上没卖完的泥鳅,原本说不收的望江楼最后都包了圆,据说专门开发了一道新菜。

临行前,他特意去找了一趟赵洪霞,问了下她对结婚的衣服和日用品的想法和要求。

“向阳哥,上次进城买的两套衣服都没机会穿,再多都没地方搁了。”

她莞尔一笑,“其他零碎东西,咱们供销社都能买,我闲了自己去转转就行!”

她指了指桌上的图纸,“这个网格图,我抓紧弄完,估计明天就能好。”

看着她专注的神情,李向阳心里忍不住一阵唏嘘:这个年代的女子,真的是……太淳朴了!

等他再从城里回来,已是晌午过后。

一百二十斤黄鳝和六十斤王八,换回了五百多块现钱,货筐里也多了六条齐胸的橡胶雨裤。

院坝里,陆陆续续又有闲不住的村民送来竹子,买鱼叉回来的李向东正带着陈俊杰在给过秤。

放下自行车,李向阳翻出账本算了算,这一个月来收下的竹子差不多能有百万斤,已经够一个“诺亚方舟”了!

花费的资金也是惊人的,卖鱼和年前攒下的活钱被消耗一空,眼见着就要开始吃老本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对于救灾的事情,李向阳也逐渐有了主意。

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竹木平台最多弄三个,多了他也没那么多资金和人手!

救援艇不管进度如何,想方设法造十二艘,多了不再考虑。

三个村,三十六名龙舟队员,加上他和王成文,另外再凑两个人,真到了需要划船去救人的时候,也就这四十个人!

大哥、黑蛋和陈俊杰他不打算带着。

水里救人,风险定然不小,自己家需要留个男丁,至于黑蛋和陈俊杰,都是家里唯一的男娃娃!

剩下的,如果不听劝,不相信人,那就尊重他人命运吧……

次日清晨,左德顺早早来了,脸上带着惯有的精明笑容:“向阳,光荣村的堰塘估计还得一两天,四新村的水放得差不多了,我看那样子,估计有不少鱼!”

李向阳点点头,分发雨裤、启动了拖拉机,载着包括李茂胜和贺德根在内的八个人,朝着四新村的大堰塘驶去。

见他们到了,负责看塘子的李茂秋立马迎了上来,“哎呀,我看到好几条大鱼,随便一个怕都有几十斤!”

众人伸长脖子望去,只见八亩多的堰塘,此时只剩塘心还有少量浑水,密密麻麻漂浮着各种张着的鱼嘴。

似乎还有几条不太甘心的大鱼,在仓惶寻找出路,不时用鱼尾在水面划出一条条波纹。

这一幕点燃了众人的热情,不用招呼,大家齐齐朝塘子中扑去!

最先得手的是李茂春,他两手一抄,将一条二十多斤大草鱼拦腰抱起,死死压在自己肚子上。

另一边,贺德根也得手了,扣腮提起一尾鳞色泛金的鲤鱼,被甩了满身的泥水。

连抓了两条大鱼,让塘底顿时热闹起来,吆喝声、涉水声响成一片。

李向阳连忙给拖拉机车斗铺上防水布,打了些干净点的水倒了进去。

但毕竟是荒塘,鱼的数量有限,差不多两个小时,众人已经将塘中鱼逮了个干净。

收获不算多,但也不少。

光是二十斤往上的大家伙就逮住了四条,十几斤的也有好几条,加上剩下的杂鱼有五六百斤的样子,装了大半个车斗。

不多时,张天会骑着三轮车拉着锅和食材来了——随着长时间的练习,她已经掌握了三轮车的掌把技巧,能骑着车去河边洗衣服,到田边打猪草了。

今天的晌午饭,李家打算在堰塘边做,计划直接炖一头狼。

这是李向阳的主意,反正狼肉不能上灶,在家也得单独烧火——与其这样,干脆弄个野炊,有意思是一方面,另外也能节约出不少时间。

就在李向阳开上拖拉机往家中运鱼时,众人已经休息完毕,拿起鱼叉开始扎鳖了。

“硬是石头软是沙,不软不硬就是它!”

大家一遍一遍念叨着这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的口诀,在淤泥里仔细探查起来。

“嘿!这儿有一个!”黑蛋最先有了发现,兴奋地喊了一嗓子,鱼叉猛地往上一撬,一只巴掌大的王八被带了上来。

没下水的陈俊杰立马拿着抄网把鳖接了过去,放到了水桶中。

“我日!这个大啊!”李茂秋忽然喊了一声,双臂一沉,缓缓提起鱼叉——天呐!一只足有脸盆大小的老鳖被刺穿鳖裙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