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 第158章 为了解决问题,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为了解决问题,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

顾念一笑了,她就喜欢这种对技术着迷的“技术宅”。

她毫不藏私,拿起旁边一架备用的曲辕犁,开始讲解起来:“先生请看,这曲辕相比直辕,重心在此处,人扶起来更省力,牛拉起来也更顺畅。这个部件叫犁评,可以调节,想深耕就调深,想浅耕就调浅……”

她又走到耧车旁,甚至直接拆开了种子箱的一部分,展示里面的排种装置。

“看,这里面有个小机关,叫做排种轮,轮子上有凹槽,转动的时候,每次只带起定量的种子,通过这个孔漏下去,所以能播得均匀。”

她讲得认真,将现代机械原理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出来。

墨家众人听得如痴如醉,时而恍然大悟,时而低头沉思。

相里勤眼中的惊讶越来越浓,他原本以为顾念一只是提出构想,具体设计另有匠人,没想到她对此竟如此精通,讲解起来条理清晰,直指核心!

“妙!妙啊!”那年轻弟子激动得脸色发红,“利用转动与凹槽控制流量,简单却有效!顾大人,您……您是如何想出这些的?”

顾念一打了个哈哈:“呃,这个嘛……多是观察前人经验,再结合一些……嗯,偶然所得,不断改进罢了。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

“为了解决问题,让事情变得更有效率……”相里勤重复着这句话,眼中精光闪烁。

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深深触动了他。墨家的追求其核心不也正是为了解决民生实际问题,提升效率吗?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她似乎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和口号。

所做的一切,无论是高产作物、新式农具,还是那传闻中的钱庄、水泥路,都直接指向一个目标——提升效率,改善生活。这种务实到极点的风格,与许多空谈道理的学派截然不同。

“顾大人所为,与我墨家‘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旨,不谋而合。”

相里勤终于不再掩饰,坦然表明了身份,“老夫相里勤,忝为墨家当代巨子。听闻陛下欲建学院,汇聚百家,老夫特带弟子前来,愿效绵薄之力。”

虽然他内心对秦国的政策仍有疑虑,但顾念一本人和她展现出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利”,让他看到了墨学在这个新时代可能发挥作用的希望。

顾念一心中大喜!墨家巨子亲自带队来了!这可是掌握了大量实用技术的宝贝啊!

她连忙郑重还礼:“原来是墨家巨子亲至,失敬失敬!陛下求贤若渴,念一亦久仰墨家机关术与兼爱非攻之精神!学院正需墨家这般务实求真的学问!”

她热情地邀请道:“此地不是说话之处,几位先生远来辛苦,不如先随我回城安置?关于学院工学院的规划,我正有许多想法,想要向巨子和诸位请教呢!”

看着顾念一真诚而热烈的眼神,又看了看田地里那些仍在高效运作的新农具,相里勤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了。

他点了点头:“那就叨扰顾大人了。”

于是,在这麦田边,大秦的少府丞与墨家的巨子,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仪式,只有对实用技术的共同追求。

“走吧,巨子,诸位先生,”顾念一笑容灿烂,“咱们回城,好好聊聊!”

墨家弟子们看着这位与众不同的女官,又看了看手中悄悄记录下农具结构草图的本子,心中也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或许,墨家沉寂多年的学说与技术,真的能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领着墨家一行人从田埂边离开,顾念一拍了拍沾着泥土的手。对相里勤道:“巨子,诸位一路辛苦,我先安排各位在客舍住下,洗漱休整一番,明日再……”

她话还没说完,一个看起来顶多二十出头的墨家弟子就忍不住上前一步,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兴奋,急切地问道:

“顾大人!听闻那正在修建的‘大秦皇家学院’规模宏大,理念新奇,不知…不知我等能否先去看上一眼?”

他这一开口,像是点燃了引线,旁边几个年轻弟子也纷纷附和,眼神里全是渴望:

“是啊巨子,顾大人,我们就去看看,绝不添乱!”

“听说学院要建工学院,我等实在心痒难耐……”

“就看一眼!看完立刻回去安顿!”

顾念一看着这群瞬间从沉稳技术宅变成好奇宝宝的小伙子们,有点哭笑不得。

她抬眼看向相里勤,带着点歉意:“巨子,你看这……”

相里勤抚着胡须,虽没有什么表情,但心里也有些许好奇。

他沉吟了一下,开口道:“顾大人,既然这些小辈心急,老朽也对这学院颇为神往,若是不麻烦,便先去看上一眼也无妨。安顿之事,稍后再说。”

得,领头人都发话了。

顾念一还能说什么?她无奈地笑了笑,挥挥手:“行吧行吧,那就先去学院工地。不过说好了啊,那边正在施工,尘土飞扬的,大家小心脚下,注意安全。”

“多谢顾大人!”年轻弟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刚才在田间的稳重劲儿丢了一半。

一行人调转方向,朝着渭水之滨的学院工地走去。

远远地,就能看到一片巨大的、被圈起来的土地上,人头攒动,号子声、夯土声、锯木声混杂在一起。

高高的脚手架已经立起了一片。

走近了看。穿着短打的役夫们喊着号子,合力拉动巨大的石碾夯实地面。

工匠们熟练地搭建着木质框架,更有一些穿着少府工服的人,指挥着用独轮车运送着灰扑扑的材料——那正是顾念一弄出来的水泥。

墨家弟子们一到这里,眼睛就像是不够用了。

“快看那边!那是在做什么?为何要挖如此深的地基?”

“此等夯土之法,似乎与寻常不同,效率更高!”

“那些人在拌的是何物?灰蒙蒙的,莫非就是传闻中的水泥?”

“这布局……这些房屋为何排列得如此整齐?中间留出偌大空地作甚?”

问题一个接一个,像是连珠炮似的砸向顾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