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山洞内弥漫着一股清冷的气息。众人早早醒来,简单吃了些干粮后,便准备按计划行动。苏姑娘走到证人身边,轻声安慰:“别害怕,我会保护你安全到达的。”证人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恐惧与期待。张洵则与林捕头等人检查好武器,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坚定。一切准备就绪,众人踏出山洞,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行,未知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们。
张洵深知此次将证人带到公堂作证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不仅自己无法洗清冤屈,证人的性命也将不保。他们精心规划了前往公堂的路线,选择了一条较为隐蔽却崎岖难行的小道。这条小道两旁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时不时还能听到虫鸣鸟叫。苏姑娘紧紧护在证人身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能让她神经紧绷。林捕头和江湖义士联盟的成员们则分散在队伍周围,形成一道严密的保护圈。
行走间,张洵敏锐的嗅觉捕捉到空气中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他心中一紧,低声提醒众人:“小心,可能有危险。”众人立刻提高警惕,手按剑柄,脚步放得更轻。果不其然,没走出多远,前方突然窜出几个黑衣人,手持利刃,眼神凶狠地扑来。林捕头大喝一声:“保护证人!”说罢,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率先迎了上去。刀光闪烁,与黑衣人手中的利刃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江湖义士联盟的成员们也纷纷加入战斗,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张洵一边留意着证人的安全,一边寻找着黑衣人破绽。他发现黑衣人虽然攻势凌厉,但配合上略有瑕疵。看准时机,张洵身形一闪,如鬼魅般穿梭在黑衣人之间,手中长剑精准地刺向黑衣人的要害。一个黑衣人躲避不及,被张洵一剑刺中手臂,手中利刃“当啷”一声掉落。其他黑衣人见状,攻势愈发猛烈,但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黑衣人渐渐落了下风,最终狼狈逃窜。
经过一番波折,众人终于顺利抵达公堂。公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分立两旁,虎视眈眈。张洵等人带着证人步入公堂,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张洵昂首挺胸,眼神坚定地看着主审官。主审官坐在高堂之上,面色凝重,他深知此次案件牵扯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证人在苏姑娘的搀扶下,缓缓走到堂前。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颤抖的身体平静下来。在众人鼓励的目光中,证人鼓起勇气,开始讲述事情的真相。他的声音虽然还有些颤抖,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大人,王尚书与神秘组织勾结,为了谋取私利,设计陷害张公子。他们伪造证据,买通官员,妄图置张公子于死地。”说着,证人呈上了关键证据,那是一份王尚书与神秘组织往来的书信,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阴谋。
公堂内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对这惊人的真相感到震惊。主审官眉头紧皱,仔细查看证据,神色愈发严肃。张洵上前一步,朗声道:“大人,证人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大人明察,为草民洗清冤屈。”林捕头和江湖义士联盟成员们也纷纷出声支持:“请大人主持公道!”
然而,王尚书在朝中势力庞大,其爪牙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就在这时,王尚书的一名亲信站了出来,大声反驳:“大人,这证人分明是被张洵收买,故意编造谎言污蔑王尚书。这所谓的证据,也极有可能是伪造的。”
张洵冷笑一声,目光如炬地看着对方:“你说证人被收买,可有证据?这书信上的字迹、印章,皆可验证真伪。你若再狡辩,便是妄图干扰公堂审理。”
双方各执一词,公堂内气氛愈发紧张,一场激烈的交锋就此展开。主审官权衡利弊,深知此事棘手,既要考虑王尚书的势力,又不能忽视证据和众人的诉求。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此事重大,容本官仔细查验证据,再做定夺。”
证人已出面作证,但王尚书在朝中势力庞大,公堂之上能否公正判决,为张洵洗清冤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