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 第48章 甄嬛传之夏冬春4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粘杆处的效率极高。数日后,初步调查结果呈报御前:那些所谓的“证据”,经查实,多为伪造或断章取义。确有几人,但多为同乡或旧识,并无实质性的利益输送证据,更无泄题实据。而几条关键的伪造线索,最终都隐隐指向了八阿哥麾下早已被边缘化、但依旧在暗中活动的几个门人。

雍正帝看着报告,长长舒了一口气,但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他下令将那几个构陷者秘密处决,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八阿哥的监控与封锁。

然而,经此一事,皇帝心中的那根刺,扎的更深了。

他信了弘历此次未参与舞弊,但老八能如此精准地构陷,是否意味着弘历的身边,确实存在可以被利用的薄弱环节?他的驭下之力,是否仍有不足?

老八为何能拿到那些看似“合理”的线索进行伪造?弘历平日行事,是否真的那么无懈可击?还是说,他确实在不知不觉中,给了旁人可乘之机?

这次是科举,下次又会是什么?

老八不是很看好弘历吗?怎么这次下手这么重,他就不怕物极必反?

还是,私下里两人商量好的,给大家做的戏?

皇帝疑惑了。

这次事件影响很大,虽然就过出来了,但是大家都不想触皇帝的霉头,前朝后宫进入了短暂的平静期。

时机刚刚好,收获的季节来临了。

夏威看着那从地下翻出的、堆积如小山般的金黄土豆时,饶是见多识广如他,也和庄户们一起惊呆了!

称重的结果更是令人震撼——亩产逾两千斤! 远超当下任何主粮!且这土豆不似稻麦那般娇贵,耐贫瘠,耐旱涝,储存时间也长!

夏威强压住心中的激动,亲自监督,又起了一分地,将收获的土豆由庄中厨役精心烹制,确认无毒且口感尚可后,才将这一切,连同详细的试种报告、实物样品,秘密呈报入宫。

养心殿内,雍正帝看着夏威呈上的、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土豆,听着他激动而克制的禀报,看着那白纸黑字、由多名庄头和管事共同画押确认的惊人产量记录,饶是他心性沉稳,此刻也不由得动容!

“此言当真?!两千斤?!”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他深知粮食对于帝国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强的国力,意味着更稳固的江山!

“臣岂敢欺君!此物已在皇庄反复试种确认,烹饪后亦可充饥!请皇上御览!”夏威叩首,语气斩钉截铁。

“好!好一个土豆!好一个振兴侯!”雍正帝龙颜大悦,他很是肯定夏威不敢用粮食这等国之民生问题欺君。

连日来因皇子争斗、兄弟构陷而积郁的阴霾仿佛都被这沉甸甸的丰收驱散了大半!

夏威借机请皇帝亲自去庄子上收获土豆。怎么样能最大化的震撼到皇帝,为夏家和贵妃娘娘谋得利益,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其亲眼见证。

粮食,国之命脉,亲眼见证其丰收,对于一个立志富国强民的帝王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好!”雍正帝一拍御案,“朕便依他所请!去看看这亩产两千斤的祥瑞,是如何从地里长出来的!”

皇帝决定亲临庄子,内务府和侍卫处开始了紧张筹备。虽然是在京郊,但圣驾出行,仪仗、安保、路线皆需周密安排。

三日后,天朗气清,正是收获的好时节。雍正帝轻车简从,在怡亲王胤祥、夏威以及必要的侍卫扈从下,来到了那片承载着希望的土豆田。

田埂旁,早已跪满了激动得浑身颤抖的庄头和农户。他们此生从未想过,能如此近距离地见到天颜。

夏威亲自充当“解说”,他向皇帝行了礼,便引着皇帝走到一片看似寻常的田地前。“皇上,请看,就是这片地。”

雍正帝放眼望去,只见土地上土豆秧子有些已经枯黄,看似平平无奇。

“开始吧。”皇帝下令。

随着夏威一声令下,几名经验丰富的庄户,拿着特制的农具,小心翼翼地插入土中,然后用力一掘——

哗啦啦!

伴随着泥土的翻涌,一串串、一颗颗饱满硕大、黄澄澄的土豆如同变戏法般从地下被翻了出来,滚落在地,堆积在一起,在秋日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

“出来了!又出来了!”庄户们压抑着兴奋,低声欢呼,手下动作不停。

一株,两株……每一株秧苗下,都结着至少五六颗,甚至七八颗大小不一的土豆。很快,皇帝面前就堆起了一座小小的“金山”。

雍正帝忍不住上前几步,不顾泥土沾污了明黄色的靴子,弯腰从地上拾起一颗比拳头还大的土豆。那沉甸甸、实实在在的手感,混合着泥土的芬芳,通过掌心直抵心头。

多日来积压在胸口的阴郁和猜忌,仿佛都被这浓郁的、充满生机的土地气息涤荡一空。

“称重!”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早有准备的管事立刻抬上大秤,将刚刚收获的这一分地(十分之一亩)的土豆全部过秤。

“禀皇上,此一分地,实收土豆二百三十八斤!”管事的声音洪亮,带着颤抖。

换算下来,亩产已然超过了上次汇报的两千斤!

“天佑大清!皇上万岁!”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顿时田埂间响起一片发自内心的山呼声。

雍正帝手握那颗土豆,环视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和激动的人群,最后目光落在恭敬侍立的夏威身上。

他朗声道:“此非天佑,亦是人为!夏爱卿寻种试种之功,庄户们辛勤劳作之力,皆不可没!传朕旨意,今日参与收获之庄户,皆赏!”

“谢皇上恩典!”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

回程的御辇上,雍正帝闭目养神,手中似乎还残留着那土豆沉甸甸的触感。他忽然对同辇的胤祥道:“十三弟,朕今日心甚安。朝堂之上,虽有倾轧构陷,但这土地是实的,粮食是实的,如夏威这般做实事的臣子,也是实的。有这些‘实’在,大清的根基,就乱不了。”

胤祥点头称是:“皇兄圣明。夏威此子,确是一心扑在实务上。”

雍正帝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在他治下,出现亩产两千斤的粮食,他必将超越他的父皇,名垂千古。

夏威,这个带来“实实在在”祥瑞的臣子,其地位已无可动摇。

他看向夏威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赏与欣慰。这夏家,真是大清的福星!刚献上活人无数的牛痘,这又寻来了足以夯实国本的祥瑞嘉禾!这才是真正的忠君爱国!