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以格物证修仙 > 第59章 码头遗泽,静默指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章 码头遗泽,静默指引

踏入这处沉寂了万古的码头,时间仿佛在此凝固。空气带着陈腐的水汽和金属锈蚀的淡淡腥味,却又奇异地保留着一丝洁净,仿佛某种净化机制仍在极低功耗下顽强运行。那低沉的嗡鸣声源自从码头后方拱门内,稳定而富有节奏,如同这颗遗迹心脏仍在微弱的搏动。

陆见平没有贸然深入拱门后的黑暗。他首先选择在相对开阔、视线良好的码头平台进行休整和初步探索。他服下灵液,运转功法,驱散着浸入骨髓的阴寒,恢复近乎枯竭的真元。在此地,煞气的侵蚀微乎其微,空气中稀薄的灵气反而比黑岩谷纯净许多,让他恢复起来事半功倍。

状态稍复,他便起身,如同一个谨慎的考古学家,开始系统地检查码头控制室和周围的设施。

控制室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显破败,大部分仪器都已黯淡无光,覆盖着厚厚的尘埃。然而,那个仍在缓缓旋转、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水晶球,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他小心翼翼地用神识再次接触,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强行读取,而是以一种“请求接入”的意念,配合着星钥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同源气息。

水晶球的光芒似乎明亮了一丝,内部流转的图像和符号变得稍微清晰了些。依旧是残缺不全,但他能辨识出几个关键部分:

水文图:展示了碎星湖与这条地下暗河的水流联系,标注了几个危险的漩涡区和相对安全的航道。一条被高亮(或许是后来标记)的路径,从码头下方延伸,迂回地通往碎星湖的某处隐蔽岸边。

能量流向图:描绘了以码头为中心,周边区域的能量分布。黑岩谷被标记为大片的、翻滚的猩红(高浓度煞气区),而碎星湖区域则色彩斑驳,标注着几种不同的能量表征,并特别用警示符号标记了几个点,旁边注释着“高能生命反应”、“空间不稳定”等(通过星钥感知其意)。

警戒分布图:这是一副简略的示意图,显示了以“天工坊”核心区域为中心,外围散布着许多小点,旁边标注着“自动防卫单元”、“环境监测节点”等。图表旁还有一行小字提示:“非授权接近核心区将触发防卫机制。需‘天工符印’方可安全进入。”

最后一条滚动信息(似乎是在系统完全静默前留下的):“……遵循静默协议……分散隐匿……警惕‘巡天司’侦测……知识火种不灭……”

“天工符印”、“巡天司”!这两个关键名词让陆见平目光一凝。前者是进入核心区域的关键,而后者,听名字就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肃杀与监控意味,结合其“侦测”的行为,显然是与这未知文明对立的势力。

他小心地取下那几个未腐朽的卷轴筒。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一种韧性极佳的薄膜,上面用那种古老的符号和简图,记录着码头各种设施的操作指南和简易维护手册,包括一个小型“水体净化阵列”和“环境稳定结界”的启动方法——虽然大部分功能已失效,但或许能找到仍可使用的部分。

另外几个卷轴则更像是日志或笔记的残片,字迹潦草,充满了紧迫感。上面反复提及“大崩塌”、“法则侵蚀”、“紧急撤离”、“保存火种”等字眼,描绘了一幅文明遭遇灭顶之灾时的仓皇与决绝。

除了信息,那些造型奇特的工具也让他爱不释手。一件可以自动调节角度、精准切割金属的“矩尺”;一个能够探测微弱能量流动的“探针”;还有几个小巧的、不知用途的晶体模块。这些工具的设计同样充满了几何美感,其运作原理与他领悟的“几何道语”隐隐相通,稍加研究就能上手。

他将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一一收起,特别是那枚水晶球,虽然无法带走其本体,但他已用神识尽可能记下了其中显示的地图和关键信息。

做完这一切,他站在码头边缘,望向脚下漆黑的地下湖,以及湖对岸那条被标注为“安全”的水下通道入口。

前路愈发清晰,也愈发沉重。

目标:碎星湖,天工坊。

需求:天工符印。

威胁:巡天司,湖中危险生物,以及天工坊本身的防卫机制。

这处意外的避难所,不仅给了他喘息之机,更给了他至关重要的情报和工具。那个未知的、辉煌而悲壮的文明,在沉寂万载之后,其遗留的“遗泽”仍在为后来的探索者提供着“静默的指引”。

陆见平深吸一口混合着古老尘埃与新生希望的气息,眼神坚定。休整完毕,是时候离开这地底深处,去往那片更广阔,也更危险的天地——碎星湖了。

他再次确认了水下通道的方位,将状态调整至最佳,随即纵身跃入冰凉的地下湖中,如同一条游鱼,向着那片被标记的、通往未知与机遇的通道,悄然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