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只能出钱了,不然就要把几个孩子接去城里。

可他们住的地方不大,隔出两个房间,他们小两口一个房间,继女一个小房间,如果把大庆他们带去城里,也住不下。

叶二哥写了下来,叶大队长看过之后,又修改了一番,准备了两份。

“老二,我不管你和小娟会不会再生,但是大庆几个是你的孩子,要念着,只要大庆他们上学之后,你就要一直供着,等他们几个小的长大了,有工作了,会养你这个当爹的,你那继女终究是要嫁出去的。”

叶母是真的怕几个孩子不在老二身边,老二偏心。

老二虽然自私自利,可该说清楚的事情还是要说的。

“娘,我知道了。”

叶二哥还问了一句,“大庆学习怎么样?”

他是知道的,如果没有读书,就算家里有关系,也很难得到一份好工作的。

他有两个儿子。

哪怕如今跟小娟结婚了,再生孩子,还要养十几年,那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好几了。

“大庆,好好读书,只要好好读书,爹会供你们读书的。”

虽然如今城里乱,但是读书识字也要会。

“爹,我知道了,我会好好读书的。”

大庆是知道,好好读书,才能成为工人。

叶二哥没有久待,就回城里了。

看着几个孩子,叶母长叹一口气,“你们爹再婚了,你们继母有一儿一女,儿子留在你继母亡夫家,闺女跟着你继母。”

三个孩子的小脸都变了。

其实他们也知道,他们爹一定会再次结婚的。

他们娘也远嫁了。

“你们好好读书,争取以后也能当工人,至于你爹和继母,你们不用在意,你爹会每个月送钱回来的。”

“奶奶,我们知道了。”

“对,我们会好好读书的。”

叶母没有继续劝。

他们是还小,但是有一些事情,还是要让他们知道的。

家属院这边。

刘苗苗家的玉米又能吃了。

吃嫩玉米。

刘苗苗又给隔壁杨嫂子送了几根玉米。

“娘,我去砍玉米杆。”

刘苗苗立即阻止,“不用砍,把一些玉米叶子扯掉就行,豇豆能吃了。”

豇豆?

十月了。

院子里面不少菜都扯了,种上了莴笋、白菜、萝卜。

又连续吃了几天玉米。

当然刘苗苗还加了催熟的玉米。

不得不说,这嫩玉米用蒸笼来蒸来吃,更是清甜。

“刘妹子, 出事了,出事了。”

又出事了?

杨嫂子一进入院子,拉着刘苗苗就压低声音的说了起来,“罗副营长出事了,如今在军区医院那边,听说还没有醒来。”

罗副营长?

刘苗苗瞬间知道这罗副营长是谁了。

那个不带媳妇来随军,而是让娘来随军的一位副营长,媳妇在家照顾。

“罗大娘去医院了?”

杨嫂子瘪嘴,“罗大娘在家哭,其他嫂子劝她赶紧去医院照顾罗副营长,可她说,要在家照顾孙子。”

听到这一番话,直接惊呆了刘苗苗了。

她以为罗大娘对罗副营长这个儿子一定很好。

如今这样子,好似罗副营长废了,把心思都放在孙子身上。

“刘妹子, 你不知道,其他嫂子都没有想到罗大娘会这么说。”

“那罗副营长那边没有人照顾吗?”

“医院那边是有人照顾。”

杨嫂子叹气一声,“如果罗副营长受伤严重的话,就可能需要转业。”

转业?

那家属院就会清净不少。

“杨嫂子,我种的豇豆开始结了,我一家三口,也吃不完,你可以随时去摘。”

豇豆,如今天冷了起来,还有豇豆吃。

“那我去摘一些泡。”

这可以。

“刘妹子,你那花生结了没有,如今天气要开始冷起来了。”

是要去扯花生了。

“明儿去地里看看,就是怕时间短,花生还嫩。”

杨嫂子点头,时间短,花生就很嫩,花生种子都收不回来。

“哪霜降之前,一定要扯了,不然花生就坏了,还有你那红薯。”

花生两三个月就能挖了。

刘苗苗算了一下时间,她是七月底种的,如今十月中旬了,也可以挖了。

隔天一大早上,吃过早饭,学校也放假了,刘苗苗带着两个小的,背着背篓和扛着锄头去地里。

刘苗苗扯花生,两个小的摘花生。

“娘,好多花生。”

刘苗苗能说她搞了小动作。

“施肥施得好。”

两个小的也不再问了,赶紧摘花生。

挨着干活的一些军嫂,也凑过来看热闹。

毕竟七月份种花生的,还是第一次瞧见。

就过来看看。

没有想到,看到刘苗苗扯出来的花生,很多,都有几分傻眼了。

“嫂子们有事吗?”

这些嫂子立即摇头,“没事,没事。”

能说他们是来看好戏的。

以为这花生收不到了。

可事实呢?

这花生长得特别好。

“她那个花生七月底种的,如今十月份了,才两个多月,怎么长得这么好?”

硕果累累的。

还是第一次瞧见花生也可以长的那么好。

“娘,背篓满了。”

刘苗苗回头看了一眼两个小的。

“有一个口袋。”

小小一块地,母子三人愣是挖了一背篓、一口袋、还有一个菜篮子这么多花生。

杨嫂子来菜地这边,看到这么多花生,整个人也愣了一下。

以为种子都收不回来。

可事实呢?

这种子不但收回来了,而且这花生还结的这么好。

“杨嫂子,我们就先回去了。”

花生不少,两个小的还小,兄妹两个想要帮忙抬那一袋花生,被刘苗苗拒绝了,让他们一个扛着锄头,一个提着菜篮子就好。

“你说这刘同志到底是怎么种地的?之前她种的土豆和红薯都非常大,如今这种的花生也结的这么好,嫩玉米吃了三次。”

那地不大呀,可是这产出不少。

他们都是规规矩矩种地的,可是种出来的东西,愣是没有刘苗苗种的大,怎么会不吃惊呢?

“要不到时候请教一下?”

“只能这样了。”

花生挖回来了,有不少泥土,需要清洗出来,晾晒好。

家里没有簸箕,去隔壁杨嫂子家去借的。

花生还挑选了一下,嫩的全部挑出来煮成水煮花生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