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垣深处觅遗典 薪火相传启新章
张简的苏醒,如同给这片沉寂的祖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尽管他伤势依旧沉重,连独立坐起都颇为艰难,只能靠坐在石壁旁,由族人喂食些源池边采集的、蕴含生机的苔藓菌类熬制的稀薄流质,但他那双重新燃起坚毅光芒的眼睛,让所有幸存者都感到了主心骨的存在。
他没有过多沉湎于身体的虚弱与丧妻之痛,清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七叔公详细询问了他昏迷后发生的一切,尤其是关于那场炼化、混沌源池的形成以及两个孩子状态的每一个细节。
听着七叔公的叙述,张简的目光不时落在一旁安静沉睡的无尘和依偎在自己身边、虽虚弱却眼神清亮的小鱼儿身上,心中波澜起伏。至阳道胎,玄阴魔骨,混沌源池,炼化蚀源……这些远超他过往认知的事物,如今却与他和孩子们的命运紧密纠缠在了一起。
“前辈,”张简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此地既是‘守秘’祖地,除这源池与九柱大阵外,可还有其他遗存?典籍?传承?我们需尽快了解此地,方能应对未来之变。”
七叔公闻言,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张相公所言极是。祖地重启,必有深意。据古老传闻,祖地核心除封印阵眼外,尚有‘藏经洞’与‘观星台’两处秘所,只是年代久远,不知具体方位,亦不知是否已在万载岁月中损毁。”
他抬手指向洞窟一侧,那里有一条被藤蔓与微光苔藓半掩的、更为幽深的甬道:“老朽此前粗略探查过那条通道,其内岔路众多,气息晦涩,不敢深入。或许……秘所便在其中。”
张简点了点头,目光看向那条未知的甬道,又看了看身边的孩子和虚弱的族人。他知道,探索未知意味着风险,但固守原地,只会坐困愁城。
“待我稍能行动,便去一探。”他沉声道,“眼下,需先确保此地安稳,让孩子们彻底恢复。”
接下来的时日,张简一边竭力恢复着自身伤势,借助混沌源池那神奇的生机之气滋养经脉,重聚浩然气,一边细心观察着两个孩子的变化。
张小鱼的恢复速度最快。那至阳道胎仿佛天生就与这充满生机的环境相合,不过十余日,他已能自己蹒跚行走,虽然力量远未恢复,但精神头十足,围着父亲和七叔公咿咿呀呀,那双朝阳般的眸子里充满了对周遭一切的好奇。他开始有意识地模仿张简打坐调息的姿势,虽不得法门,但周身溢散的至阳之气却自发地与源池气息交融,显得越发纯净活泼。
而张无尘,依旧在沉睡。但他的沉睡不再令人不安。在张小鱼的至阳气息每日不自觉的“滋养”下,他胸口那幽暗印记流转得越发温润平和,周身那深渊般的气息也渐渐与混沌源池的生机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他不再吞噬,而是如同一个深潭,静静地映照、沉淀着外界的一切。偶尔,他会在沉睡中无意识地抓住哥哥伸过来的小手,然后睡得更沉、更安稳。七叔公几次探查,发现他体内那因吞噬“影蚀”本源而产生的异变力量,似乎正被玄阴魔骨的本源和源池生机缓缓“消化”、“整合”,虽然进程缓慢,却方向向好。
看着两个孩子截然不同却互补的恢复状态,张简心中稍安。他体内的浩然气也在源池之助下,以远超预期的速度恢复着,甚至因经历过混沌之气的冲击与洗礼,变得愈发精纯凝练,带着一丝以往不曾有的、调和万物的韧性。
约莫一月之后,张简已能勉强自由行动,虽不及全盛时期,但寻常行走、施展些粗浅术法已无大碍。他决定不再等待。
这一日,他将小鱼儿托付给七叔公和族人照料,自己则手持一柄以源池边坚韧藤蔓和坚硬岩石简单打磨的“探杖”,毅然步入了那条幽深的甬道。
甬道内光线昏暗,唯有石壁上稀疏的微光苔藓提供着些许照明。空气潮湿而冰凉,弥漫着万年尘封的气息。正如七叔公所言,前行不过百步,便出现了数条岔路,每一条都深邃不知通往何处,散发着或灼热、或冰寒、或空灵、或厚重的不同能量波动。
张简凝神感应,他尝试运转体内浩然气,仔细分辨着这些能量波动中蕴含的“意”。他发现,其中一条岔路散发出的气息,与他怀中那枚“守秘”令牌的温润白光隐隐呼应,带着一种知识的沉淀与岁月的沧桑。
“是这边。”他心中一定,选择了这条岔路,谨慎前行。
岔路曲折向下,石壁逐渐变得光滑,上面开始出现一些模糊的壁画与古老的篆文。壁画的内容依稀可辨,有先民观星测象,有修士布阵封魔,有族裔迁徙传承……正是“守秘”一脉历史的片段缩影。
而那些篆文,则更为深奥,许多连七叔公都未必识得。张简只能强行记忆,留待日后慢慢参详。
前行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了一座相对较小的石室。
石室中央,并非想象中的书架林立,而是矗立着数排青铜碑林!
