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港片:老子是内鬼! > 第261章 全港岛的焦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警队里的高层领导,都是核心决策人物,只要进入这个层面,我能施展的空间就非常大。

最差的情况,也就是多等几年。

等到港岛回归时,我才36岁,等得起。”

沈少秋望着眼前的陆翰涛,语气诚恳地说道。

这番话,沈少秋确实没有撒谎,但也没有吐露他真正的全部想法。

如今,张华、高晋和陆翰涛等人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沈少秋帮助原住民把李半城、李兆纪那帮人驱逐之后,完全可以由张华、高晋出面,与陆翰涛等人合作推进新界原住民的丁权开发。

他与李半城这些地产商人完全不同,那些人纯粹是只想占便宜的奸商,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从原住民身上榨取利益。

而沈少秋则不一样,他并不在意赚多少,如果李半城等人只愿给原住民半成利润,甚至更少,那么他可以大方地分给对方五成、六成,甚至七成。

因为在沈少秋看来,这些原住民本身所具备的政治价值,远远高于几十亿的利润。

将他们团结在自己身边,相当于多了一张强有力的底牌。

再加上九龙城寨这颗棋子,除非英国人彻底翻脸,否则他在港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股力量,他在大陆那边的分量也会更重。

只花几十亿就能换回一张政治王牌,对沈少秋来说,这笔买卖非常划算。

听完这番话,陆翰涛沉默了好几分钟,才缓缓抬起头,看着沈少秋开口问道:“沈sir,你想让我们怎么配合你?”

“我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沈少秋微微一笑,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当天夜里,陆翰涛很晚才回到爱民医院,独自走进了太平间。

“小玉,撞死你的司机已经被抓到了,果然是李半城、李兆纪他们在背后搞的鬼,我不会放过他们!”

“小玉,这一次的风波会闹得很大,整个新界都会被搅动起来,你再忍一忍,等我把事情处理完,我一定让你安息。”

“小玉,阿瑜的右手断了,肋骨也断了几根,不过她很坚强,手术后一声没哭。

医生说孩子恢复得快,最多三个月就能恢复。”

“小玉,我现在一个人,怎么把阿瑜带大,你告诉我该怎么做,跟我说句话好不好……”

第二天下午,整个元朗地区,六个原住民村落,数万名村民,不论男女老少,纷纷聚集在元朗警署、元朗区政府等机关门口,要求警方立刻逮捕撞死陆翰涛妻子的凶手。

在沈少秋的安排下,乐慧贞又一次抢到了独家新闻,无线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迅速引发了港岛媒体的广泛关注。

很快,这个平时少有人关注的“乡下地方”——元朗,成了全港岛的焦点。

在陆翰涛的协助下,乐慧贞迅速挖出了整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节目情绪渲染极强:昨天还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今天却成了妻死女伤,只剩父亲一人苦苦支撑。

尤其是陆永瑜小小年纪躺在病床上的镜头,令无数市民动容。

当天夜里,九龙城警署也传来重磅消息:警方已经将肇事的面包车司机抓捕归案,并透露司机是受人指使作案。

不过,沈少秋并没有立刻公布幕后主使是谁,只是强调对方背景复杂,警方正在全力调查中。

沈少秋心里明白,这种新闻要想引起公众注意,就必须制造悬念,让舆论慢慢升温。

如果一开始就将所有信息全盘托出,反而会让观众觉得事情太简单,失去了兴趣。

然而,新闻一经发布,便有人坐不住了。

当天深夜,浅水湾3号别墅内。

浅水湾1号、2号、3号三栋别墅的主人,都是这片区域最早的开发人。

1号别墅属于年事最高的鲍玉刚,2号是次之的雷英东,3号则是属于那位被外界称作“超人”的李半城。

李半城的创业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段并不出彩,与港岛大多数富豪的起步类似:抓住一次风口赚到第一桶金,随后转战地产行业,赚得更多。

若无意外,他大概率也就是港岛众多富豪中普通的一员。

转折出现在他人生的第二阶段——因为他遇见了一位关键人物:时任汇丰银行九龙分行总经理沈壁。

在沈壁的鼎力支持下,李半城从汇丰获得了大额贷款,在1973年港岛股市崩盘之际,果断出手收购大量资产和土地,一举跻身港岛顶尖富豪行列。

之后更是在沈壁的运作下,仅以12亿港币吞下了黄浦洋行,而其中只需先支付一半资金,另一半可以分期付款。

换句话说,他只用了6亿现金,便拿下市值高达150亿的黄浦洋行。

如今,黄浦洋行市值已达680亿港币。

可以说,李半城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汇丰银行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港岛“亲洋派”的代表人物。

许多人在看到李半城在洋人扶持下取得如此成就后,纷纷效仿,投身洋人麾下,甘愿成为所谓的“慕洋派”。

但今夜的李半城,却没有往日那副风光无限的模样。

虽然神情依旧平静,眼神却透出几分焦虑。

原因不难理解——他正在推进的新界地产开发计划,除了是为自己谋取巨额利润,更是洋人交办的任务。

随着港岛和九龙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洋人从地产行业获得的收益也逐渐缩水。

想要继续维持高利润,就必须寻找新的开发区域。

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新界——这片占港岛总面积百分之九十的土地。

新界的真正主人,是世代生活于此的原住民。

这些人拥有丁权,也有耕地。

只要能搞定他们,未来港岛就不愁没有地皮可卖。

洋人曾试图以强硬手段强行征地,却遭遇强烈反弹,最终不得不妥协,给予原住民丁权:每个新出生的男性原住民,都可以获得一块700坪的土地,用于建造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