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别再靠这么近,我呼吸不过来了 > 第178章 当灵感暂时搁浅于现实海岸,他的存在是最温柔的潮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8章 当灵感暂时搁浅于现实海岸,他的存在是最温柔的潮汐

拥有了专属工作室的许念,如同鱼儿入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毕业设计的最后攻坚阶段。新工作室的环境无可挑剔,充沛的光线,顺手的工具,安静的氛围,一切都为她量身定制。她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泡在了这里,画稿铺满了整个工作台,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和亚麻仁油特有的、令人安心的气味。

江澈严格遵守着他的“圈养手册”,将黏人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突袭”拥抱或亲吻打扰她的创作,而是化身为一个极其可靠且贴心的“后勤部长”。

他会准时出现,带着精心搭配的营养餐点,监督她吃完;会在她忘记时间时,默默帮她把手机调成静音,挡住一切不必要的干扰;会在她因为长时间站立绘画而小腿酸痛时,不容分说地把她按在休息区的沙发上,手法专业地帮她按摩放松。

他的存在,像一道温暖稳定的背景光,不刺眼,却始终笼罩着她,提供着最坚实的支持。

然而,创作的路径并非总是坦途。这天深夜,许念遭遇了瓶颈。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共生·序曲》已经完成,但最后收尾的几个关键笔触,她反复修改了无数次,却始终觉得差了点意思,无法完美表达出她心中那种“个体与宇宙能量场微妙的连接与共振”的感觉。

颜料在调色盘上干涸、凝结,画布上的色彩叠加又覆盖,烦躁和沮丧如同藤蔓,悄悄缠绕上她的心。她放下画笔,有些无力地向后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一种深深的疲惫感和自我怀疑涌了上来。

是不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是不是这个想法本身太虚无缥缈,根本无法用视觉语言具象化?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江澈端着一杯温热的牛奶走进来。他显然刚从自己的工作中抽身,脸上还带着一丝熬夜的痕迹,但眼神依旧清明。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牛奶放在她手边,然后目光落在了那张反复修改却依旧不尽人意的画布上。

许念有些泄气,声音带着疲惫:“好像……卡住了。”

江澈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说“别急,慢慢来”或者“你已经画得很好了”这类苍白的安慰。他沉默地看了一会儿画布,然后又看了看旁边散落的、她之前为了寻找灵感而随手画的许多关于神经元网络、星系漩涡、数据流的草稿。

忽然,他走到她的工作电脑前——那台电脑里存放着她所有的创作资料和部分用于生成视觉元素的简单代码。他征询地看了许念一眼,许念虽然疑惑,还是点了点头。

江澈坐下来,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起来。他没有动她的任何核心文件,而是新建了一个极其简洁的程序界面。许念凑过去看,只见屏幕上开始出现无数细小的、如同萤火虫般的光点,它们按照某种复杂的算法随机运动、碰撞、分离、重组,形成瞬息万变、瑰丽莫测的图案。

“这是什么?”许念被屏幕上流动的光影吸引了。

“一个简单的粒子交互模型。”江澈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参数可以调整它们之间的引力、斥力和随机扰动值。你看,”他微调了几个参数,屏幕上的光点运动轨迹立刻从无序的躁动,变得有了某种内在的韵律感,仿佛在呼吸,“有时候,绝对的秩序和绝对的无序,都无法产生‘生命感’。恰恰是在规则与随机性的边缘,在引力和斥力的平衡点上,才会涌现出最动人的、不可预测的形态。”

他顿了顿,指着屏幕上那些自发形成又消散的、短暂而美丽的结构:“你要找的连接与共振,也许不是一条清晰的线,而是这种……动态的、瞬息的、在规则与自由之间达成的微妙平衡?”

他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许念脑海中混沌的迷雾!

她猛地转头,再次看向自己的画布。她之前的思路一直试图去“描绘”一种连接,用力过猛,反而显得僵硬。而江澈用他最熟悉的代码,向她直观地展示了“连接”的另一种可能——它不是固化的桥梁,而是弥漫的场域;不是有形的线,而是无形的力与瞬间的平衡!

灵感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至。

“我明白了!”她眼睛瞬间亮得惊人,一把抓住江澈的手臂,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江澈!你真是个天才!”

掉马了吗?

是的,在这场艺术创作的困境中,江澈那属于“计算机酷哥”的、被视为与感性创作截然不同的理性思维与技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最精准、最深刻的掉马。

掉下的,是“技术”与“艺术”之间存在鸿沟的偏见。

露出的,是他能够跨越领域,用自己独特的“代码语言”理解她的艺术困境,并能提供全新视角和破局钥匙的、无可替代的智慧与价值。他的陪伴,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照顾,更是精神上的同频与引领。

江澈看着她重新燃起火焰的眼眸,嘴角微微上扬。他反手握住她激动的手,轻声说:“不是我天才,是你本来就拥有答案,我只是……帮你擦掉了挡住答案的一点灰尘。”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许念知道,这看似随手的行为,背后是他对她创作理念的深度理解,以及他自身强大的知识迁移能力。

许念不再多言,转身重新拿起画笔。这一次,她的动作不再迟疑和焦躁,而是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笃定与流畅。她不再执着于刻画“连接”的形态,而是开始尝试用色彩的微妙渐变、笔触的轻重缓急,去营造那种弥漫的、动态的、在秩序与混沌边缘游走的“能量场”氛围。

江澈没有离开。他关掉了那个粒子程序,合上电脑,重新端起那杯已经微凉的牛奶,走到工作室的休息角落,安静地坐进懒人沙发里。他没有再看她,也没有做其他事情,只是那么静静地陪着,如同守护着一段最重要的程序运行,耐心等待着一个必然美丽的结果。

窗外,夜色渐褪,天际泛起鱼肚白。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画布上时,许念终于放下了画笔。画面上,那些原本略显生硬的边界变得柔和而富有呼吸感,色彩在冲突中达成了奇异的和谐,整个画面仿佛活了过来,内部涌动着看不见却能被感知的能量流。

她成功了。

她疲惫却满足地长长舒了一口气,转身,发现江澈不知何时已经在懒人沙发里睡着了。他蜷缩在那里,长手长脚显得有些委屈,怀里还抱着那个已经空了的牛奶杯,睡颜安静得像个孩子。

许念的心瞬间柔软得一塌糊涂。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拿起旁边的一条薄毯,小心翼翼地盖在他身上。

他立刻惊醒了,睫毛颤动,睁开眼,眼神里还带着刚醒的迷茫,但在看到她的瞬间,便聚焦起来,下意识地问:“画完了?”

“嗯。”许念蹲下身,与他平视,伸手理了理他睡乱的黑发,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谢谢你,江澈。”

谢谢你,在我迷失的时候,成为我的灯塔。

江澈看着她近在咫尺的、带着疲惫却绽放着光彩的脸,伸手将她拉进怀里,让她坐在自己身边,然后把头埋在她颈窝,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和浓浓的依赖:

“不用谢。奖励一个拥抱就好。”

《狐狸圈养手册》深藏功与名,只余下晨曦中,相拥分享突破瓶颈后喜悦的温暖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