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 > 第588章 演练准备遇分歧,统一意见再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8章 演练准备遇分歧,统一意见再前行

陈浩把笔盖扔进铁盒,那声闷响在车间里回荡了一下。他盯着白板上的“计时器”三个字,又抬头看娜娜:“你刚才说两小时出流程,现在几点了?”

娜娜屏幕一闪:“已上传至共享目录,版本号1.0,当前时间下午五点零七分。”

“好。”陈浩拍了下手,“那就现在开个短会,把这玩意儿定下来。”

苏珊正翻着排班本,听到这话抬起了头:“现在?门窗还剩十四扇没做完,明天一早就要开始安装,这时候开会?”

“就是因为要安装了才得开。”陈浩从桌上抽了张废纸,撕成四片,每人面前放一片,“咱们不聊大道理,每人写一条最担心的事,别修饰,想到啥写啥。”

没人动。

卡尔挠了挠耳朵:“非得这么正式?”

“不然呢?”陈浩坐下,“等演练那天有人站错位置,你说是因为我没问清楚?还是因为你不好意思说?”

苏珊低头写了两个字,折起来放在桌角。卡尔写了三行,末尾画了个箭头。娜娜的纸片上跳动着微光,是电子墨水屏自动生成的摘要。陈浩把自己的也折好,打开共享目录里的流程草案。

“先看内容。”他说,“第一轮模拟地震,四级震动,持续五分钟;第二轮断电加局部喷水,十五分钟内完成撤离;第三轮综合灾情链,全员响应,目标是保住主控台供电。”

“听起来像考试。”苏珊说。

“本来就是考试。”陈浩点头,“不过挂科的代价是漏风、进水、停电,外加可能被吹走。”

卡尔咧嘴笑了下:“我支持高强度。越真越好。要是连假水都不敢碰,真淹了还不得尿裤子。”

“问题就在这儿。”苏珊翻开排班本,“我们现在每天能挤出的时间只有交接班那半小时。你搞一次三十分钟的演练,等于少做半扇窗。十四扇窗,七次演练就得拖一周。等我们装完门窗,外面早就刮台风了。”

“所以不能每次都全上。”卡尔说,“分组练,两两轮换。”

“那更乱。”苏珊摇头,“一组在演,一组在干,信息对不上。昨天谁修了配电箱都没人记得,你还指望他们记住逃生路线?”

娜娜插话:“数据显示,分批次训练的团队初期效率下降百分之十八,但两周后反超集中训练组。”

“数据不会累。”苏珊合上本子,“人会。我现在闭眼都能看见橡胶条的切割线,我不想再加一堆新东西塞进脑子里。”

空气静了几秒。

陈浩拿起自己的纸片,展开,念:“怕自己忘关阀门。”他放下,“这是我写的。我不怕演,我怕演完了还是不会。”

他看向卡尔:“你说要高压,我能理解。但高压的前提是大家知道该干嘛。我们现在连计时器都没有,拿什么卡节奏?”

卡尔张了张嘴,没说话。

“娜娜。”陈浩转头,“心理适应曲线那模型,能不能拆成几步?”

“可以。”娜娜调出图表,“建议分为认知期、适应期、应激期。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环境干扰强度。”

“翻译成人话。”卡尔说。

“第一阶段,只听指令,不动手。”娜娜说,“熟悉口令与角色分工。第二阶段加入轻微干扰,如灯光闪烁或背景噪音。第三阶段才引入真实物理变量。”

“也就是说。”陈浩接过话,“第一天不用震,也不用喷水,就站着听命令,走两步路?”

“正确。”娜娜确认。

苏珊皱眉:“那和喊口号有啥区别?”

“区别在于。”陈浩说,“我们得先学会‘听到地震’这三个字时不愣住。上次测试风盾窗,警报响了八秒,没人反应过来要关气阀——因为平时没人按警报。”

卡尔摸了摸下巴:“那你这第一轮太软了。至少得黑一下灯吧?不然都以为在开会。”

“黑灯可以。”苏珊松口,“但只能黑十秒,而且提前通知。别搞得人心惶惶,回头干活走神切到手。”

“成交。”陈浩在白板上划掉原来的“全黑断电”,改成“短暂照明中断”。

“喷水呢?”卡尔追问。

“暂缓。”陈浩说,“等前两轮跑顺了再说。现在防水布还没验货,万一漏水,不是模拟灾情,是真制造灾情。”

卡尔哼了一声,但没反对。

“时间怎么定?”苏珊问。

“还是明日下午三点。”陈浩说,“交接班空档,三十分钟,够走完第一模块。”

“我就怕这个‘第一模块’变成最后一模块。”苏珊看着他,“每次都说先试试,结果试完就没下文了。”

“这次不一样。”陈浩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进度条,“每完成一轮,我在上面画一笔。三轮全过,门窗安装前必须走完。”

“谁监督?”苏珊问。

“你。”陈浩指她,“你最怕浪费时间,你来掐表。”

苏珊沉默几秒,终于点头:“行。但我有个条件——演练期间,生产任务暂停。别一边演一边催进度,那样谁都专注不了。”

“同意。”陈浩写下,“演练即停工,三十分钟内不计产出。”

卡尔突然举手:“那我能不能提个要求?”

“说。”

“第二轮的时候。”卡尔咧嘴,“让我当一次‘伤员’。我想知道被人抬出去啥感觉。”

屋里安静了一瞬。

然后陈浩笑出声:“行啊,到时候给你配个担架,还是用废钢管焊的。”

“最好绑结实点。”卡尔说,“别半路散架,真摔出个好歹。”

娜娜更新了协议版本:“已录入三方共识条款,新增‘阶段性递进’‘限时停工’‘角色轮替’三项规则,版本升为2.0。”

“挺好。”苏珊翻开排班本,在明日三点的位置划了个红圈,“希望这圈不是画个寂寞。”

“不至于。”陈浩活动了下肩膀,“咱们现在缺的东西不少,但至少有一样不缺——失败经验。”

“说得跟光荣勋章似的。”卡尔嘀咕。

“本来就是。”陈浩笑着,“哪次不是踩坑才知道路该咋走?”

他走到白板前,用红笔圈出“首次演练:明日下午三点,模块一启动”。笔尖压得有点重,纸面微微凹陷。

“就这么定了。”他说,“明天这时候,咱们来看看,听见‘地震’俩字,到底能不能第一时间动起来。”

苏珊收起本子,转身走向裁剪区。卡尔蹲在地上,掏出随身小刀,在地板上画震动机的布线草图。娜娜终端屏幕滚动着新协议的日志记录。

陈浩站在原地,看了眼墙角堆着的半截钢管。

他走过去,弯腰捡起一根,掂了掂。

“这玩意儿。”他自言自语,“焊架子够不够长?”

卡尔头也不抬:“短了接一段,反正废料堆里有的是。”

陈浩把钢管往地上一立,正好挡住脚下一道裂缝。

“那就这么办。”他说。

他松开手,钢管稳稳立着,没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