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家老爷子?郑掌柜,可是有事?”朱捕头回味许家的点心,想着不是什么错事就帮了。

“没有没有,挺好的,我家老爷子捡了个东西,怕失主着急,就送来官府了。”

这边,郑梦拾跟着朱捕头等人进了府衙,那边,还在忙着写奏折,没来的及回家的曲知府算是摊上大事了。

曲大人将手中毛笔稳搁在笔架,收好奏折,拢拢袖子,端起桌案上早就放凉的茶,唉……回去又要喝夫人备好的大补汤喽,他的老腰哇。

“叩——扣扣。”门外传来动静儿。

“大人,大人,是师爷来了。”外头守门的小厮回话。

刘师爷的声音也在屋外响起“大人,属下有要事禀告——”

“噗——咳咳咳!”曲知府撂下茶杯取帕子擦嘴,在不用回去喝补汤和要回府时被下属拦了要禀告要事之间心情复杂,他哪个都不想要!

“咳,进来。”

“大人,属下身边还有郑捕快和许家许老丈。”刘师爷又开口了。

“一起进来。”曲知府揉揉眉头,点上一支清神香,师爷带着百姓来了,看来是公事。

“大人,您先看看这个。”师爷带着许老爷子和郑捕快进屋子,手往前伸着比腿还快,就把手里的纸条递给了曲知府。

曲清则接过,一看,也是抬头看向师爷,神色凝重“何时何处得来?”

那小小的纸条上,密密书写着“吾乃云州水师斥候刘子况,奉令侦平荆湖水匪,图藏湖东第三柳下。匪势凶悍,恐遭不测,上官知遇恩难报,朝廷忠难尽,唯以此书为记。”

这是一位探查匪事的将士传递出的消息啊。

“是许老丈,他救了只信鸽。”师爷赶紧答话。

“大人,这鸽子是我一晚辈小友救的,距鸽子跌落至多不过五六个时辰。”

许老爷子也赶紧说,他有眼力见儿,这看起来事情挺重要的,一般用鸽子送信都讲究个隐蔽和时效,他提醒提醒官老爷们吧,说不定还来得及,没有耽搁事情呢。

“快,师爷,安排传信官,持本官手令,百里加急,马走官道,连夜将这信封递到云州知府刘子忠手上,便是他进了被子,也要把人薅起来当面递给他,报上本官的名字,就说是曲清则的吩咐!”

曲知府抓起笔来,也不管墨干笔涩,“唰唰唰”快速写了封信,连同信和字条一起装进信封,递给师爷。

“是。”师爷赶紧接过,顺带对郑捕快说“郑捕快,事急,你我二人分头,你去叫饲养官找一匹快马。”

兵士是云州的兵士,湖和湖匪也都在云州的地界,两地相隔数百里,曲知府也只有此法能够相帮一二了,师弟这官做的,可真是坎坷。

操心云州匪事之余,曲知府不免为他这便宜师弟的仕途担忧,这期间年底的雪灾朝廷还没斥责,又冒出来水匪,太平世道,出来点倒霉事全让他赶上了,犯克吧他!

最好此事顺利解决了,那斥候也没有遇害,不然既可惜了将士的性命,再加上朝廷是一定会过问的,到时候倒霉师弟的官位怕是要左迁了。

曲知府站在桌子前想事情想的深了,旁边还杵在屋子里的许老爷子可是麻爪了,师爷和捕快都走了,大老爷这是想事儿呢,他呢,他干嘛啊。

许老爷子脑子乱想,不知道老婆子她们吃饭了没啊,这里还有没有他的事儿啊,这壶里的茶泡的是什么啊,他要是尝一口大老爷会不会不高兴啊……

许老爷子换个姿势动了动,蜡烛的阴影也跟着晃了晃,惊醒了想事情的曲知府“许老丈!”

坏了,走神忘了屋里有人了,刘师爷和郑捕头也真是的,走就走了,怎么还丢个人呢!

我刚才应该坐的挺端正的吧,曲知府不想在子民面前丢了形象。

“大人……”许老爷子听见叫他,赶紧回应,大人呐,您可算是想起来小民我了。

“本官方才想事情,怠慢了,老丈义举,本官欣赏于心,此事所涉甚大,还望老丈回去后莫与他人言,待事情了结,自有奖赏。”曲知府嘱咐许老爷子保密。

“大人放心,小民我一个字都不会吐的,唯愿没有耽搁官家大事。”许老爷子赶紧保证。

“如此甚好。”

“老爷,夫人知道老爷理事忙碌,担心老爷饿了肚子,遣奴婢给老爷送些点心来。”两人正说话,外头又有声音响起,是知府夫人的丫鬟。

“夫人有心了。”曲大人叫丫鬟进屋放下点心,那丫鬟见屋内除了老爷还有别人,就什么也没说,福身行一礼,放下点心盒子便匆匆离开。

“老丈匆匆而来,腹内是否饥饿,正好,同本官一道食些点心。”被夫人的丫鬟一打岔,曲知府放松些,邀请许老爷子同食。

知府夫人知道自家相公的脾性,是断不愿在满是案卷和书籍的府衙办公之所用吃食的,油污容易污了桌案和书籍不说,饭食的味道还会沁进书简里,久久难散,让清贵的曲知府受不了,故而只送来些点心。

大人相邀,许老爷子不敢真应啊,而且他想吃口热乎饭“多谢大人,只小老儿家中妻女也在等小老儿归家,大人若无别的吩咐,小老儿便告辞归家去。 ”

“是了,是了,炊烟唤归鸟,万户待斜曛。举箸人齐后,方知月已醺……”听许老爷子这样说,曲知府点头感慨。

“如此,便不留老丈了,待得此事结束,本官定派人送去奖赏。”

“大人,大人,那信鸽如今伤的重,养在小老儿家中,而且这信鸽原是我一后辈小友,现住长街大杂院的送信郎黄小郎救的。”

信筒是许老爷子发现的不假,可这功他也不能全揽了,毕竟若无黄小郎接住鸽子,哪还有什么别的。

“本官晓得了,到时一并嘉奖。”进退有度,不冒不贪,曲知府就欣赏许老爷子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