每一座青铜碑都高约丈许,宽三尺,碑身斑驳,刻满了密密麻麻、细如蚊蚋的古老文字与符文图谱!这些文字并非雕刻,更像是某种强大的神念直接烙印其上,历经万载而不灭!
“藏经洞……原来如此!”张简心中震撼。这并非以书籍承载,而是以神念碑林的形式,保存着“守秘”一脉最核心的传承!
他走近一座青铜碑,凝神望去。碑文开篇便是《星枢蕴灵篇》,讲述如何引动星辰之力,淬炼神魂,蕴养灵性。其法门之精妙,立意之高远,远非他现在所修的粗浅浩然气法门可比。
他又看向另一座碑,上面烙印着《九阵衍道图》,详细剖析了九种上古奇阵的布置、演变与核心原理,其中赫然包括了外面那“九柱锁灵大阵”的简化版与诸多变化!
还有《百草鉴》、《万兽图录》、《乾坤符箓基础》、《蚀源考》……涉及阵法、丹道、符箓、星象、异兽、乃至对“蚀”之力的深入研究,包罗万象,浩如烟海!
这简直就是一座无尽的宝藏!
张简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知道,以他目前的状态和见识,根本无法理解这些碑文中蕴含的万一。但这无疑为他和守秘人遗族,为两个孩子的未来,指明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他没有贪多,仔细辨认后,选择了三座他认为目前最急需的青铜碑,将其上的内容以神念强行拓印下来——分别是《星枢蕴灵篇》的基础部分,《九阵衍道图》中关于防护与隐匿的阵法,以及那部《蚀源考》的序篇。
做完这一切,他感觉神魂一阵疲惫,知晓不可久留。他最后扫视了一眼这座沉寂万载的碑林,深深行了一礼,然后循着原路,退出了甬道。
当他重新回到源池畔,将拓印的内容告知七叔公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藏经洞的方向连连叩拜。
“天不亡我‘守秘’!先祖庇佑啊!”
有了这些传承,哪怕只是冰山一角,也足以让他们在这片新生的祖地中站稳脚跟,逐步恢复元气,甚至……培养出新的希望。
张简看着欢呼雀跃的小鱼儿,又看了看依旧沉睡却气息平稳的无尘,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决心。
他将拓印的《星枢蕴灵篇》基础法门传予七叔公和所有守秘人遗族,希望他们能借此恢复乃至提升修为。而他自已,则开始潜心研究那防护隐匿阵法,准备在祖地入口及核心区域布下,以防外界窥探。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按照《星枢蕴灵篇》的法门进行修炼。这法门虽与浩然气路数不同,但大道同源,皆重神魂与灵性的修养。他发现,以此法门修炼,不仅能加速他伤势的恢复,更能更加清晰地感应到混沌源池的气息,甚至……隐隐与两个儿子体内那特殊的能量产生更深的共鸣。
希望的火种,已然在这幽深的地底点燃。
传承不灭,薪火相传。
而属于张简与这对绝代双骄的修真之路,也终于在这片万古遗存之地,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